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工伤赔偿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2-21 02:3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1 04:07
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需要先申请工伤认定,赔偿金额只有等劳动能力鉴定等级后才能最终确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1 05:42
《工伤保险条例》
一、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7个月
2、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5个月
3、*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3个月
4、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1个月
按月享受伤残津贴(按月支付)
1、一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90%
2、二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5%
3、*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0%
4、四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5%
(注: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二、五级、六级伤残待遇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五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8个月
2、六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6个月
伤残津贴
1、五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0%
2、六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60%
(注:难以安排工作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按照月发给伤残津贴,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三、七级至十级伤残待遇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七级伤残=本人工资×13个月
2、八级伤残=本人工资×11个月
3、九级伤残=本人工资×9个月
4、十级伤残=本人工资×7个月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如《河北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第33条。
工亡待遇标准
1、丧葬补助金=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2、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3、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
配偶=工伤职工生前本人工资×40%,其他亲属=工伤职工生前本人工资×30%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因工外出时发生事故或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待遇标准
1、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
2、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
3、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
4、职工被人民*宣告死亡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1 07:33
用人单位应该在你就医治疗以及休养期间照常支付你的工资,并且承担你的医药费,如果伤势较重可能达到工伤等级了,不同等级会有不同赔偿数额。协商不成要尽快去劳动局申请认定工伤,由劳动局来裁决如何赔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1 09:41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的具体步骤和实施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第三条 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规定执行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第五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六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七条 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第八条 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报*批准后公布施行
统筹地区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适用所属行业内相应的费率档次确定单位缴费费率
第九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定期了解全国各统筹地区工伤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及时会同*财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调整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的方案报*批准后公布施行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第十一条 工伤保险基金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其他地区的统筹层次由省、自治区*确定
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行业可以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异地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具体办法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行业的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二条 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的支付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投资运营、兴建或者改建办公场所、发放奖金或者挪作其他用途
第十三条 工伤保险基金应当留有一定比例的储备金用于统筹地区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储备金不足支付的由统筹地区的*垫付储备金占基金总额的具体比例和储备金的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二)醉酒导致伤亡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第十八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第十九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第二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第二十四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人事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列入专家库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医疗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掌握劳动能力鉴定的相关知识;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
第二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十六条 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二十七条 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应当客观、公正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员或者参加鉴定的专家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八条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二十九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性治疗的费用符合本条第三款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第三十条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第三十一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第三十二条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三十四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第三十六条 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认需要治疗的享受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和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工伤待遇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备案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第三十八条 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调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职工被人民*宣告死亡的按照本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
第四十条 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一)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二)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三)拒绝治疗的;
(四)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原用人单位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承继单位应当到当地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变更登记
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
企业破产的在破产清算时优先拨付依法应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
第四十二条 职工被派遣出境工作依据前往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应当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参加当地工伤保险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中止;不能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不中止
第四十三条 职工再次发生工伤根据规定应当享受伤残津贴的按照新认定的伤残等级享受伤残津贴待遇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四条 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履行下列职责:
(一)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征收工伤保险费;
(二)核查用人单位的工资总额和职工人数办理工伤保险登记并负责保存用人单位缴费和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情况的记录;
(三)进行工伤保险的调查、统计;
(四)按照规定管理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
(五)按照规定核定工伤保险待遇;
(六)为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免费提供咨询服务
第四十五条 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服务协议并公布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的名单具体办法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会同*卫生行政部门、民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第四十六条 经办机构按照协议和国家有关目录、标准对工伤职工医疗费用、康复费用、辅助器具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并按时足额结算费用
第四十七条 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公布工伤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及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调整费率的建议
第四十八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听取工伤职工、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以及社会各界对改进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
第四十九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工伤保险费的征缴和工伤保险基金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依法对工伤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第五十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有关工伤保险的违法行为有权举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举报应当及时调查按照规定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五十一条 工会组织依法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工作实行监督
第五十二条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二)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
(三)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
(四)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挪用工伤保险基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被挪用的基金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追回并入工伤保险基金;没收的违法所得依法上缴国库
第五十五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无正当理由不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或者弄虚作假将不符合工伤条件的人员认定为工伤职工的;
(二)未妥善保管申请工伤认定的证据材料致使有关证据灭失的;
(三)收受当事人财物的
第五十六条 经办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当事人经济损失的由经办机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未按规定保存用人单位缴费和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情况记录的;
(二)不按规定核定工伤保险待遇的;
(三)收受当事人财物的
第五十七条 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不按服务协议提供服务的经办机构可以解除服务协议
经办机构不按时足额结算费用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可以解除服务协议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骗取工伤保险待遇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骗取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并处骗取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九条 从事劳动能力鉴定的组织或者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提供虚假鉴定意见的;
(二)提供虚假诊断证明的;
(三)收受当事人财物的
第六十条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第八章 附 则
第六十一条 本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
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第六十二条 国家机关和依照或者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具体办法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人事行政部门、财政部门规定
其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工伤保险等办法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人事行政部门、民政部门、财政部门等部门参照本条例另行规定报*批准后施行
第六十三条 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的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该单位向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得使用童工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童工伤残、死亡的由该单位向童工或者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具体办法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前款规定的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就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的以及前款规定的童工或者童工的直系亲属就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的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十四条 本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本条例施行前已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尚未完成工伤认定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1 12:06
你老板要你工作了几小时啊!
因工作受伤需要赔付哪些费用
因工作受伤需要赔付的费用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等。具体费用需要根据受伤情况、治疗费用、工资收入等因素来确定。工伤赔偿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费用:包括治疗工伤所需的挂号费、医疗费、药费、住院费等费用。这些费用应当...
工伤的认定范围有哪些?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我国原劳动部1996年发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对工伤的范围作了明确规定。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引起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其范围为:1.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
劳动法工伤赔偿标准
1、工伤赔偿标准:员工因工死亡的,其近亲属按规定可从工伤保险基金领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一般是6个月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则是按一定比例发给员工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又没有劳动能力的亲属。通常配偶每月得到40%。2、《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
劳动者被鉴定为一般工伤骨折赔付多少钱
劳动者被鉴定为骨折一班工伤的,用人单位需要赔偿劳动者上个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生活护理费用;当劳动者因工伤而导致无法工作的,用人单位需要继续支付给劳动者在停工期间的工资,并根据劳动工伤鉴定结果赔付劳动者伤残等级赔付伤残津贴,如果劳动者被鉴定为五级或六级工伤的,赔付标准为50%...
职工离职后工伤赔偿怎么办
职工在离职后依然可以请求工伤赔偿,工伤伤残的,可以请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其中,前一补助金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就可以要求支付的,后二项赔偿是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后支付的。 一、职工离职后工伤赔偿怎么办离职后依然可以请求工伤赔偿,工伤伤残的,可以请求...
劳动法关于农民工工伤怎么赔付
法律主观:关于“劳动法对工伤赔偿怎么定”的相关解答如下:一)医疗费 1. 要求: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2.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3款。3. 备注: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不是必须到签有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二)...
工伤赔偿后单位还赔吗
1、工伤保险赔偿外,用人单位需要赔偿。工伤保险赔偿后,作为单位要支付:治疗期间的工资,适当补助。如果按照劳动法的话,那么企业还不能单方面辞退受伤员工。2、【法律依据】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4...
工作中发生工伤怎么赔偿的?
离职后依然可以请求工伤赔偿,工伤伤残的,可以请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其中,前一补助金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就可以要求支付的,后二项赔偿是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后支付的。如果在申请赔偿是产生纠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1)申请行政复议根据有关规定,申请...
劳动法工伤赔偿标准2024是怎样计算的
一、劳动法工伤赔偿标准是怎样计算的工伤赔偿计算(一)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标准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7个月(2)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5个月(3)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3个月(4)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1个月2.按月享受伤残津贴(按月支付)(1)一级伤残津贴=本人...
工伤赔偿本人工资怎么计算
工伤赔偿本人工资的计算方法包括基本工资、工龄工资、伤残津贴、护理费和交通费等因素。具体计算方法需遵循当地劳动法规定,可咨询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或律师事务所。个案或特殊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权益。工伤赔偿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工资、工龄、伤残程度等。下面是一般情况下工伤赔偿本人工资的计算方法...
工伤残疾赔偿金计算的费用有哪些?
费用支付单位:工伤职工所在单位。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四款。4、辅助器具费辅助器具费=配置标准×器具数量条件:由工伤医疗机构提出建议,经劳动能力签定委员会确认需要辅助器具。费用支付单位:工伤保险基金。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北京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38条5、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