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什么是利率结构,什么是利率管理市场化?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2:1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5:28
利率结构
(一) 利率的风险结构
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期限相同的各种信用工具利率之间的关系。
利率的风险结构的决定因素是:
1、 违约风险:信用工具的违约风险越大,利率越高。反之,利率越低。国债几乎没有风险,可以看成是无违约风险的债券。一般地,我们把某种有风险的债券与无风险的国债之间的利率差额称为“风险补偿”或“风险溢价”。
2、 流动性:债券的流动性越强,变现越容易,利率越低。反之,流动性越弱,利率越高。
3、 税收因素:由于*对不同的债券税收待遇不同,因而利率也受影响。税率越高的债券,其税前利率也越高。
(二) 利率的期限结构
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之间的关系。
利率与期限的关系有三种类型:(1)水平型——说明利率与期限没有关系;(2)渐升型——说明利率是期限的增函数,期限越长,利率越高,期限越短,利率越低。(3)渐降型——说明利率是期限的减函数,期限越长,利率越低,期限越短,利率越高。
经济学家对利率的期限结构形成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形成了期限结构理论,其中最主要的理论是预期理论。它对不同期限债券利率不同的原因的解释在于对未来短期利率不同的预期值。
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利率市场化一直是我国金融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2000年以来广受人们关注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终于迈出了第一步:经*批准,从2000年9月21日开始,改革我国外币利率管理*,首先是放开外币贷款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以及资金成本、风险差异等因素,自行确定各种外币贷款利率及其结息方式。
一、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1. 国际环境因素分析
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市场化已成趋势,美国于1986年3月成功地
实现了利率市场化,日本于1994年10月最终成功地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2. 加入WTO后的影响分析。
中国加入WTO后,在5年后取消外资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服务*,并可以经营银行零售业务,银行业的所有业务将彻底放开
3.
外汇管理*的影响分析。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缩小本外币利率差额的同时,也会减轻实施外汇管制的*压力,使得积极稳妥地放开更多的本外币沟通的渠道成为可能。
4.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进行利率市场化
改革,不但为金融机构扩大规模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为以后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
兑换创造条件。同时,也为将来金融机构之间通过资本市场工具,以市场为导向
进行大规模的购并重组创造了条件。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内部环境分析
1. 财政连年赤字,宏观经济稳定存在隐患。
2. 商业化的银行体系和金融机构良性竞争的局面尚未形成,金融监管体系尚不够完善。
3. 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佳,预算软约束尚未消除。
4. 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自身长期积累下来的*与结构弊端,目前国内市场普遍存在需求不足,*已将利率调到相当低的水平。
(以上我国利率发挥作用的*请参见讲义,上面描述简单一些)
这些情况都表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复杂而又敏感的*,应慎重推行。
我国已于1996年放开了同业拆借利率,向市场利率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接着又放开了国债的市场利率,逐步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货币市场与国债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也为*进行利率调整确定了一个基准利率。这都为利率市场化打下了基础。接下来,我国应首先着手调整利率结构,将法定利率由200多种减少到30种左右,并根据经济运行状况更为频繁地调节利率,同时完善货币和资本市场,丰富市场上的交易品种,逐步扩大企业融资中市场利率的比重。当国有银行商业化进展顺利,银行体系的竞争水平提高和监管机制得到完善时,就可以考虑逐步扩大商业银行决定贷款利率的自由权,放开贷款利率。而如果银行经营状况良好,国有企业改革也取得进展时,就可以逐步放开存款利率。通过这样有步骤、渐进地层层推进的改革,最终实现利率的完全市场化。
从美国、日本相对成功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以及阿根廷利率市场化改革失败的教训看,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借鉴:
(1) 宏观经济形势决定着改革的时机选择。
(2)
金融微观基础建设的程度制约着改革的实践速度。先培育金融市场,健全金融机构后放开利率成功者居多,而无扎实市场基础者冒然完全放松利率管制者多以失败告终。
3) 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以及适宜的法律和规章来取代对利率和金融的直接干预。
在放开利率、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适宜而谨慎的管理制度,制定高质量的监管标准,进行严格而效的银行监督,评估银行风险。这对利率放开后的金融体系成功地发挥作用非常重要。
(4) 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综合考虑,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专家们的观点,只有同时实现一国宏观经济稳定和银行监管充分有效才可迅速实现利率自由化,否则需要有一个创造条件的过程。
(5) 对后利率自由化问题宜尽早防范。
利率自由化之后,由于对银行的其他管制也已放松,便会引起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金融机构资金会大量流向一些管制背景下发展不足、但却可迅速升值的行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