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7: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8:18
(一)土地资源基本特征
广西桂中旱片,以峰林平原区为主,海拔高程为100~400m,一般为100~200m,相对高差为50~250m,一般在50~130m之间。峰林或孤峰拔地而起、疏密不等、相互离立、高低不一,峰尖坡陡,坡角普遍大于45°,峰形各异,但多为塔状;峰林平原主要是相对比较低平而又有利于汇水地区,多为向斜盆地及断陷盆地,局部位于舒缓褶皱构造复合部位;周边常为峰林谷地或峰丛洼地,部分与半岩溶、非岩溶地形相比邻。流水堆积作用显著,平原面上为薄层(一般厚度为数米至十余米)蚀余红土或外源水流碎屑堆积物覆盖,间或分布裸露基岩,石芽、“石海”出露;局部低洼部位常形成宽而浅的洼地。地表水系不发育,地下水以网状岩溶裂隙、管道为运移储存介质的水平运动为主,水力坡度缓,具有基本统一的岩溶潜水位。地下水埋深浅,常在数米或十余米以内。包气带很薄,大多被水位季节变动带所替代。地势比较平缓开阔,土层厚度0~10m,丘坡森林少,多为草坡,岩溶山峰多为光秃石山,仅有部分灌丛分布。土地瘦瘠,低产田地多,据不完全统计低产田约占水田的40%~60%,低产地约占旱地的50%~60%。由于地势平缓,该区土地资源的开垦利用程度较高,但旱地面积大且耕作水平低下。据遥感分析,宾阳县、兴宾区和象州县的耕地利用占土地总面积的34.46%~55.03%,尤其是兴宾区和宾阳县的耕地面积达到土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表3-1;附图1、2、3),而林草地面积仅33.99%~40.34%。
三个示范区分别选择在马坪乡临近柳江的峰林平原区作为中心示范区;在小平阳镇临近分水岭的岩溶峰林及山前平原作为中心示范区;在黎塘镇以新埠江地下水系统径流汇水区的孤峰平原为中心示范区,地势均较平缓(表3-2)。
(二)主要土壤类型与质量状况
土壤,是气候、生物、地形、母质、时间和人类生产活动等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由于各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不同,便产生多种类型的土壤。桂中岩溶区的自然土壤主要有7个土类,其中显域土2类(红壤、赤红壤),隐域土5类(水稻土、石灰土、冲积土、紫色土和沼泽土)。总的特点是耕层浅,养分少,耕型土多为中低产田。据土壤调查分析主要土壤类型与特征如下。
1.红壤类
为*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发育成的“地带性”土壤。分布于丘陵岗地及平原面上。pH一般为4.5~5.4(耕层可达6~7.5),有机质的质量分数约0.56%~3.2%,全氢0.027%~0.106%,全磷0.017%~0.049%,全钾0.24%~0.9%,速效磷(1.25~7)×10-6,速效钾(25~82)×10-6。
表3-1 桂中治旱综合技术示范区各县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表 Tab.3-1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every demonstration plots in central Guangxi
表3-2 示范区土地资源分布状况表 Tab.3-2 Land distribution in demonstration plots 单位:hm2
注:高程1—500~800m;高程2—250~500m;高程3—100~250;高程4—<100m;石山—裸岩。
由于长期处于湿热气候条件下,Fe、Al相对富集,形成了“三水铝石+赤-针铁矿+石英+蒙脱石+高岭石”的矿物组合(如小平阳,表3-3),其中的细粒赤铁矿、针铁矿等分散于土体中使土体呈棕红、棕*色调,部分铁质、锰质胶体凝聚成铁锰结核,因此红壤具有“红、粘、酸、瘦”的特点。土体构型多为弱度侵蚀剖面。
2.赤红壤类
属热带砖红壤与*带红壤之间的土壤。为高温多雨、干旱季节明显的南*带气候条件下在红壤基础上进一步发育而成,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小平阳、黎塘等地。其经受的脱硅富铝、铁化比红壤更强烈,土层更深厚,甚至开始出现铁盘碎片(铁盘乃砖红壤的特征之一)。酸至微酸(耕型土可达中性),质地砂壤至粘壤。分布面积很小,耕型土有机质的质量分数1%~3%,速效磷(1.05~7.5)×10-6,速效钾(25~75)×10-6。
表3-3 兴宾区小平阳示范区主要细屑松散堆积物粒度及矿物成分(取样深度0~100cm不等) Tab.3-3 Granulometric&mineral composition of loosen accumulation in Xiaopingyang Country,Xingbin District(sampling in depth from 0 to 100 cm)
3.水稻土类
水稻土为隐域性土,是长期或周期性淹水耕种水稻发育而成的特殊水成土壤类型。土壤经反复的氧化还原、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复)盐基淋溶、粘粒迁聚等过程,形成特殊的层次(土体剖面构型),有别于其他土类。
(1)水稻土类型
据水型不同划为潴育性、淹育性、潜育性、盐渍性、侧渗性及矿毒性水稻土几个亚类。
(2)水稻土的持水性
持水性取决于:①犁底层下是否发育淀积的潴育层及其厚度;②土壤质地及厚度。若潴育层发育且厚度稳定,或是土壤粘重深厚,则持水性好。本次调查中以灌一次水(深约60mm)后维持不干的天数作保水期,将水田划为三个等级。
1)保水期10~15 d的水田:这种水田保水性很强,多分布于成土作用较深的红壤、石灰土、白垩系紫红色粉砂岩风化堆积的平原、缓丘区。
2)保水期4~9 d的水田:保水性中等,为本区分布最广的水田,发育于砂页岩或硅质灰岩、泥质灰岩形成的粘土质粉土、粉砂质粘土分布区及部分冲积土(潮土)上。
3)保水期0.5~3 d的水田:保水性最差,主要分布于土层厚度小于1 m的现代溶蚀平原上。
4.石灰土类
主要分布于峰丛洼地区,现代溶蚀平原未被外来沉积物覆盖的地区,黑色、棕色、红色三种,黑色石灰土主要分布于山、丘体岩缝及坡麓低洼处,乃草本植被相对稳定下的产物,有机质丰富,具石灰反应,核粒及团粒状,为发育尚不成熟的石灰土,尚无发生层的分异。棕色石灰土分布于山、丘体坡麓及溶蚀平原上,发生层次具一定的分异,土体构型多为A-AB-R及A-B-R型,土体结构主要为梭柱状、块状,呈灰黄、棕*。含铁锰结核。pH值为6.5~7.5,呈微碱性,有微弱的石灰反应,质地较粘重,多为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土,养分低。本区红色石灰土不很发育,呈棕红色,具有铁锰胶膜,胶块附于结构面上的运移淀积现象,似有红壤化的趋势,处于低洼地带洼地、谷地及现代溶蚀平原的石灰土由于钙质不断得到补充,尚未全部淋失,呈现碱性。
5.冲积土类
分为冲积土(潮土)及洪积土。前者分布于现代河流一级阶地上,土层厚,通透性好,砂壤—轻壤,宜肥性广,有机质、速效磷、钾稍多。后者分布于坡麓,由山洪冲积物发育而成,粘土、砂、砾石相混合,含砾多者渗漏性大,不便耕作。土体构型多为弱度分化剖面。
6.紫色土类
由紫色砂页岩发育成的隐域性土壤,呈紫色或紫红色,酸至微酸性,砂壤至重壤。有机质质量分数约2%,全氮0.112%,全磷1.50%。
7.沼泽土类
乃长期受水浸地形成沼泽性环境发育下的土壤。主要分布在现代溶蚀低洼地和凌水浸没地带。耕作土壤则主要为水稻土及旱地耕作土。土壤因不断有周围碳酸盐岩溶滤出的钙补充而呈碱性,有机质含量高,有效养分释放缓慢。目前种植玉米、黄豆等作物。
在耕地的利用上,该区双季稻、玉米、甘蔗等耗肥作物不断扩大种植面积,而养地的豆科作物相对减少;在施肥方面,传统的农家肥跟不上发展的需求,生产用肥主要依赖化肥;在施用的化肥中,以氮素肥料为主,磷、钾肥不足,化肥施用水平也不高,1997年平均每公顷耕地施用化肥388kg(折纯量)。冬季虽有绿肥种植,但面积不大。
在林地利用上,以用材林为主,用材林中又以针叶林为主,其残落物对地表植被生产、培肥地力均不利。
在牧草地的利用上,任其自然,过度放牧。
据兴宾区“四低”、“四荒”调查资料,中低产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97.9%;中低产水田(年产小于7 500kg/hm2)占水田面积的78%,中产水田(年产在7 500~10 500kg/hm2)占水田面积的17.2%;低产旱地占旱地面积的80.7%,(年产玉米及其他作物小于3 000kg/hm2、甘蔗年产小于45 t/hm2);中产旱地占旱地面积的19.3%(玉米及其他作物年产在3 000~5 250kg/hm2之间、甘蔗年产在45~67.5 t/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