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儿童线描画的黑白线条展现出多彩画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21:5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04:09
儿童的世界是多彩的,儿童眼里的世界更是多姿多彩,红、橙、黄、绿、青、蓝、紫,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美好的世界。而对于黑、白色来说,儿童对它们的认识程度不够,使用范围不广。儿童线描画属于一种黑白艺术,它以硬笔为主要表现工具(如钢笔、水笔、铅笔),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以训练儿童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表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绘画方式。儿童学习线描画一般对物体的形状、结构、大小等都会仔细观察,能把自己眼中的客观世界大胆地用线条描绘下来。但仅强调线条和物体多少的排列与堆积,仅强调线条的意义和作用是不够的,这样不利于儿童对物体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儿童对物体特点的准确把握和充分表达。线描画很少涉及到色彩这个概念,而且受儿童年龄特点的*,也不太善于用“线条”来表达物体上的颜色、质地、机理和明暗等因素。那么儿童线描画能否展现出物体的丰富“色彩”呢?我想用黑、白、灰同样也能表现出自然界中明暗深浅变化不一的色彩。那么教师应怎样去引导儿童观察、分析这些“色彩”呢?我认为除了在写生练习中的常规教学外,也可以借鉴一下其他绘画门类的操作方法,或许能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一、借鉴黑白装饰画的黑白转换关系,处理好点、线、面的艺术关系。
黑白装饰画讲究点、线、面的综合运用,巧妙利用点的疏密、大小,线的长短、粗细、曲直,面的形状和大小来表现物体的“色彩”至关重要。如用稀疏的点来表现灰色,密集的点来表现深灰色,用细疏的线条来表现过度色(中间色),用粗密的线来表现厚重色,用平涂或留白来表现黑色或白色。而在实际物体中“灰色”或“中间”色又是最常见的,也是最难处理的颜色。儿童由于实践经验不足,画面处理能力弱,线条把握不住,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线条排列方向的组织、疏密的层次,会影响到颜色的“淡”或“深”、“净”或“脏”,也就是线条过密,则显得颜色太浓或太深,线条排列杂乱无序,则显得颜色太花或太脏。同样平涂或留白来表现物体也不能大面积使用,否则显得太沉闷、死板或空虚、单薄。
那么有些色彩要表现物体的材料质地、机理效果,给人一强烈不同的视觉效果,我们则通过“点、线、面”的装饰处理来形成不同层次的色彩效果。如玻璃的光洁透明,瓦片的整齐有序,盆花的错落有致,木纹的自然纹理等等。这些技巧的表现是要我们去引导儿童细心观察、认真比较,去发现物体的本质特征,并鼓励儿童大胆地借鉴装饰画中的“黑、白、灰”等因素用“点、线、面”这些媒介积极地组织画面,使物体的形象更为生动,画面的层次更为丰富,并且具有一定的装饰美感。
二、借鉴水墨画墨色层次关系,处理好画面的虚实和主次关系。
水墨画是以墨为主要材料加以清水来作画的中国特色的画种。它的特点是“黑白分明”,用黑白表现丰富多彩的世界。而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的主要原因在于神奇的“墨韵”,即“墨分五色”、“计白当墨”。这也正是线描画中不可或缺的表现方法之一。在水墨山水画中表现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瀑布飞泻的景色中,“云”和“水”往往是用“留白”的方法,即计白当黑,把云、水的画面留出空白,与周围的山、树、天空相衔接,画面自然生动、惟妙惟肖而不空洞。在线描画中,画茂密的树林、古建筑中的成片的瓦片、远景等要是一一详细地描绘下来,则显得繁琐、沉冗、呆板,效果会适得其反,而采用“留白”的方法,用简略的线条勾出个大概的轮廓,删繁就简,省去茂密的树叶、周围屋顶的瓦片、次要景物的细节等,重点描绘主体,祥略得当。这样不但不会觉得单调,而且更使主体鲜明突出,次要的物体起了衬托作用,从而使整个画面主次分明,构图得当。儿童的选择能力还很弱,他不知哪些该简略写,哪些可以“留白”。教师通过分析、比较,逐渐让他们懂得画面的主次关系、虚实关系怎样处理,让他们懂得其实“留白”也是很美的。
三、借鉴素描中的明暗调子关系,处理好物体光线的表现手法。
物体受自然光线或灯光的照射,产生的明暗与阴影各不相同。光线直射部分物体表面比较亮,颜色浅。背光部或反光部,光线弱,物体表面比较暗,颜色深。而中间过渡部分颜色则相应灰一些。这些色彩的表现就联系到素描的明暗调子的知识。线描画中的线条和素描中线条的操作方法属异曲同工。其中排线、交叉线线条比较密集,可以表现物体的背光面或阴暗面,稀疏的排线表现物体的灰面,留白来表现物体的高光面。另外工具的选择也能丰富线描画的表现方法,如用铅笔或炭笔,可以把线条进行涂抹,产生从暗、灰、到亮的渐变过渡;用水墨材料进行晕染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这样就可以把物体的丰富、细腻的一面可以充分地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适当进行一些几何体和静物的写生训练,渗透一些素描的这方面知识,让儿童意识到物体在光线下,颜色会产生一些有规律的明暗变化,有助于儿童对物体立体感、空间感的感悟和领会,增强儿童的表现能力和信心,又能使儿童更好地理解用线描也能表现出丰富的“彩色“画面,不断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信心。
生命在于运动,艺术在于创造,不同的艺术门类同源于生活和自然,它们同根同源,也就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其他好的方法与精髓,并为之己用。我们把单纯的单色线条不仅能表现出物体的形状、结构、大小等因素,而且还能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和色彩。既要让儿童认识到线描写生色彩表现的“单纯性”,即黑、白色的强烈对比,有要让儿童认识到它的“丰富性”,即用“点、线、面”等因素的综合运用带来的黑、白、灰的丰富层次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