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以重阳节为背景写下了思怀心青的七言绝句其中...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2-20 13:22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0 17:43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那么重阳节具体有哪些习俗呢?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
翁”。
总结
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0 14:51
登高和插茱萸。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
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
果实嫩时呈*,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0 16:09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出了重阳节登高和插茱萸的习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0 17:4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写出了重阳节的习俗登高望远和插茱萸。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0 19:3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写出了重阳节的两个习俗。
一是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二是插茱萸:农历九月九日折茱萸插在头上,可以辟邪。因此,九月九重阳节那天人们登山,头上都会插着茱萸。
王维以重阳节为背景写下了思怀心青的七言绝句其中有两句写出了重阳节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出了重阳节的两个习俗。一是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二是插茱萸:农历九月九日折茱萸插在头上,可以辟邪。因此,九月九重阳节那天人们登山,头上都会插着茱萸。
重阳节的诗句七言绝句
重阳节的七言绝句如下: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而后笔峰一转,将思绪拉向故乡的亲人,遥想亲人按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什么诗人王维在重阳节思念家乡的诗中的什么被远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诗人王维在重阳节写下的表现游子思乡怀亲的七言绝句,一开头就急切入题,描写自己在异乡异地生活的孤独寂寞,因而时时思念家乡的亲人。遇到美好的节日,家家团聚,户户欢乐,唯有诗人是那样孤寂凄然。于是,更加增添了思亲的乡愁。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诗...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什么绝句
七言绝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注释 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王维的怎样的感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而后笔峰一转,将思绪拉向故乡的亲人,遥想亲人按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想念诗人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诗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千百年来广为...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的诗句
七言绝句 作 者 王维 题 材 思乡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⑵,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⑶,遍插茱萸少一人⑷。[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关图集(6张)2注释译文编辑 作品注释 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
重阳节七言绝句
1、重阳 【唐】赵嘏 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4、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5、九月九日玄武山...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的千古名句是?
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异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描写游子思乡怀亲之情的七言绝句。诗文如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意: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