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2 01: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11:16
再过22天,北京市民每人名下只能保留一个指标!
12月7日,关于北京小客车数量*新*的消息一出,手里有2个及以上指标的北京朋友,瞬间成为了热锅上的蚂蚁,脑子高速运转,思考着如何转移自己名下的指标,毕竟这块“无价之宝”很有可能说没就没了。?而此前迎来史上最严苛限行*的上海打工人,现在可以把眼泪擦干净了,貌似北漂比你更惨一些。
单身狗赶紧结婚!
根据新*通告内容显示,自2021年1月1日起,北京市推动个人名下第二辆及以上在本市登记的小客车有序退出。而个人第二辆及以上数量的小客车,可以通过小客车指标*管理信息系统网站线上提出申请,向配偶、子女、父母转移登记车辆。
此外,登记车辆的受让方需要符合一定条件,并不是无门槛的。其中配偶需满足婚姻存续期满一年,子女和父母必须住在北京、并且亲属关系存续期满一年。通俗点说即是,婚龄必须满一年,孩子也必须满一周岁,至于自己与父母的亲属关系,达到一年以上应该不算难...
不过俗话说得好,“上有*下有对策”,为了保住指标这块无价之宝,不少北京市民萌生了一些妙招,比方说增加家庭乘员,找个名下没有小客车指标的人结婚,一年之后将指标转移到配偶名下。指标转移给配偶之后,如果手头上的指标还是多出一个的话,那就生!孩!子!等到孩子满一周岁之后,指标就可以转移给他/她了。
当然了,孩子并非是占指标的工具,而且养育孩子的成本也是极高的。所以,另一个方案是,在明年1月1日到来之前,把名下的车子都换为新车,然后把车开到报废为止。只不过这个办法的可行度不算太高,倘若车子在未来报废了,那么名下的指标亦会随之蒸发。
转移指标要趁早
虽说增加家庭成员,将指标转移给亲属的方案的可行度较高,但是新*只是表明从明年开始,每年1月1日至3月8日、8月1日至10月8日可以向亲属转移指标,并没有给出一个可以转移指标的年份时间界限。换句话来说,即是新*目前只给出了指标转移的开始时间,但没有详细说明结束时间。
所以,谁也不知道可转移指标的时间弹性有多大,甚至不好说现在结婚生孩子来不来得及。只有早日完成指标转移,才能更好地规避他日无法转移指标的风险,毕竟*事关重大,也许不会等所有人结完婚、生完孩子。
新能源指标向无车家庭倾斜
新*除了推动个人第二辆及以上汽车,在本市登记的小客车有序退出之外,还将原本每年6次的指标配置次数更改为3次,其中5月配置新能源指标,6月、十二月配置普通指标。值得一提的是,每年10万个新指标的配额数量不变,但新能源指标数量上升至6万个,而普通指标数量下降为4万个。
此外,新*明确还表示,新指标投放将向“无车家庭”倾斜,在以个人为单位参加普通指标摇号和新能源指标轮候配置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以“无车家庭”为单位摇号和积分排序的指标配置方式。自明年起,60%的新能源指标将优先配置给无车家庭,而到了2022年和2023年,指标配置比例将逐年递进10%,达到80%。
而新指标配置比例更改,也直接性地影响了,正在排队申请新能源指标的申请者获得指标的时间。好消息自然是无车家庭会缩短排队时间,而坏消息则是以一个人为单位的申请者,将会延长申请新能源指标的排队时间。?对此,有微博大V粗略计算了获得指标的延期时间,原本在2024年排到指标的朋友,将变成2034-2039年,延期时间呈倍数增加。不吉利地说,现在申请新能源指标的个人,在有生之年都不一定能够获得指标。
“拼团”摇号更划算
为了更加“照顾”无车家庭,新政在普通指标投放时,以家庭为单位参与摇号的中签率远高于个人。?摇号采取积分制,根据北京青年报测算,以当前个人摇号平均阶梯积分为5进行测算,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中签率最高可增加126倍,一家三口的中签率最高可增加54倍,夫妻小俩口的中签率最高也能增加16倍。
具体的测算公式如下图所示:
如果你看不懂公式也没关系,记住一点即可,无车家庭的家庭体系越大,中签率就越高,以家庭为单位摇号绝对是“有赚不赔”的。
为什么“阉割”现有指标?
据了解,由于历史原因遗留下来的弊端,导致不少指标流放在指标非法租赁市场上。而新政此次*个人明显多个现有指标的更新,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增强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否则,处于灰色地带的指标租赁市场,将会发展得越来越恐怖。
事实上,北京市的汽车限购*与其他一线城市不同。广州、深圳和上海在支持摇号的基础上,都可以通过竞价获得指标,而作为帝都的北京,获得指标的资格只能通过摇号单一方式,不管你有多舍得花钱,都“买不到”指标。
所以,“为了改善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并且汽车指标不属于个人财产,而是公共社会资源。换言之,哪怕*强制回收指标,好像道理也在它那头,大家就不必过于亢奋了...
借着公共资源谋取利益的“指标大王”,也理应受到打击。
写在最后
在实施的限行、限购*背后,原因不过于城市交通压力大和排放污染严重,但是当下促进汽车消费是否与此发生了一些冲突呢?针对交通压力和环境问题,究竟是改善道路规划,还是抑制汽车上牌上路?污染城市环境的元凶又是不是汽车呢?
这与城市闹饥荒,应该解决粮食还是人的问题一样,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答案总是有争议性。
焦点回到北京此次发布的新政上,新指标倾向于无车家庭无可厚非,个人第二辆及以上客车在支持可向亲属转移的基础上推动有序退出,这也算是给出了相应的过渡,在情理之中。但是,对于名下车辆无法转移的情况,倘若车主愿意一直把车开下去,在若干年之后,会不会再出台新*向这类“老车”实施针对性限行呢?
比方说,10年或者20年之后,国六排放及以下标准的车辆不得进入市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