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2 02:1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7 02:32
1、意思:可以从一粒沙子里,看一个一个广阔的世界;一朵花里,可以看见一个天堂的美好。手掌里抓住无限的回忆,那一刻就是永恒的瞬间。
2、出自英国作者威廉·布莱克《天真的预言》。
原文: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翻译:
一粒沙看出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
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远。
扩展资料
诗歌鉴赏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一个天堂”是人类个人生命充分的自信与自由,凝结起来就是一个广袤且博大的物种之起源的理由了。从一个卑微的个体生命中我们有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整个物种的生命力,这却正是“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把一刹那收藏”。
这样的一首诗,看到这里,应该觉得它就是对人类生命中自信与自由的讴歌,可它的题目却偏偏叫做“天真的预示”,作者何谓之以“天真”二字呢?这样以来,意义岂不是大相径庭了?是作者对生命含蓄的嘲讽,还是对仕途无奈的*?我恐怕是无从猜测了,因为我对布莱克的了解仅仅是停留在字面水平的阶段。
我只知道布莱克非常讨厌大哲学家培根,有些恨之入骨的意味,并认为大诗人华滋华斯“不是诗人,而是一个同所有真正的诗歌和灵感为敌的邪教哲学家。”他们两边,一边是浪漫主义者,一边是现实主义者,思想上的分歧可见一斑。
并且从布来克的另外一首诗《沙子》中也能得到一些眉目:“嘲笑吧,嘲笑吧,伏尔泰卢梭,嘲笑吧,嘲笑吧,但一切徒劳,你们把沙子对风扔去,风又把沙子吹回”。但是,如果要真正的更深刻的了解布莱克原本的思想,还需要更深的历史与文学的双重积淀。
作者简历
1784年,在父亲过世后,布莱克开始与著名出版商约瑟夫·约翰逊合作。在约翰逊的合作者中包括当时英国许多优秀人物,如:约瑟夫·普莱斯利、玛莉·渥斯顿克雷福特和托马斯·佩恩等等。布莱克同玛莉·渥斯顿克雷福特很快成为了好友,并应邀为其作品创作插图。
1788年后,他陆续出版了四本诗集。
1825年开始,布莱克陷入疾病的折磨,之后,他决意要在死去之前完成为但丁《神曲》的插图工作,但是直到死去,他也未能完成这一浩大的工程。直到1827年8月去世前的几天,他仍然在工作,“叫人用最后的几个先令去买炭笔”,画完最后一幅画把它放下,说道“我已经尽力而为了”。
他一生中一面与妻子相依为命靠绘画和雕版的劳酬清贫为生,一面继续从事12岁就开始的诗歌创作,并配上自己的插图出版。威廉·布莱克的一生极其简单,没有大书特书之处,只有一些一直延续的简单事实和紧迫的艺术创作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真的预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7 02:33
1、意思:可以从一粒沙子里,看一个一个广阔的世界;一朵花里,可以看见一个天堂的美好。手掌里抓住无限的回忆,那一刻就是永恒的瞬间。
2、出处: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天真的预言》
3、原文: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翻译:一粒沙子看出世界,一朵野花里见天国。
在你掌里盛住无限,一时间里便是永远。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1、“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一个天堂”是人类个人生命充分的自信与自由,凝结起来就是一个广袤且博大的物种之起源的理由了。从一个卑微的个体生命中我们有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整个物种的生命力,这却正是“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把一刹那收藏”。
2、“把无限放在掌心,让永恒收藏刹那”是生命永恒存在亘古不老的原始见证。无限的人类历史可以由有限的人类个体来串织;无极的时空宇宙可以用有限的沉浮人生来度量,永恒的笔端能够记录人类文明的变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天真的预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7 02:33
作为象征主义的先驱,威廉·布莱克以这首诗给后来者竖起了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传统的理解认为:他表达了短暂与永恒,局限与无限的相对意义。感叹了短暂的内在永恒性,而同样感叹永恒的脆弱。它使我们想起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理想,我们的爱情。使我们想起我们所遇到的一切。我们的生命使短暂的,然而我们短暂的生命却蕴含着永恒的意义。我们想要的,或许就在哪更高的天空。那遥远的妩媚如同旗帜在那里随风飘扬。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7 02:34
任何事物都是由最简单的事物构成,像无穷的 一刹构成永劫,手掌里的无限劳动载着无限的可能。也指积少成多,从局部看整体。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7 02:34
主旨大意以小见大。用很小很细微的的事物便可以看清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