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吕不韦的评价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2:58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3:58
在中国历史上,吕不韦论名气,比不上那些功名显赫的帝王,如秦皇、汉武;也比不上一代贤相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吕不韦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甚至用一两句话都很难把他说清楚。但是,如果把吕不韦放到他生活的战国时代去考察,就会发现,吕不韦其实是一个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贡献的人。他的一生,有闪光点,也有阴暗面,有功,也有过。
吕不韦的功绩主要表现在:
第一,立异人为嫡嗣,稳定了秦王室。异人的爷爷秦昭王是一个执政50多年的老国王,父亲安国君是一个50多岁的老太子,安国君有20多个儿子,却迟迟没有确立嫡嗣,王室的此种状况潜伏着极大的不安因素,一旦儿子们为争夺王位发生争斗,将会导致秦国内乱,甚至使秦国形势发生逆转。吕不韦通过游说秦国,打通关节,说动了华阳夫人并由她说服了安国君,确立异人为嫡嗣。吕不韦此举虽然具有*投机的目的,但立异人为嫡嗣稳定了秦王室,使秦王去世后王室没有发生内乱,加之吕不韦以丞相职位辅佐异人,把握朝政,使秦国在秦昭王、安国君死后没有停步,继续发展,维持了对东方六国的高压态势,加快了统一六国的步伐。从这个角度看,吕不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是有贡献的。
第二,对外战争讲究计谋,避免硬仗、恶战。一部战国史,从始至终战争不绝,一场大战伤亡的人数往往在数十万以上。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赵国战俘竟有40万人被坑杀!此战是古往今来最惨烈的战争之一。当时吕不韦正在邯郸,亲历了战争给赵国造成的创伤。他在秦国执政后反对在战争中大规模*。他提出了兴“义兵”的思想,所谓义兵,就是“兵入于敌之境,*知所庇矣,黔首知不死矣。至于都国之郊,不虐五谷,不掘坟墓,不伐树木,不烧积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得民虏而归之”。
应该说,吕不韦的战争观是进步的,他在执政中尽量避免硬碰硬的战争,以减少损失。前247年,东方五国联合抗秦,吕不韦设计将联军首领信陵君和魏王的关系搞坏,信陵君被撤职,联军遂告瓦解。
第三,组织门客编著《吕氏春秋》。这是吕不韦执政期间所做的一件大事。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吕氏春秋》被列为杂家,其实,这个“杂”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用自己的主导思想将其贯穿。这部书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用这一思想治理国家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使百姓获得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国纲领,又给即将亲政的嬴政提供了执政的借鉴。可惜,由于吕不韦个人的过失,使嬴政对这部书弃而不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吕氏春秋》的价值逐渐为后人领悟,成为了解战国诸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说起吕不韦的过,莫过于他在处理和赵姬的关系上不干净利落,一刀两断,以致一错再错,酿成大祸。本来,当年他把赵姬送给了异人,异人称王,赵姬为王后,身为丞相的吕不韦就应彻底了结与赵姬的情缘,各得其所,相安无事。哪知他对赵姬还一往情深,赵姬对他亦恋恋不舍。尤其异人死后,赵姬守寡,两人更如干柴遇烈火,甚至光天化**,肆无忌惮!这让**渐懂事的嬴政怎么看?这让朝廷*、民间百姓怎么看?精明的吕不韦后来也发现自己已经引火烧身,“恐觉祸及己”,主动停止了和太后的往来,但是他又推荐大阴人嫪毐,结果引狼入室,一错再错,终于落得灭顶之灾。
纵观吕不韦的一生,他没有在治国的大政方针上出现失误,是从政的高手;却在情感的小圈子里丧失理性,迷失方向,导致身败名裂,令人深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3:59
1.在中国历史上,吕不韦论名气,比不上那些功名显赫的帝王,如秦皇、汉武;也比不上一代贤相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吕不韦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甚至用一两句话都很难把他说清楚。
2.但是,如果把吕不韦放到他生活的战国时代去考察,就会发现,吕不韦其实是一个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贡献的人。他的一生,有闪光点,也有阴暗面,有功,也有过。
3.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3:59
吕不韦,战国末期人,商贾出身。因辅佐始皇登基有功,被始皇尊称为仲父,任秦国相国,一时权倾朝野,府中食客三千。为了给自己留名,他让府中食客编著了一本《吕氏春秋》,这本书形式统一但内容多样,从而开创了杂家体例。后因寥霭一案他被兔去相职,遣散封地。怕其造反,始皇写了一封信严厉斥责吕不韦,受到威胁的吕不韦自杀,吕不韦的一生,充分体现了其作为商人的特点——精明,他做每一件事都是为利益所驱使;也正因如此,一旦他的利益受到损害,便奋起反击,结果,他与寥霭的争斗最终招来了杀身之祸。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1-3] 战国末年著名商人、*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扶植秦国质子异人进入秦国*核心,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
庄襄王去世后,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权倾天下。
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
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饮鸩自尽。
吕不韦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
首先,吕不韦作为一位历史人物,他的政治和经济成就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其次,他对秦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珍惜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能简单地将历史人物贴上标签或者做出片面的评...
<史记>中是怎样评价吕不韦的呐...?
以严肃的眼光看历史,秦始皇就是秦始皇,嬴政也罢,赵政也罢,吕政也罢,都不应当影响我们对于他的历史作用的评价。《吕览》的文化品级 吕不韦时代,是秦国吸引东方士人西行参与秦政,从而使秦的文化实力空前扩充的时代;也是秦文化汲取东方文化的成熟内涵,取得历史性跃进的时代。这一文化进步的突出标志,是...
历史上的吕不韦是怎样的人?
吕不韦-历史评价 在中国历史上,吕不韦论名气,比不上那些功名显赫的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也比不上一代贤相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吕不韦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甚至用一两句话都很难把他说清楚。但是,如果把吕不韦放到他生活的战国时代去考察,就会发现,吕不韦其实是一个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贡献的...
历史上对吕不韦的评价
吕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人。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曾辅佐秦始皇登上王位,任秦朝相邦,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国纲领,又给即将亲政的嬴政提...
吕不韦的历史评价
上之雍郊,毐恐祸起,乃与党谋,矫太后玺发卒以反蕲年宫。发吏攻毐,毐败亡走,追斩之好畤,遂灭其宗。而吕不韦由此绌矣。孔子之所谓‘闻’者,其吕子乎?” 司马贞:“不韦钓奇,委质子楚。华阳立嗣,邯郸献女。及封河南,乃号仲父。徙蜀惩谤,悬金作语。筹策既成,富贵斯取。” ...
吕不韦在历史的人物评价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非凡之人,他的智谋和口才在中国历史人物中堪称第一流。他单凭一己之力和出色口才,便成就了终身的荣华富贵。他擅长策划大计划,并善于实施和完成这些计划。这样的人需要具备出色的口才,而且自己也要是计划的执行者。就智谋而言,吕不韦不仅谋略深远,而且全面周到,他将谋划分为...
吕不韦历史评价
在中国历史上,吕不韦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生活在战国时代,以立异人为嫡嗣,稳定了秦王室,并提出了兴“义兵”的思想,反对大规模屠杀,尽量避免硬碰硬的战争,减少损失。他的这些功绩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有贡献。此外,吕不韦修建的洛阳南宫,奠定了汉魏晋洛阳城的基础,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吕不韦的...
历史上,怎么评价吕不韦的呢?
历史上怎么评价吕不韦的呢?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国纲领,又给即将亲政的嬴政提供了执政的借鉴。可惜,由于吕不韦个人的过失,使嬴政对这部书弃而不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吕氏春秋》的价值逐渐为后人领悟,成为了解战国诸子思想的重要资料。说起吕不韦的过,莫过于他在处理和赵姬的关系上...
人们是如何评价吕不韦这个人的?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人,他的谋略和口才都是中国历史人物中第一流的。他凭着一人之力、三寸不烂之舌,就促成了自己终生的荣华富贵。他是那种善于进行大的策划、善于实施和完成这个策划的人,这种人要口才出众,自己就是自己谋划的贯彻实施者。就谋略而言,吕不韦不仅谋得深、算得远,而且谋得全...
如何评价吕不韦?
评价吕不韦如下。吕不韦是卫国的人,战国的时候是商人,而且他也是思想家,吕不韦早年的时候经商,襄王去世之后又让太子继位,也来指导秦军出既为秦始皇的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后来吕布受到了牵连,全家流放,他也在途中喝药自尽来。改革的时候,他是代表历史学家的,把吕不韦定为秦汉的政治家,吕不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