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中出现了一种蔡侯纸这是什么样的痣为何被称为蔡侯纸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1:4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07:48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的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这种纸便宜且质量高,原料又很容易找到,所以逐渐被推广,到了晋朝时期,已普遍应用。
《后汉书·蔡伦传》:"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兴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译文:
蔡伦字敬仲,桂阳(蔡伦为东汉桂阳郡耒阳县人,即今湖南耒阳市)人。永元(汉和帝年号)九年,监督制作秘剑(皇宫专用的剑器)以及各种器械,全都精密牢固,方法被后世效仿。自古书籍大多是用竹简编成的,那些用来写字的绸缎布匹叫做纸。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都对人来说很不方便。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07:48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的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这种纸便宜且质量高,原料又很容易找到,所以逐渐被推广,到了晋朝时期,已普遍应用。
《后汉书·蔡伦传》:"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兴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译文:
蔡伦字敬仲,桂阳(蔡伦为东汉桂阳郡耒阳县人,即今湖南耒阳市)人。永元(汉和帝年号)九年,监督制作秘剑(皇宫专用的剑器)以及各种器械,全都精密牢固,方法被后世效仿。自古书籍大多是用竹简编成的,那些用来写字的绸缎布匹叫做纸。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都对人来说很不方便。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在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中出现了一种蔡侯纸这是什么样的痣为何被称为蔡 ...
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蔡侯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在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中出现了一种蔡候纸是什么样的纸为何被称为蔡候...
东汉元兴年间蔡伦改进造纸术,所生产的纸就是蔡侯纸。
蔡伦所造纸张为何有“蔡侯纸”之称?
蔡伦曾任中常侍、尚方令等职。元初元年(114年)封龙亭侯。他总结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造纸,于元兴元年(105年)奏报朝廷后在民间推广。所造纸张有“蔡侯纸”之称。
造纸术的发展历程
最初的纸是用麻皮纤维或麻类织物制造成的,由于造纸术尚处于初期阶段,工艺简陋,所造出的纸张质地粗糙,夹带着较多未松散开的纤维束,表面不平滑,还不适宜于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 直到东汉和帝时期,经过了蔡伦的改进,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步骤: 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
东汉造纸术发明家命名的蔡侯纸,蔡侯指的是
注意:东汉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制造出一种比以前更有质量的纸,制造成本更低的纸,人称“蔡侯纸”。但是造纸术并不是蔡伦发明的,在蔡伦之前就已经出现了纸,只不过那时候的纸质量不好,制造成本也很高而已。不信可以去问历史老师,或者去查看历史书,仔细看清字眼。初中历史有,高中历史书人教版必修3...
“蔡侯纸”的由来是什么?
公元105年,蔡伦把自己造出的纸呈献给汉和帝,和帝很重视,赞许了他的才能,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公元114年,蔡伦被封为龙亭侯。他利用自己的地位,借助政府的力量,使造纸术和纸张的使用在全国普及,受到人们,特别是读书人的广泛欢迎。世人怀着对蔡伦的景仰之情,将这种纸称为“蔡侯纸”。
纸的发明与再创造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蔡伦仍然是造纸术的发明者。理由包括,《说文解字》中对纸的解释表明,蔡伦之前的所谓纸实际上是由丝质纤维制成,并非真正的纸。而灞桥纸等西汉古纸质量粗糙,未能达到真正的纸的标准。蔡伦及其工匠在前人基础上改进了造纸工艺,使之成为独立的行业,用于书写。综上所述,尽管存在不...
在造纸术发明之前,古人怎样记事?谁改进了造纸术?
在造纸术被发明之前,古人采用竹简和丝帛等材料来记录信息。竹简笨重且易损坏,而丝帛则昂贵不普及。东汉时期的蔡伦对造纸术进行了改进,他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渔网等低价值且易于获得的原料来制造纸张。这种新的纸张质地细腻、价格低廉,被称为“蔡侯纸”。蔡伦的这一改进,极大地促进了书写材料的...
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价廉物美的“蔡侯纸”,有何改进?
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纸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纸是用以...
造纸术的方法是什么
东汉时期,我国发明了闻名世界的造纸术。大约在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了这一技术。蔡伦的方法主要是使用树皮、麻绳头、破布和旧渔网等天然材料。这些材料经过捣碎和浸泡成纸浆后,被倒在旧竹帘子上形成薄片,然后自然晾干。这样,留在帘子上的薄片纤维就制成了纸张。这种新纸因其轻盈和低廉的价格而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