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6: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8 14:41
婴儿护理
1、宝宝喝奶
各月龄孩子的生长状况与喝奶量 孩子在出生后2个月内,喝奶都比较专心,因为睡眠时间比较长,喝饱之后就会入睡。2个月后,孩子的食量开始减少,至4个月时,会出现生理性的厌奶期,孩子会自动调整喝奶量,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只要孩子体重增长没什么异常,家长就不必太担心。
儿童保健手册内附有生长体重曲线表,只要孩子的体重百分比不低于正常数值的两格,就属于正常范围。妈妈定期体检就可得知孩子的身高体重。若按体重来计算孩子喝奶的基本需求量的话,理想的喝奶量是每天每公斤体重150毫升奶比较好。
例如:体重6公斤的孩子,每天的喝奶量就是150×6=900毫升,即孩子每天的喝奶需求量。只要每次喝奶量保持在100毫升~150毫升之间,仍属正常数值。 此阶段的孩子,父母可以开始用汤勺喂孩子吃饭了。中国人习惯由家长亲自喂,而国外研究表明,不妨让孩子自己吃,即使吃得满头满脸、到处都是也无所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并且还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使他勇于、乐于尝试新生事物。
1岁以后
1岁以后的孩子,可以喝乳制品来补充营养,但2岁内的孩子,牛奶的分量仍必须占到食物总摄入量的30%以上,且至少要保证早晚两餐的奶量较为充足。2岁以下的孩子不宜喝低脂鲜奶,据国外研究报告指出,太早给孩子喝低脂奶粉,对孩子的身高发育有不良影响,所以,两岁以前的孩子,还是喝全脂牛奶比较合适。
2、宝宝喝水
宝宝所需要的水分约100~150cc/kg/天,但是牛奶中有七分之六是水分,而且新生儿的活动力不强,水分消耗少,可以不喝水。但是,宝宝长到2~3个月以后,活动力、新陈代谢都增加,开始要喝水;而且若是夏天,容易流汗流失水分,应该补充水分。通常是宝宝喝完奶后,在两餐中间喝水,如果是针对已经长牙的孩子,也可以在喝水时清除口腔中奶渣。陈昭惠医师则表示,完全喝母乳的宝宝在前六个月并不需要额外补充水分,即使非常炎热的天气,只要宝宝需要了就喂母乳,也不需要喝水。
3、宝宝熟睡时可不可以喂奶
通常不鼓励在宝宝熟睡时喂奶,因为这样不仅会有吸收不佳的情形产生,也会造成宝宝清醒时肚子不饿不想喝奶的情形;此外,熟睡时口中含奶水,奶嘴容易顶到牙龈部分,都容易造成奶瓶性龋齿。
4、如何知道宝宝饿了
当宝宝的嘴唇、舌头做出吸吮的动作;或是嘴巴碰到东西,如衣服、毛毯等,头就转向过去,而且嘴巴还会张大,甚至碰到自己的手就会吸吮手指时就是宝宝肚子饿了,称为“吸吮反射”,即表示母亲可以喂宝宝喝奶了;至于小宝宝哭闹,则表示已经是非常饿了。另外可以将手放在小宝宝的嘴边,若会一直吸也表示宝宝肚子饿了。
5、宝宝常常吐奶或溢奶
宝宝喝完奶后,将从嘴角流出少量奶水,称为“溢奶”;若奶量很多甚至是喷射状,称为“吐奶”;两者有时不易区别。
以下的方法可以减少吐奶或溢奶的发生:喂奶喂到一半就拍背帮宝宝排气;少量多餐,一次不要喂得太多,以免腹胀;宝宝睡觉时可以采右侧睡或趴睡;此外,挑选一个合适的奶嘴也是减少吐奶的重要关键。
严重的胃食道逆流会有许多并发症,例如宝宝吐奶或溢奶时如果呛到自己,有可能引发吸入肺炎,胃酸逆流造成食道发炎出血,甚至贫血;喝下去的奶都被吐掉,造成生长迟缓;喝完奶后容易哭闹不安。呛奶严重时可能导致婴儿呼吸衰竭甚至窒息,呛奶严重时应将婴儿面朝下置俯卧位,略向下成一定角度更好,拍击后背,助其迅速吐出。严重的胃食道逆流,除了上述的情形需要给予药物治疗外,必要时进行皱褶手术plication。
有一个和胃食道逆流要区别的病是“幽门肥厚性狭窄”,若宝宝很想吃奶,一喝奶便呈喷射状呕吐,体重没有增加,可能是罹患“幽门肥厚性狭窄”。幽门在胃到十二指肠的交界处,若幽门肥厚狭窄会造成奶水无法顺利流过,好发于宝宝出生后2~5星期,需要手术治疗。
6、如何帮宝宝拍气
帮小宝宝喂奶时可以暂停以方便排气,正确的拍气方法是手掌拱起,力量适中不要太轻,以免无法拍出气体;拍背位置在下背部,即是胃的正后方。宝宝最好采坐姿,直坐在大人的膝上,不要趴着;拍气约5~10分钟即可,若仍有气体未排出,无须再继续。
喂奶后,也可将宝宝抱直靠在胸前,不须拍背,约3~4分钟之后,气体会自然排出;若是没有打嗝,可将宝宝平躺在床上数分钟后,重复上述动作即可。
7、宝宝不喝奶、厌奶,怎么办
宝宝不肯喝奶可分为刚出生的宝宝不肯喝奶或是开始进入厌奶期;吕适存医师表示,有些新生儿从婴儿房或育婴中心刚回家后不肯喝奶,原因多半是新手父母缺少哺喂的经验。
若喂奶方式不正确,会使宝宝喝不到奶,而导致不想喝奶。常见的是将奶瓶直放、塞进小宝宝的嘴里,因为奶瓶的角度不当,压到舌头,使小宝宝喝不到奶。所以最好将奶瓶以45度角轻放到宝宝的嘴里,让奶嘴上端顶到宝宝嘴巴的上颚软骨,宝宝自然就可以产生反射作用吸奶。若是喝母奶的小宝宝,则要注意宝宝吸乳方式是否正确,宝宝是否含住整个乳头及乳晕。
有时小宝宝喝奶时睡着,可能是穿得太多导致想睡觉影响食欲,此时可以让小宝宝少穿一点衣服、露出手脚,或按摩小宝宝的背部、脚掌,让小宝宝保持清醒。若一直不肯喝奶或喝不完,就必须少量多餐,并且观察小宝宝是否吃得足够;可由宝宝的小便次数观察,若一天小便5~6次,颜色浅*不浓稠即可;穿着纸尿裤的宝宝不易判断是否尿湿,可由尿裤是否变重得知。
另一种宝宝不喝奶的原因是4~6个月的宝宝开始厌奶,会出现不肯喝奶,或喝了就吐、喝奶量降低。厌奶的主要原因是宝宝长大需要吃其他东西,宝宝的体内乳糖酵素开始减少,舌头的味觉也开始产生变化,胃口开始改变,所以要吃一些更有营养的食物。陈志成医师建议,厌奶期是添加副食品的好机会,通常添加副食品后,厌奶的情形就会改善。吕适存医师建议副食品的添加原则是尽量简单、清洁,经常变换口味。
8、宝宝可以喝羊奶吗
母亲可以喂小宝宝喝羊奶吗?医学界持反对的意见,因为羊奶中缺少叶酸,可能会造成叶酸贫血症,而且羊奶矿物质含量过多,容易造成肾脏负担过重,所以不适合小宝宝直接饮用。但婴儿配方羊奶粉,其作用和一般牛奶制成的配方奶粉一样,可以食用。
9、红疹
新生儿刚出生几天,皮肤会出现红疹,或是鼻子上有小白点,此为正常现象,会自然消退。
10、新生儿黄疸
正常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在小宝宝出生2~3天后开始出现,皮肤有发黄的现象,一般4~5天皮肤变得最黄,约7~10天之后会自然消退;若黄疸现象持续14天仍未消退,最好进行抽血检查,注意是否是直接的胆红素过高,因有可能是肝胆性的疾病,如病理性黄疸。
喝母乳的宝宝有时会出现母乳性黄疸,黄疸会消退得比较慢,约两三个月后才消退,并无大碍,除非胆红指数15~17毫克/毫升,须换血时,才停喂母乳。陈志成医师表示,宝宝有母乳性黄疸,不会造成核黄疸,暂停母乳2天,可使黄疸快速下降,不要因此中断停喂母乳或尽早恢复以免造成宝宝*混淆,降低喝母乳的意愿。
11、汗疹
出生后1~2星期小宝宝最容易发出汗疹,也称“粟粒疹”,好发部位在两颊、额头、腋下、颈部、胸前或皮肤皱褶处等,原因是宝宝的汗腺不发达,衣服又包得密不通风,导致出现红色突出小疹。
汗疹有时会有消退后又出现的情形,家长不用担心,只要注意清洁,维持通风,不要帮小宝宝穿太多的衣服;若小宝宝的身体常常流汗潮湿,可多洗一次澡。
12、脂溢性皮肤炎
脂溢性皮肤炎是新生儿的正常现象,新生儿出生1~4个月后会在两颊、头皮、耳朵后侧、眉毛出现*油性的结痂——称为“奶垢”或“油垢”,严重时,两颊皮肤也会干湿、身体也会有结痂。
若头皮有“奶垢”,母亲帮宝宝洗澡前先用清水沾湿洗净(不要使用肥皂),或用婴儿油涂抹在“奶垢”处,轻轻剥落即可,此时头发通常会跟着脱落;约出生4~5个月前会完全脱落。耳后也会有“油垢”,剥落后底部通常*湿的,而且会再结痂,约出生后8个月会消退。
若皮肤红肿、结痂情形严重、两颊干湿,可到小儿科门诊,请医师开列处方,通常是类固醇药膏。脂漏性皮肤炎有可能是异位性皮肤炎的前兆,要特别注意。
13、玫瑰疹、麻疹、德国麻疹
玫瑰疹常见于宝宝出生后3~6个月,症状是最初几天会发烧、出疹子,虽然发烧但是活动力仍然旺盛,等到烧退了,疹子就出来了,一两天后疹子就消退了。至于麻疹或是德国麻疹,因全面接种疫苗,所以已经较少发生。
14、尿布疹
宝宝有尿布疹的情形,通常是接触潮湿尿布太久或是排泄物中的有毒物质,如阿莫尼亚刺激宝宝的*而引起。陈志成医师建议,宝宝排便后最好用清水清洗干净,不要只用湿纸巾擦拭,因为刺激物质仍留在皮肤上。万一发现尿布疹,可以使用医师开的药或是准备氧化锌软膏在洗完小*之后涂擦。若考量尿布的成本,可选择两种尿布,在宝宝发生尿布疹时用较好的尿布,平时则用一般的尿布。陈昭惠医师则表示尿布的差异性不大,最好的方法是勤换尿布。
15、小便异常
宝宝刚出生到满月前,因为还没有适应外界环境,饮食也不规律,再加上肠子里面仍然有在妈妈体内时积蓄的物质,所以小便容易异常。常见的情况有:
小便啤酒色或尿色发红,甚至会有血尿,这多半是由于宝宝体内的盐结晶把尿布染红的,不算病态。爸爸妈妈不必惊慌,也不用做什么特殊护理,一般3天左右宝宝就会自动痊愈。如果宝宝持续血尿超过3天以上,最好及时带宝宝就医。 1、冬天到了,不能因为天气寒冷就不带宝宝到户外运动,相反,在天气好的情况下更应该责增加到户外的频率,晒一晒太阳,一是能促进钙的吸收,而是能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
2、要经常开窗换气,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睡觉时一定要脱去外套,穿透气性好的内衣以及棉被。
3、室内温度控制在25度左右为最好,家中可自备一个温度计,根据稳定的变化,可及时调整空调的温度和风力。并且每天做到每三个小时开窗通风,并且由于开空调后室内温度比较干燥,所以常备一个装满水的脸盆放在室内,并且每天更换一水。
4、洗澡前,先打开暖气,温度升高后再给宝宝洗澡,水温不宜过高,40度左右即可,冬天洗澡的频率不宜过高,一般为3天一次最为适宜。
5、冬季温度低,户外活动相应的减少了,宝宝容易缺维生素D,所以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也可适当吃一些鱼肝油。
6、根据宝宝手的冷暖程度来适当地添加衣物,冬季空气干燥宝宝幼嫩的皮肤很容易冻伤,所有每天早晚要涂一些儿童专用的润肤霜,切勿使用一些*的护肤品。
7、要常备一条干净的干毛巾在宝宝生病,出汗后要及时擦去,避免受凉感冒。
8、要多饮水,一天大概1000毫升水左右,大概四杯的量,水温为温水最好。这样有助于补水和排毒。
9、清晨鼓励宝宝用冷水洗脸,增强宝宝呼吸道的耐寒能力。
10、晨起后喝一小杯淡盐水,以清理口腔颌肠胃。 1、一岁后也要喂奶粉
为了给孩子提供充分的营养,很多妈妈会给一岁以上的婴儿继续喂奶粉,其实一岁后,孩子应该喝鲜牛奶。这时只靠奶粉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需要同时喂婴儿食品。
2、学会走路前需要步行器
以前认为,婴儿学会走路前使用步行器可以促进身体发育。但是使用步行器可以让婴儿仅靠移动脚就能去想去的地方,这反而会延迟孩子的发育。而且如果妈妈因为做家务活没有注意孩子,到处乱走的孩子可能会发生意外事故,所以如果一定要使用步行器,最好每天*在一定时间内。
3、长痱子抹痱子粉
孩子身上长痱子时,妈妈会给孩子抹痱子粉,这反而会恶化症状。痱子是因为身体出过多的汗,堵塞汗腺引起的。如果长痱子时抹痱子粉,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比较爽快,但是过一会儿痱子粉会聚成一团,堵塞汗腺,加剧症状。所以不建议使用痱子粉。
大部分妈妈都是第一次养孩子,所以经常会找有经验的人请教。但是有经验的妈妈也会有错误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