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0:33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8:48
马致远有“曲状元”之称。
《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最有名的一首小令,也可以说成散曲。这首曲子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是极具画面感。我们单看曲词中的意象,一幅夕阳晚景图就如在眼前,随之而来的更是一股凄凉断肠的意味。譬如,枯藤、老树、昏鸦等景物,它们共同营造了阴沉、昏暗、凄清的抒情氛围。
许多评论家说起这首曲子,都为之惊叹,有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而且,此句话精辟地说明了《天净沙·秋思》中景与物之间“景中有物,物中有景”的相互关系。
那么,马致远究竟是如何展现二者的呢?原来他先以自己看到的一些物象开头,尔后由眼前之景写到人事,精妙地道出了断肠人漂泊天涯的苦楚。
起初,作者看到的是一幅破败之景,即秋风中立着的枯藤和老树,还有一群乌鸦,不由得让人心生悲凉。中途时,他忽而看到小桥、流水和一户小康之家。最后,镜头转向自己,写自己骑着一匹瘦弱不堪的马,艰难地行走在夕阳下。整首曲子可谓抑扬顿挫,让人有无限遐想的空间。
这场秋思,历来都为人所称道。而它实际上只是想表明一个“苦”字,其中一是羁旅之苦,二是孤独之苦,三是壮志未酬之苦。我们都知道马致远也曾有过一腔热血,他一心只为求取功名,但因权臣排挤,终究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总之,《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充满了故事感,它写于马致远前往蜀山的路途中,此时是马致远人生最低谷的时期。但是,人生的不如意反而成全了马致远,他凭借一首天净沙,获得了“曲状元”的美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8:48
马致远(约1251~1321至1324),字千里,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 称为秋思之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东光县志和东光马氏族谱都有记载。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所做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8:49
马致远(约1250年-?),字千里(一说字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中国元代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被誉为“秋思之祖”。
他在杂剧创作上具有虚实相生之美,擅长用叹世超世的外在形式寓言抗世愤世的内容,著有杂剧15种,以《汉宫秋》最为出名,于1321年-1324年秋季间病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8:49
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字千里,晚号东篱 ,大都(今北京)人, 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著名戏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