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3:5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4:27
“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个女人。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基本信息:
词目:巾帼
拼音:jīn guó
基本解释:
[women in general] 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
诸葛亮数挑战,帝( 司马懿)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晋书·宣帝纪》
引证解释:
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晋书·宣帝纪》:" 亮 ( 诸葛亮 )数挑战,帝( 司马懿 )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新唐书·东夷传·高丽》:"庶人衣褐,戴弁。女子首巾帼。"后因以为妇女的代称。 明 沉璟 《义侠记·征途》:"须髯辈,巾帼情,人间羞杀丈夫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班》:"媪亦以陶椀自酌,谈饮俱豪,不类巾帼。" 董必武 《武昌东湖九女墩诗》:"自求解放入天军,巾帼英雄著义声。"
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宽大似冠,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外裱黑色缯帛或彩色长巾,使用时直接戴在头顶,再绾以簪钗。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巾帼的种类及颜色有多种,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耄帼";用黑中透红颜色制作的叫"绀缯帼"。
先秦时期,男女都能戴帼,用作首饰。到了汉代,才成为妇女专用。三国时有著名的一出戏:诸葛亮出斜谷向司马懿挑战,但后者避而不出,诸葛亮便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巾帼妇女之饰",以示羞辱。巾帼后来引申为女子的代称,如今已是对妇女的一种尊称
著名人物:
【妇好】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花木兰】中国古代女英雄,以代父从军击败北方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在后世影响深远。其事迹被多种样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多次重拍,甚至影响波及美国和全世界。
【冼夫人】原名冼英(公元522年-公元590年),广东高州人,后嫁于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冼夫人善于结识英雄豪杰,公元550年,在参与平定侯景叛乱中结识后来的陈朝先主陈霸先,并认定他是平定乱世之人,551年,冼太夫人协助陈霸先擒杀李迁仕。梁朝论平叛功,册封冼太夫人为"保护侯夫人"。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陈朝立。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冯宝卒,岭南大乱,冼夫人平定乱局,被册封为石龙郡太夫人。隋朝建立,岭南数郡共举冼太夫人为主,尊为"圣母"。后冼夫人率领岭南民众归附,隋朝加封谯国夫人,去世后追谥"诚敬夫人"。
【唐高祖女平阳公主】(?年-623?年)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是李渊嫡妻窦氏(窦皇后)的爱女。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记录其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没有记载。
【樊梨花】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西凉国(西突厥)寒江关守将,后投唐。与薛丁山结为夫妇,二人智勇双全,登坛挂帅。在薛家满门抄斩后,她率子薛刚杀进长安,除奸报仇。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4:27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您好,从三国时期开始说起,当时魏蜀两国正在打仗,诸葛亮作为蜀国的军师,数次向魏国统帅司马懿发出了挑衅,可人家却始终丝毫不动。为了激怒对方,诸葛亮特地让人送去了一套“巾帼”给对方,没想到司马懿没有上当。从那个时候开始,巾帼就已经是女性的一种代称。巾和帼都带着巾字,指和女子的布有关系,也都是女性专用的物品,所以古代用“巾帼”来称呼女子。古代一些贵族妇女在祭祀或者庆典时,也会佩戴上“巾帼”,因为巾帼做工和用料都很讲究,价格也比较昂贵,一般妇女也是戴不起的,所以,大家便把妇女中的佼佼者成为“巾帼”,后来,巾帼英雄到了近现代,也是褒义词。不得不说,“巾帼”这两字还是很符合女子的形象,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4:28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因为巾帼是我国古代妇女的一种假髻,它是用金属做成框架,外裱黑色缯帛以代头发。使用时直接戴在头顶,再绾以簪钗。因只用于妇女,故引申为妇女的代称。因为巾帼原来是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来才借指妇女的。“巾帼”由来古时候的那些达官贵族妇女,经常在举行祭祀大典时候佩戴的一种用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头饰,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就叫巾帼,上面还点缀着一些金珠玉翠制的珍贵首饰。
先秦时期的时候,男女都可以佩戴帼,就当做首饰。到了汉代的时候,才变成为妇女专用。《夜读拾得录·千虑一失》文中说到,诸葛亮送给司马懿一顶巾帼典范如下:
在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出军祁山,去攻打魏国。魏军统领司马懿与诸葛亮对打在渭南。由于诸葛亮远道而来,擅长急战,司马懿就采用了相持战术。诸葛亮知道如果这样相持下去,对蜀军是十分不利的,如果强行攻占,魏军的地方对蜀军不好,所以很难取的胜利,可是不甘心退兵。
这是相关信息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哈,☺☺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4:28
“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个女人。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4:29
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晋书·宣帝纪》:“ 亮 ( 诸葛亮 )数挑战,帝( 司马懿 )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新唐书·东夷传·高丽》:“庶人衣褐,戴弁。女子首巾帼。”后因以为妇女的代称。 明 沉璟 《义侠记·征途》:“须髯辈,巾帼情,人间羞杀丈夫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班》:“媪亦以陶椀自酌,谈饮俱豪,不类巾帼。” 董必武 《武昌东湖九女墩诗》:“自求解放入天军,巾帼英雄著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