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哪类任务解决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吃不饱”的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1:4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3:23
分层次布置学生课后作业,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
学生完成作业,对我们老师来说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这是学生应尽的义务。但在我眼里,对个别学生来说是无奈,并不是“懒”。一个班里,总有优秀的学生,这群人,对于他们来说完成作业,而且是高质量完成,是一件极为容易完成的学习任务。但对经常拖欠老师作业的学生,通常都是一些学困生。每天都有各学科订正不完的错,做不完的作业。因为每一科老师都在催促他,要求他补做,就像一头被强行拖着走的牛,没有了一份自觉,哪有什么学习的动力与兴趣可言呢?如何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如何在作业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如何使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而不是负担?……这些问题的解决在于老师如何合理地布置作业。我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分层
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吃不饱”,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又常常“吃不了”。这就给我们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必须保证优生够吃,差生能吃。不然,都会有意见的。我在分组时便给学生讲清分组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心理,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三类。A优等生、B中等生、C学困生,以学生每单元学习的成绩及作业成绩作为评价划分的依据。每单元进行一次划分,鼓励学生力争上游,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二、布置
为了能够使每个学生有所提高,在作业布置中分清层次,使学生根据自己实际选择难度不同、类型各异的作业。一般情况下,分为A、B、C三个层次。选择B类应该是大多数学生。这类作业面向大多数学生,结合本学段知识,难度适中。我常用的方法是在作业中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必须全面完成的基础上,优生可以自选一些操作实践题,使之能够学有所为。如A类的学生注重较多的是课外知识,因为这类学生学有余力,重复而不必要的作业,变得机械操作,让他们在完成了指定题的基础上,进行美文欣赏,资源收集等实践题,丰富他们的学识,为他们赢得充裕的学习时间,既是减负,也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对B类学生,让他们选择性地完成指定题的基础上,可自我尝试挑战A类学生的作业,只做认为适合的题目,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程况下,可有选择性地做,同时激发他们力争上游的自信心。C类的学生,通常基本能完成,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人,因此,对他们指定一些题目相对A、B类学生作业量减轻,要求高质量完成,只要求做对,不要求做多,这样他们变得乐意接受老师的安排,学习变得主动。同时对于C类的学生,我通常安排一对一辅导,让优等生与他们做同位,利用课间时间进行辅导,作业量设到最低的底线,根据情况,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边听老师评讲,边完成,这样总比他们反复订正或抄同学作业来应付老师好。
又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把课外写作训练作业分为写作A、阅读B、基础C三种类型。A类作业则以写促读,规定每周至少练笔3次以上,长短不限,养成细心观察,善于思考,随时记录的习惯。B类作业主要完成课外阅读及摘抄任务,一周要阅读并摘抄3次以上,同时写下简单的评析文字,掌握阅读规律,以读促写。C类作业主要是基础知识的积累,如抄抄词语、练练字,加上此类学生大多不够自觉,预习作业等强制性地要求他们做在本子上交老师批改,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我再根据他们测验时的基本情况及平时表现进行二次分类,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这样的语文作业,学生感觉受到了尊重,增强了自主权,因此能自觉完成作业。尤其是A、B两类同学的作业基本上不用老师操心,这样一来,老师的工作负担无形中减轻了,在一定程度上从批改作业的“苦海”里解脱出来。
三、评价与激励
采用分类评价学生的作业。对三类学生的作业不按同一标准进行评价。对优等生评价从严,对中下生评价放宽。对优等生的作业,采用分类竞争评价制。课堂作业,我让优生与优生比作业的速度,比作业的质量,改变那种书写认真,答案正确就给满分的做法。通过分类评价优生的作业,在优生中形成了竞争的氛围,使他们永不满足。对中等生的作业,在完成基本作业的情况下,超额或挑战A类学生的作业,做全对加2分,挑战不成功加0.5分给予鼓励。对中下生的作业,做对就可以给满分;超额或挑战B类学生的作业给予加分鼓励。作业做错了,暂时不打分,等他们真正搞懂订正后,再给他们打分。有时,中下生订正后还不能全明白,我就针对他们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再设计同类题型让他们补做,练一次,进一步,再练一次,再进一步,不断给他们加分。这样,他们通过反复作业,从日益提高的学习成绩上,切身体会到成功的滋味。在单元学习评价中,采用统计本单元加分情况来作为单元成绩附加分,从而激发起孩子的学习*。
教学中采用分层布置作业,是老师尊重学生的体现,老师关注了学生个体差异,为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要,而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真正给予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3:24
数学,不像中文或英文,是一门随着时间逐渐建立起来的书面学科,但数学是不同的。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数学素质存在五个问题: 一是目标不明确,二是实际学习过程存在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系统不完善,知识、技能培训过程布局比较分散,重复性较强,许多培训点的选择和时机安排缺乏科学性。三是渗透不广,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分离,把无比丰富的语言矿产资源不去挖掘,在语言实践语言上,忽视了跨学科的渗透。四是水平不高,在知识、技能、智力三个培养层次上,第一层次太费时,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相对较弱,尤其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得到科学、系统的培养。五是对象不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的作业完全一样,有的“吃不饱” ,有的“受不了” ,教学中按照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