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3:5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3:04
抗日战争时期,有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是村里儿童团的团长。有一天,给八路军当交通员的爸爸,拿出一封信,要海娃立刻给八路军送去。这封信上粘着三根鸡毛,海娃一看,就明白了,这是最最紧急的信呀!
海娃揣好信,赶着羊下山了。还没走到山口,就远远地看见来了一队日本兵。怎么办呢,他一眼看到了老绵羊的大尾巴,灵机一动,把信拴在羊尾巴下边,大尾巴一盖,什么也看不出来了。海娃刚站起来,鬼子就来到了身边。
鬼子兵想抢海娃的羊群,以便他们杀羊美餐,硬是让海娃赶着羊随他们走。海娃装着顺从的样子,随他们走了。晚上歇在一个村庄,鬼子兵横七竖八地躺在一个大房间,把海娃堵在中间,门口还有岗哨。夜深了,万籁俱寂,月光轻柔,可是海娃的心一点也不平静。
信还没有送到,怎么办呢?海娃趁鬼子睡熟的时候,轻轻地、一步一步地挪动,满头大汗也顾不得擦,终于逃出了鬼子的魔掌。
此后,又经过几番曲折和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最后,终于把信送到了八路军张连长手中。这样,按照鸡毛信中作战的时间、路线,八路军与民兵一举炸毁了鬼子的炮楼,夺回了被敌人抢走的粮食、物资,还活捉了鬼子的头头“猫眼司令”,为百姓除了害。
扩展资料
《鸡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石挥执导,蔡元元、蔡安安、舒适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战故事片。
影片主要讲述了儿童团长海娃奉命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路上所发生的故事。
影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中国少年儿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对敌斗争的儿童影片,也是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大奖的儿童影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3:05
《鸡毛信》影片主要讲述了龙门村的儿童团长海娃奉命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路上所发生的故事。儿童团的团长,名叫海娃,他接受了民兵中队长(他父亲)让他送鸡毛信的紧急任务以后,拿着放羊鞭子赶着一群羊,就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征程。
他刚一进山谷,迎面就来了一群日本鬼子兵。无法躲避,为了躲过敌人的搜查,确保鸡毛信安全送到八路军负责人手中,海娃把鸡毛信绑在了一只羊的尾巴下面。就这样渡过了一关。
鬼子兵想抢海娃的羊群,以便他们杀羊美餐,硬是让海娃赶着羊随他们走。海娃装着顺从的样子,随他们走了。晚上歇在一个村庄,鬼子兵横七竖八地躺在一个大房间,把海娃堵在中间,门口还有岗哨。夜深了,万籁俱寂,月光轻柔,可是海娃的心一点也不平静。
信还没有送到,怎么办呢?海娃趁鬼子睡熟的时候,轻轻地、一步一步地挪动,满头大汗也顾不得擦,终于逃出了鬼子的魔掌。
此后,又经过几番曲折和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最后,终于把信送到了八路军张连长手中。这样,按照鸡毛信中作战的时间、路线,八路军与民兵一举炸毁了鬼子的炮楼,夺回了被敌人抢走的粮食、物资,还活捉了鬼子的头头“猫眼司令”,为百姓除了害。
角色介绍:
1、海娃
演员蔡元元。儿童团的团长,名叫海娃,他接受了民兵中队长(他父亲)让他送鸡毛信的紧急任务以后,拿着放羊鞭子赶着一群羊,就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征程。
2、狗娃
演员蔡安安。负责在小山坡上放哨的少年,和海娃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也是龙门村一个苦命的放羊娃。
3、爸爸
演员舒适。龙门村民兵中队长,海娃的父亲,嘱托海娃送鸡毛信给八路军的负责人张连长,并教给了海娃一些技巧。
4、猫眼司令
演员周伯勋。他是鬼子的头头,龙门村的人民给他娶了一个歪号叫做“猫眼司令”,他无恶不作,手上沾满了华人的鲜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鸡毛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3:05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鸡毛信》影片主要讲述了龙门村的儿童团长海娃奉命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路上所发生的故事。海娃是儿童团团长。有一天,爸爸叫他把一封粘着三根鸡毛的信送到三王村。这时海娃远远的看见有一队鬼子向这里走来,心想:把鸡毛信藏在哪里?这时他看见头羊的尾巴,心里有了一计,把信绑在羊尾巴底下。这时鬼子来到了跟前,鬼子搜遍了他的全身却没搜到什么,鬼子便让他带路。他便赶着头羊在羊道上飞奔,鬼子便让他走的慢点,可海娃不听,鬼子进三王村的包围圈了,他便高呼:“快打鬼子,鬼子来了!” 最后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海娃接受了送鸡毛信的任务,刚进山谷,来了一群日本鬼子,海娃把信绑在了一只羊的尾巴下面。鬼子想抢海娃的羊群,让他赶着羊随他们走。晚上他逃出了魔掌,终于把信送到了八路军手中。按鸡毛信中作战的时间、路线,八路军与民兵一举炸毁了鬼子的炮楼,夺回了被敌人抢走的粮食、物资,为百姓除了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3:06
海娃接受了送鸡毛信的任务,刚进山谷,来了一群日本鬼子,海娃把信绑在了一只羊的尾巴下面。鬼子想抢海娃的羊群,让他赶着羊随他们走。晚上他逃出了魔掌,终于把信送到了八路军手中。按鸡毛信中作战的时间、路线,八路军与民兵一举炸毁了鬼子的炮楼,夺回了被敌人抢走的粮食、物资,为百姓除了害。
鸡毛信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军民创造的一种传递紧急情报的特殊邮件,信封上粘有鸡毛,以示十万火急。
扩展资料:
《鸡毛信》与同时期其他题材的中国电影一样,9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儿童电影,为了适应中国当时的社会形势和*气候,使孩子们本该充满快乐的童年生活也背上了重担。
尽管那时的儿童影片在风格样式的探索方面留下了较多空白,但令人欣慰的是,从《鸡毛信》开始,中国电影工作者的探索,也为那个年代的电影史留下了许多可圈可点的经典之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鸡毛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3:07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两人。父亲是民兵队中队长,12岁的儿子海娃则是儿童团团长,他总是自个儿上山,一边放羊,一边放哨。一天,父亲让海娃送给八路军张连长一封十万火急的鸡毛信,里面是有关攻打日军炮楼的紧急情报。海娃连忙赶着一群羊携信上路。路途,海娃遇到了日本鬼子,急中生智,把信藏在老绵羊的*上,大尾巴一盖,就看不出来了,于是逃过一劫。而后海娃*带路,晚上却趁敌人熟睡取信逃跑,中间信一度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海娃也再落敌人之手。这回,聪明勇敢的海娃将敌人带到了八路军的埋伏圈。而敌人发现上当时,便打伤了海娃的手,这时,八路军及时赶到,救了小海娃,海娃也终于送到了鸡毛信。张连长按着信,带着队伍去攻打日本鬼子的炮楼,消灭了里边的鬼子,取得了很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