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2 08:4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7 16:39
《论身外之物》
经常听人说起:那是身外之物,没必要看得太重。我也时有思考:到底什么是身外之物?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它?
若顾名思义,将身外之物,理解为身体或生命之外的一切事物,显然不妥。毕竟提及之时,它往往暗含无足轻重的意味——而许多事物,并不轻贱。
通常,我们把能使物质丰富的追求与事物,如功名富贵,归为身外之物;把能令精神充实的追求与事物(如道德仁义),以及身体和生命,归为身内之物。
如此划分,乍一看来,合理之至;仔细思考,又经不起推敲:用以保障温饱的必要的衣食,难道也是身外之物?能够让空虚的人觉得充实的寻欢作乐,难道也是身内之物?
毋庸置疑,要想定义身外之物,必先理清身内之物。身内之物,个人认为,概要有三:身体,生命,良好的追求。故其可定义为:身体和生命,与正当且高尚的追求的统称。
那么,身外之物,便可定义为:一切与身体健康或生命长久无关紧要的事物,及非正当且高尚的追求的统称。
此外,尚有对维持身体健康或生命长久重要的事物,姑且称为切身之物。显然,切身之物,兼具身外之物与身内之物的部分特征;其本质,是缺失后对身体或生命有重大损害的外物。
若身外之物少之又少,必对身体健康或生命长久产生重大损害,从而转化为切身之物。
世间变化难料,事物贵贱无常。中河失舟,一壶千金,即为明证。同样的钱财,对富人而言,可能如同粪土;对穷人而言,可能是赖以生存的保障。
在人们心中,身外之物与身内之物,往往就像跷跷板的两头:重彼则轻此,轻彼则重此。庄周有云:“重外者内轻。”若过于看重身外之物,则心为物役,身为物伤。
许多人,一辈子忙忙碌碌,争争夺夺,积积累累;背着沉重的枷锁,在苦海里沉沦。即便是浑浑噩噩的一生,走到尽头,他(她)们也体会不到真正的幸福,更弄不明白:活着,到底有什么意思?
毫无疑问,为身外之物而活,定不能自在洒脱。把它看得太重,会活得很累;但是,若看得太轻,会过得很苦。
重则求,轻则弃。身外之物,固当轻视,却要把握好分寸,不可使其向切身之物转化。与此同时,也须看重身内之物,不可对生活漠不关心,在世间毫无追求。
若像僵尸一般,拖着躯壳行尸走肉,无疑是对生而为人的亵渎,也注定逃不出悲哀的牢笼。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7 16:39
身外之物,身内之物。字面就说的很明白了,身体外面的,不属于身体的,就是“身外之物”,身体内部的比如身体,健康,五脏六腑,就是“身内之物”。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7 16:40
通俗的说法是: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7 16:40
从大乘佛法来说,包括自己的身体,都是身外之物。同时包括宇宙大千,也都不出一念真如自性。不管什么社会,福都需要自己努力修,万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自己修善积德,绝对可以改善命运。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最最实在的事情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7 16:41
“精神”是“身内之物”,其他的全是“身外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