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自制的黄油是怎么做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21:11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3:24
黄油可以从奶皮子里提,可以从白油中提,也可以从鲜奶凝结出的油皮中提取。
若用鲜奶提取,要把奶放在一个筒状容器中,把一个一头带有圆板的棍子的带板子的那头放入牛奶或羊奶中,不停的上下搅拌,在搅拌了大约几百次之后,就会在奶的上方漂起一些白色的半固体,用筛子捞出白油,挤干水分,再经过提炼就变成了黄油。
若从奶皮子中提取,则要在奶皮子攒多以后,经过一夏天晾干,然后将其放入锅中煮,慢慢搅动,渐渐地就可以看见锅中分离出上下两层:上层*,下层白色,*的油脂便是黄油了。白色的叫酸油。若从白油中提取,则要将白油倒入锅中加热来炼取。将白油倒入锅中,用温火慢慢熬炼,用勺频频翻动,当水汽没有了,色泽呈微黄时,即制成。为防止炼得过火会带有煳味,在炼的过程中要加入一把阿木苏(什锦粥)一起炼,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取白油中的水分。炼过的阿木苏称为黄油渣。由于其油性大,酸度浓,可加茶饮用。若从鲜奶凝结出的油皮中提取,首先还是要用刚挤的鲜奶中撇出浮在上面的油层,然后倒进锅里,用温火加热同时搅动。待烧开后,黄油便会浮出,渣滓下沉,将黄油撇出,剩下的也是黄油渣,不过这种黄油渣非常的酸。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3:24
黄油,蒙古语称“希日陶苏”,其味道独特纯香,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牧民招待宾客的佳品。黄油可以从奶皮子里提,可以从白油中提,也可以从鲜奶凝结出的油皮中提取。
若从奶皮子中提取,则要在奶皮子攒多以后,经过一夏天晾干,然后将其放入锅中煮,慢慢搅动,渐渐地就可以看见锅中分离出上下两层:上层*,下层白色,*的油脂便是黄油了。白色的叫酸油。若从白油中提取,则要将白油倒入锅中加热来炼取。将白油倒入锅中,用温火慢慢熬炼,用勺频频翻动,当水汽没有了,色泽呈微黄时,即制成。为防止炼得过火会带有煳味,在炼的过程中要加入一把阿木苏(什锦粥)一起炼,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取白油中的水分。炼过的阿木苏称为黄油渣。由于其油性大,酸度浓,可加茶饮用。若从鲜奶凝结出的油皮中提取,首先还是要用刚挤的鲜奶中撇出浮在上面的油层,然后倒进锅里,用温火加热同时搅动。待烧开后,黄油便会浮出,渣滓下沉,将黄油撇出,剩下的也是黄油渣,不过这种黄油渣非常的酸。
黄油营养极为丰富,是奶食品之冠,因为五、六十斤酸奶才可提取二斤左右的黄油,足见其珍贵。为食用方便,牧民常把黄油装在器皿或牛羊胃囊内。黄油具有增添热力、延年益寿之功能。寒冬季节人畜受寒冻僵时,常用罐饮黄油茶、黄油酒来解救。时至八月,人们把黄油装进羊小肚子将其保存起来,待食用时开启,由于不与空气接触,所以一尘不染,依然是新鲜滋润、绵甜可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3:25
牛奶,500毫升,我建议用全脂牛奶,而且用些浓郁的牛奶。我曾经用过一次三元的,做出的效果不好,这几次都在用雀巢的。
鲜奶油,80克,千万别把一些也叫奶油的黄油当作鲜奶油。那个“光明”非常讨厌,把黄油叫奶油,很多人犯错误。我用的是雀巢的淡奶油,在大超市卖奶酪附近的冰柜里卖。
白醋,或者柠檬汁,两勺
步骤:
1,除了牛奶和鲜奶油,还需要一点白醋。不过,感谢“小人物”,她替我用柠檬汁进行了一次试验,效果更好,因为多了柠檬的清香。切1/4个柠檬,使劲用手挤出汁。柠檬汁或者白醋的量都是大约两茶勺.
2,工具也很重要,这样的筛子会让你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不过,纱布是最必须的,如果你有办法只用纱布也可以解决问题。
3,把奶油放入牛奶中。
4,用勺子把奶油和牛奶轻轻搅拌均匀,然后小火加热,让牛奶的温度大约到80度,总之不沸腾,也不要结奶皮,但是即将有这样的趋势就差不多80度了。
5,倒入柠檬汁或者白醋,轻轻搅拌。
6,你可以看到有絮状物出来,继续搅拌,以便散热,保持温度在80度左右。这一过程两分钟即可。
7,倒入少许盐。
8,仔细再看下絮状物的感觉。
9,把这些东西用纱布过滤。可以稍微晾得不烫手的时候,这样以免积压时烫手.
10,絮状物留在了纱布里。
11,看到滤出的水身很澄清哦。
12,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把纱布里的絮状物再积压出水分。如果水分积压得不彻底,就不容易成型。像这个样子,已经开始有絮状物透过纱布出来了,就说明这一面的水分差不多了,要打开纱布,把已成提团的奶酪转个身,再积压一次。
13,换着方向,如此积压两三次,就差不多了。
14,放入冰箱冷藏6、7小时就行了。
要点:
@奶油不要过多,我是80克奶油配500毫升牛奶.
@水分一定要积压彻底,不然不成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3:25
在中国的饮食中,有许多食品都是从蒙古族那里传来的,如烤肉、涮羊肉等。在北京,元太祖蒙古烤肉、羊坊涮肉、东来顺涮肉火得不得了。但是记者来到蒙古以后,却发现这里并没有传说中的与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有关的饮食文化。国内火爆的涮肉和烤肉场面在这里是根本看不到的。不知是中国人把成吉思汗的饮食文化发扬光大了,还是蒙古人把自己的传统饮食丢弃了。
饮食分为两个季节
蒙古人传统的食物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肉制品,第二种是奶制品,第三种是以奶为原料的饮品。虽然食物种类相对较少,但是却有着非常科学的饮食文化和饮食模式。蒙古人最喜欢吃肉了,但是如果认为蒙古人是“食肉民族”就大错特错了。蒙古人的饮食是有讲究的,饮食分为两个季节,夏季和冬季。夏季为4月至10月,主要食物是奶制品。这一时期,肉吃得相对少些。主要原因就是冬季需要吃肉增加脂肪,抵抗寒冷。经过几个月的积累后,到了夏季需要用奶制品进行消化和吸收,这对健康十分有益。蒙古小孩从小就吃奶制品,但是禁止过量吃肉,否则对身体健康不利。因此在古代,蒙古人很少有人得肝、胆和肠胃病的。
奶制品种类特别多
蒙古奶制品的种类特别多,如奶酪、奶干、奶渣、奶饼、奶皮子、奶豆腐等。这些刚刚做出来的奶食品,软软的,香香的,上面放少许糖,就着奶茶吃,味道十分可口。而用奶为原料做出来的饮品更是“保健类产品”,有酸马奶、酸奶、奶茶等。酸马奶是用马奶发酵而成的饮料,味道有些酸。喝不习惯的话一时难以下咽,喝多了的话还容易拉肚子。但马奶绝对是蒙古人最喜欢的饮品,因为它具有助消化、清肠之功效。
蒙古人很早就知道如何科学膳食,如何自我保健。在蒙古有一句谚语:早餐要自己一个人吃,午餐要和朋友分着吃,晚餐要给敌人吃。其意思与中国的“早饭吃饱,午饭吃好,晚饭吃少”有异曲同工之处。独特的饮食文化,造就了蒙古人强悍的体格。虽然许多男人看上去大腹便便,但是身体运动起来十分灵活,一点沉重感都没有。
蒙餐西吃成为新模式
尽管蒙古民族在10世纪至12世纪初就形成了具有自己历史文化和经济文化传统的饮食模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他们的饮食结构、饮食器具和饮食模式受西方的影响,已经发生了变化。
受传统饮食文化影响较深的牧区,虽然还保存着一些古老的饮食文化,但可能是受苏联和西方的影响,现在已经演变了,蒙餐西吃成为新的饮食模式。而在城市,人们的饮食模式完全西化了。蒙古首都乌兰巴托有许多的大饭店、小饭馆,其餐饮环境、饮食餐具和上菜程序完全参照欧洲的标准。用餐环境讲究,餐具全部是刀叉和盘子。上菜程序也是:第一道菜———色拉,第二道菜———汤,第三道菜———套餐,最后是甜点,一个都不能少。大饭店里没有奶茶供应,只有咖啡、力顿茶和果汁饮料。小饭馆虽然有奶茶,做的是蒙餐,但是蒙餐的结构、模式和餐具与西餐没什么两样。普通百姓家也是一样,饭桌上除了常出现色拉、汤、套餐外,还有面包、奶油、黄油、果酱等预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