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7 00: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9:54
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无不伤及气血。所以,“治病之要诀,在明气血”(《医林改错》)。所谓调和气血,是根据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功能的异常,以及气血互用的功能失常等病理变化,采取“有余泻之,不足补之”的原则调和气血,使气顺血和,气血协调。它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适于气血失调之候。 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气属阳,血属阴,一阴一阳,互相维系。由于气血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生理上相互依存,病理上常相互影响,终致气血同病。气对血有温煦、化生、推动、统摄作用。气虚无以生化必致血虚,推动、温煦之功减弱必致血瘀,统摄无权必致出血,气滞则血因之而瘀,气机逆乱则血亦随之而上逆或下陷。此为气病及血。同样,血病亦可及气,如血虚无以载气,则血亦随之而少,血瘀则气亦随之而滞,血脱则气无所附,必随之脱逸,乃至亡阴、亡阳之危候。气血关系失调,常常表现为气血同病,故治疗则应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气血关系恢复正常状态。 气病血必病,血病气必伤,气血两者,和则俱和,病则同病,但“气为主,血为辅,气为重,血为轻”(《医学真传·气血》)。所以“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医宗必读·水火阴阳论》)。此虽指治疗虚证而言,实为治。血之准则,一言以蔽之,治血必治气,气机调畅,血病始能痊愈。 血虚者,补其气而血自生。血虚补气之法,以健脾益气、温养心气、补益肾气为主。因为脾能健运,化源充足,血脉充盈:心生血,水谷精气赖心阳之温煦,才能变化而赤为血。 血和气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资生的。不仅血的生成与气有关,而且血的运行也要依靠气的推动。所以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的论点。气血的病证,常是互相影响的,故气病后可引起血证的出现,如妇女因情志不舒,肝气郁滞,初病胁肋胀痈,胃院满闷等,继之又可出现月经不调,经量过多或经闭等症。同时,血病亦可引起气病的发生,如失血过多,可以引起气短、自汗、肢冷等气虚证。因气的盛衰能影响到血,血的盈亏也能影响于气。在临床上往往气与血互为因果,相互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