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6: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1 17:22
1946年7月,蒋介石一方面用“国共谈判”作为缓兵之计,企图麻痹*;另一方面火速调集150余万大军直奔前线。
内战无可避免,蒋公开撕毁“双十协定”内容。 先派出大军攻打李先念太原所在部队,另一边攻打粟裕负责的华中地区,大战一触即发。
国共之战爆发后,粟裕奉命从江南撤回到苏北,对于*所在的南京、上海产生极大震慑。蒋介石对于粟裕部队非常忌惮, 他对部下说:粟裕此人太厉害,是我们第二个紧急需要消灭的人!
蒋介石对于粟裕不可谓不重视,他提出了“多路向心突击”的战术。这是什么意思?蒋让大军兵分三路,合围淮阴、淮安地区,意图全歼粟裕率领的华中野战军!蒋介石的算盘是这样的:最起码*迫粟裕北撤到山东,收回“华中”。
战争在电光火石之间来临!蒋介石在南通、泰州、扬州一带集结了5个整编师,12万王牌嫡系浩荡而来。由蒋介石的心腹爱将,第一绥靖区司令长官、黄埔一期毕业生李默庵统率。
李默庵在江阴、武进一带部署2个整编师,做好准备随时可以北渡长江作战。大军压境,并且装备着先进的美式武器,李默庵非常得意,心里想着:必叫你粟裕插翅难逃!
此时,作为华中野战军最高司令员的粟裕丝毫没有慌乱,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粟裕下令:3万人整装待命,做好战斗准备。
但是这仗怎么打?李默庵可是率领12万*王牌部队啊,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是悬殊的1:4。不仅如此,敌军更是有美械准备、重武器,所以蒋介石觉得取胜毫无悬念,他在战前动员大会上说:我看3个星期可以解决苏中问题。
自认为稳操胜券,蒋介石高兴地去庐山避暑去了。而此时,在延安窑洞里的*却有些担心:毕竟我方只有3万人啊!
这一刻,粟裕的一举一动可谓牵动着大家的心。
粟裕知道,这是国共双方重新较量的第一仗,要确立必胜之心!但是面对4倍强敌、携带重武器,怎么去打这第一仗,粟裕冷静看着地图:一个战术逐渐在心里形成。
首先,粟裕思考的是三个问题:在哪里作战?何时出击?首先攻打哪里?经过权衡后,粟裕确定在苏中前部地区作战,以李默庵部队的第83师作为首攻目标!
战机稍纵即逝、刻不容缓,粟裕立刻做出以下部署: 将华野的陶勇第1师、王必成的第6师作为主力部队,盯着李默庵中路2个团发起进攻。与此同时,让第七纵队注意敌军东路动向,让第十纵队3个团的兵力防备邵伯方面的*部队增援!
这样局面就很神奇了!本来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是悬殊的1:4,但是粟裕神来之笔的部署,就转换为6比1的优势作战了。粟裕打仗,极其擅长以少胜多、以弱克强,善于集中优势兵力、变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将敌军分隔开来逐个攻破!
粟裕的大兵团作战是他的绝招,黄桥战役、天目山战役等等,一路走来已经打下了赫赫威名。
这次战役,粟裕的“排兵布阵”让李默庵有些懵了,他实在没想到粟裕居然先去打宜家堡。李默庵此人并非泛泛之辈,他在黄埔一期的时候就和胡宗南齐名、文武双全。很多年以后,再来回忆这场战争,李默庵曾感慨说:我不如他(粟裕)啊!
那么,这场苏中战役究竟是怎样的?
原来,当时宜家堡是由李默庵手下83师的一个团守卫。这是*的王牌军队、是嫡系*军,曾经远征过缅甸,是美式武器装备标准。 当然,*这个83师所在部队也是非常骄傲,曾经公开宣称:如果*能拿下宜家堡,那他们可以倒着扛*,一弹不发进南京。
(说来也奇怪,三年以后,还真是粟裕指挥的第三野战军“一弹不发”的拿下已经是空城的南京。)
在粟裕布置战术的同时,李默庵也在紧急召开会议。李默庵最终决定在1946年7月15日对粟裕华野所在部发起进攻,但是还没有等到他发起战斗,粟裕已经提前料到了!在7月13日,整整比李默庵的计划提前了2天,粟裕下令部队向宣、泰二州发起冲锋。
战神粟裕手下有两员猛将:陶勇和王必成。 王、陶二人是有名的虎将,电光火石之间率领部队发起猛攻,战斗持续三天三夜,最终将敌军83师2个团约3000人全部歼灭,这场胜利意义非凡:打败了美械装备的蒋介石嫡系部队!
在此之前,所有人都担忧能否打败有美械装备的*部队?即便是*党的成名将领,比如刘伯承、彭德怀、林彪等人,也没有这样的先例。所以远在延安的*,心里也是非常忧虑的。
战斗结束后的第一时间,粟裕知道*忧心苏中战局,立刻向延安发去胜利电报。 *有些难以置信,于是赶紧致电问粟裕:“你部在宜家堡一带攻打的是否是敌军83师?消灭了多少人,敌军还有多少人?”粟裕一一答复,*这才确定。
但是,这种喜悦只是个开始而已。
7月15日,李默庵急调部下第49师等三路大军向如皋、黄桥出击,企图对华野主力进行夹击!
粟裕已经知道敌人的意图,马上命令部队悄悄向东,加急行军100多里,在如皋东南一带进行伏击,粟裕的打算是:在运动战中寻找战机消灭敌49师。
李默庵也不是泛泛之辈,粟裕在思考:怎样让他放心大胆地出兵过来呢?一番考虑后,粟裕决定来个“疑兵之计”,他让王必成率领一支部队假装要攻打泰兴,就是让李默庵误以为华中野战军还在泰兴一带!
果然,李默庵上当了。他派出的49师被粟裕重重包围,战斗激烈地持续了四天四夜,硬是被打掉了一个半旅的兵力。另外的两路大军,也就是整编99旅和整编第65师也被打的溃不成军,伤亡达10000多人。*李默庵部下,第49师的师长王铁汉被活捉。
粟裕第二个作战目标已经实现,在虚实之间让敌人摸不着头脑:立马从如皋开始撤退。
华中野战军两仗全胜,这让蒋介石大为震惊,要知道李默庵的部队,不仅在数量上是对方的4倍,准备上更是堪称豪华、清一色的美械配置。蒋心里纳闷:这仗怎么打的?他粟裕真就这么厉害?
于是蒋介石再也没有心情去避暑了,马上离开庐山进行部署。总参谋长陈诚接到蒋的紧急命令后,立马派出第二梯队约10万*军迅速过江,向*华野所在地海安集结。
苏北有很多城市,为何陈诚瞄准了海安呢? 陈诚对李默庵说:“海安是战略重点,绝对不能让粟裕占领!”
李默庵吃一堑长一智,他非常害怕再次被粟裕用“各个击破、分而击之”的战术针对,于是命令部队靠拢在一起推进,就像个“锥子”一样,正面约长30华里,纵深大概10华里。
粟裕却偏偏不上当,早就洞悉李默庵的计划。
粟裕打仗大局观很强,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放眼整个战局。所以粟裕决定:先假装坚守海安,等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后绝不恋战,立刻撤出。
然后,粟裕又一招“秒棋”来了: 让华野主力部队3万人早早在海安东北部埋伏;另一方面,派出约3000人的第七纵队浩浩荡荡地向海安城出发,就是让敌人误以为这就是华野主力,奔着海安城来了。
从7月30日开始,*军队5万大军对海安城进行轰炸、一波接一波,持续到8月3日。第七纵队牢记粟裕布置:进行运动防御。在夜间进行袭击,一次就消耗敌人1万多发炮弹。
最后,第七纵队以牺牲200多人的代价歼灭李默庵部队3000余人,伤亡比例是1:15,创造了神话!达到战略意图后,粟裕让第七纵队迅速撤离。
*部队付出的代价惨重,最后在*“战略性撤退”后还是占领了海安。李默庵非常高兴,立马向蒋介石和陈诚邀功报喜:海安已被我们占领!
紧接着,李默庵就忙着分兵占领地盘了,让部队拉出一条近300里的“一字长蛇”封锁防线,准备清剿南方战区,然后与徐州*部队形成合围之势,进一步攻打淮阴、淮安。
从8月9开始,李默庵让第65师赶去黄桥,接替25师和99旅的防务;然后又命令第7旅向东去李堡,与整编第63师下的一个旅进行换防。
*频繁调军,让华中野战军得到了机会: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
粟裕抓住敌人频繁调动时机,在*部队交接的空隙,闪电般发动“李堡之战”。
前面我们说过,李默庵让部队摆了一条“长蛇阵般”的防线,李堡刚好位于东边。此前驻守在李堡的是*105旅的1个团,交接任务开始后,第7旅前来顶替防务,大家正在忙于电台、电话等拆除时,华中野战军迅速对李堡发起进攻!
*这两个团完全没有防备,被突然袭击的华野部队打的溃败、被全部歼灭。得知消息的*第7旅旅长黄伯光立马带部队援救,被粟裕安排的伏击打个正着,就这样全军覆没了。
李堡之战打出了赫赫战果!仅仅用时不到一天,在粟裕的“神奇”指挥下,生生歼灭了李默庵1个多旅的兵力,大约9000人。敌军两个少将级别军官被活捉,分别是:敌某旅旅长金亚安,副旅长田丛云。
李默庵心里有些慌了,对粟裕非常忌惮!战斗打了刚一个月,已经被粟裕打的四战全败!李默庵部队被歼灭3万人,这个数量相当于华中野战军的全部啊。当初蒋介石和李默庵曾信誓旦旦地说:三个星期解决苏中战局。而今看来已经是个笑话了,并且机动部队伤亡很大,难以维持全面推进。
来不及长吁短叹,李默庵只能咬牙坚持,除了加强占领地区的防务外,他让部队重点对高邮、邵伯发起进攻。这样,李默庵在如皋、南通一带部署的兵力就不太够了,侧翼较为薄弱。
粟裕不可谓不敏锐,立马发现了敌人侧翼薄弱,正是出击的绝好机会。
粟裕心里想着: 如果可以避开正面战场,从敌军的侧翼发起攻击,在如皋和南通之间打开一个缺口,必然会对李默庵的后防基地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扰乱敌人的部署,寻找战机、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粟裕打仗真乃用兵如神,却也非常惊险。他让华中野战军主力从敌军侧翼进发。也就是在南通和如皋的中间打开一条缺口,从林梓一带突击前进,直取黄桥!
林梓位于南通到如皋的一条公路边上,是一座集镇,在李默庵大军封锁线的中间。这里驻扎着拥有美械装备的交通*总队大约3700人,号称“袖珍王牌军”。
8月21日,粟裕下令对林梓发起进攻!战火漫天、*炮齐鸣,激烈的战斗持续一夜,华中野战军如下山猛虎,一举歼灭敌军近4000人,并且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尤其是对方的美械装备,更是让华野收获颇丰。
李默庵听到消息大骂:饭桶,都是饭桶!他立马让黄桥的防务部队迅速驰援如皋,同时下令黄百韬所属的第24师进攻邵伯。
此时,负责山东野战军的陈毅部队却遭到了失利,*北线的淮北睢宁一带被敌军占据。李默庵想到:此时粟裕的主力部队在如皋东南一带,如果对方想去增援邵伯,那么肯定要经过*的封锁带,需要不少时间。李默庵就想趁这个机会一举拿下邵伯,然后与北线的*部队合围淮阴、淮安,如此东西夹击,还怕他粟裕不成?
邵伯堪称战略要地,是淮阴、淮安的屏障,粟裕知道不容有失!李默庵下了决心要拿下邵伯,而这次带兵前来的是黄百韬,此人打仗彪悍勇猛,不可等闲视之。
但粟裕就是粟裕,临危不乱,迅速有了三大“对策”:
第一, 粟裕先命令野战军第7纵队在东边牢牢控制住海安一线,在姜堰、海安附近发动攻击,钳制住敌人。
第二, 让第10纵队以及地方武装的5个团兵力严防西部,死死阻止黄百韬部队北进。
第三, 粟裕最后一手妙棋更是让人叹服!他命令华中野战军主力部队直奔黄桥,这是李默庵封锁圈的中心!为何要进攻黄桥?粟裕就是想以“围魏救赵”来迫使李默庵转移,在运动战中寻求主动性,从而解“邵伯被围”之危机!
8月23日当夜幕来临之际,华野按照粟裕的部署向黄桥挺进。就在此时,警卫员向粟裕报告:*黄桥的99旅接到命令增援如皋,却非常犹豫,还要求如皋的敌人出来接应他们。
粟裕一看时间,敌人的这两路部队正好会在路上跟华野遭遇。粟裕心想:机会来了!他立刻命令部队注意敌人动向,准备跟敌人打一场遭遇战。
两天后也就是8月25日,粟裕部下王必成率领的第6师,还真就在黄桥东北分界处,与*第99旅遭遇!王必成让第6师将敌人团团围住,一场激战开始。
李默庵终于反应过来了,心里暗骂:好你个粟裕,竟然让华野主力往西! 他马上作出部署:让如皋的187旅、79 旅、99旅火速驰援。没想到,却被陶勇率领的华野第1师围困在谢家甸、加力,寸步难行。
但是战局也让粟裕有些意外:因为*的实际兵力太多了,远远比获悉的多得多!没办法,只能采取“集团固守”的战术,华野和*军激战一天一夜、非常胶着,华中野战军始终没有解决战斗。
更加严峻的是:西边邵伯的战斗不容乐观,毕竟华野在这防守的只有大约5个团的兵力,而黄伯韬率部已经开始突破第10纵队的防御。
粟裕清晰地意识到:如果华野部队继续在如黄路上被拖延的话,邵伯很可能会失守,局势将大大不利!但是如黄路上的*兵力实在太多,要想歼灭敌人,必须集中兵力,但是粟裕手上兵力实在有限!
千钧一发之际,粟裕使出了自己的绝招:转用兵力、超强的指挥能力。
他火速让陶勇的1师下1旅向西行进,配合在此的王必成第6师对*第99旅发起猛攻!这一调动,我军以5:1的优势兵力,在2个小时之内大败敌99旅,歼灭敌人约3000人。第99旅旅长朱志席被华中野战军活捉!
随后,粟裕又让部队向东挺进!让获胜的王必成部队全部奔赴加力,此时敌人在此的兵力是3个团,粟裕一番操作后,华野以15个团的绝对优势兵力出击,一举击溃加力的敌人守军,将*187旅全歼。
*两路大军就这样被消灭!粟裕不给敌人喘息之机,让成钧带领第5旅直奔黄桥!
这一仗打的惨烈至极,双方在黄桥激烈交火。最终,华野歼灭李默庵2个半旅的兵力约17000人!这一仗创造了记录,是国共内战以来歼敌之最。
邵伯的危机终于迎来缓解。
黄伯韬此时正在进攻邵伯。*第99旅在如黄路被华野消灭后,他的侧后翼没有保障了!*无奈,黄百韬只能放弃到嘴的“肉”,从邵伯急急忙忙撤军到扬州。
整整4天4夜,黄百韬硬是没有拿下邵伯,并且损失2000多人!随着黄百韬的退走,苏中战役以华野的全面胜利结束。
苏中战役,粟裕以区区3万人面对李默庵12万大军,不仅毫无慌乱、更是七战七捷!苏中战役共消灭*军5.3万人,创造了国共1946年交战以来的记录!
*非常高兴,立刻电令*全军:这是一场极好的经验,希望各分区能够学习仿效!当时的《解放日报》更是这样评价粟裕:他的军事天才和保卫人民的功绩,光辉一样的照耀着苏皖解放区。
这就是战神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