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金圣叹名字真正来历 要有考证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2:1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5:43
据说,有一次,他和一群秀才、监生到“文庙”祭孔。大典方毕,那群平日斯文温顺的莘莘学子,突然都伸手去抢供桌上的猪肉和馒头,抢肥丢瘦,挑大弃小,丑态百出。因为当时人们信一种邪说:谁抢到祭孔的大肥肉和大馒头,谁就会中举、高升、做大官、得肥缺。张若采却不信这一套,他袖手旁观,无比慨叹,即兴作打油诗一首,给以辛辣的嘲讽:
“天晚祭祀了,忽然闹吵吵,祭肉争肥瘦,馒头抢大小。颜回低头笑,子路把脚跳,夫子喟然叹:‘在陈我绝粮,未见此饿殍!’”
从此之后,他就改姓金,名人瑞,字圣叹了。“金”者,偶像之所谓金身也;“圣叹”者,孔子为之叹息也。
这个故事不见于正史记载,但却深刻地揭露了在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下,一些读书人热衷功名利禄,不择手段的肮脏灵魂。
选自青年文摘(红版) 1984年第一期
摘自1983年7月24日《河北日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5:44
同求~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5:44
圣叹之名,或出于《论语》:夫子喟然而叹曰:“吾与点也。”那一段是说孔子和弟子们坐在一起,孔子让他们谈谈志向,其他人都说了一堆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只有曾点,自顾自的弹瑟,最后孔子问到他,他就放下瑟,说自己的志向与大家不同,只愿春天的时候,和七八童子逍遥沐浴,咏歌而归。结果孔子就赞成他了。
曾点的风度,是阳明心学很赞赏的,王阳明就有诗道:“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王学在晚明风靡一时,当时士子无有不受其影响的。金是明末清初人,但他的思想分明还是晚明的。所以他也许也会因为喜欢曾点的狂,而改这个名字吧。
附录:【金圣叹幽默三则】
文坛巨子金圣叹,是个幽默大师。据说他年轻时在乡邻们的促使下前往参加乡试,考题为“西子来矣”(西子即西施的美称),题意要求以越国的西施出使吴国的史实,给予评说。金圣叹把功名视若草芥,他面对试题,援笔书曰:“开东城,西子不来;开南城,西子不来;开北城,西子不来!开西城,则西子来矣!西子来矣(西门的人来了)。”主考见他把功名视若把戏,即在卷上批道:“秀才去矣!秀才去矣!”于是,金圣叹名落孙山。
金圣叹对清朝大兴*极为愤慨,他奔走呼号“孔子死了”,并带领学生去哭孔庙,表示*。清统治者遂以蛊惑倡乱,判以死罪。其子梨儿、莲子前往探监,涕泣如雨,父子相对惨然。临别,两儿询问父亲有何遗嘱?金圣叹叫他们附耳过来,悄声说:“花生米与五香豆腐干同嚼,有火腿味道,千万不要让那些刽子手知道,免得他们大发其横财。”金圣叹把生死置之度外,幽默诙谐,表现了他对清朝统治者的轻蔑与反抗。
金圣叹被处决时,正值山河淡装素裹,雪化冰消之际。他翘首苍天,触景生情,立就一首自悼诗,并高声吟诵道:“天生悼我地丁优,万里江山尽白头。一时太阳来吊唁,家家户户泪珠流。”吟罢,金圣叹人头落地。那头颅滚出数丈,从耳内抛出两个纸团,监斩官将纸团打开一看,一纸团上写的是“好”字,另一纸团上写的是“痛”字。这两个字是他对人民深重灾难的呼号,也是为自己不幸的哀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5:45
金圣叹,本姓张,字若采,明亡后改为人瑞,字圣叹,说起他的改名,还有一段传说:有一次,他和一群秀才、监生到“文庙”祭孔。大典方毕,那群平日斯文温顺的莘莘学子,突然都伸手去抢供桌上的猪肉和馒头,丑态百出。因为当时儒生们信一种邪说,谁抢到祭孔的大肥肉和馒头,谁就会中举、高升、做大官、得肥缺。张若采见状,即兴赋打油诗一首,给以辛辣的讽刺:天晚祭祀了,忽然闹吵吵,祭肉争肥瘦,馒头抢大少,颜回低头笑,子路把脚跳,夫子喟然叹:“在陈我绝粮,未见此饿殍!”
从此以后,他就改姓金,名人瑞,字圣叹了。“金”者,偶像之所谓金身也;“圣叹”者,孔子为之叹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