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9 02:47
共1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21:28
不会增加,像我这种习惯精打细算的人,购物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22:46
不会增加,因为这个功能有利也有弊。
日前,新版的淘宝APP中上线了“比价查价”功能,用户搜索“有好价”即可进入。尽管目前这一功能仅支持“有好价”页面中的商品,用户无法自行搜索商品,并且不能直接从购物车进入,但是在这一功能中,可以更为直观地看到“过去特定天数内在正常销售状态下的成交价格”,并对自己加入购物车的部分商品进行“价格监控”。
但是比价这件事远比其看似简单的功能要“复杂得多”。对于消费者而言,使用比价工具无非是想找到全网最低价,但对于平台而言,一旦“一淘网”这类工具成为“搜索入口”,必然就会影响到自己的流量。更进一步来说,如果做全网比价工具的网站或工具有着自己的“小心思”,屏蔽电商平台的服务优势、而放大其价格劣势,在更多利益的影响下或许也难保自身的公正。
此外在比价的情况下,不仅消费者潜意识会对商品价格变得更为敏感、还有可能会忽视原本其他的考量因素,例如商品评价、售后服务等,甚至还可能会导致商家为了获得更多的顾客主动降价。但降价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商家利益,尤其是基于C2C模式的淘宝/天猫。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10 00:20
会的!
网购消费者都喜欢货比三家,以前货比三家是淘宝、京东、拼多多,现在加入了抖音和快手甚至是小红书,淘宝的优势越来越小了。
为了拉客,各大平台也是手段频出,比如近期淘宝官方推出的“比价”功能。
在淘宝首页搜索“有好价”就会显示你的购物车里多少产品降价了,哪些还可以有更低价格的选择。
这一功能会给消费者推荐近90天内,同类产品价格最高到最低的曲线图,这对于同类目的商家来说,无疑是一场厮杀。
对消费者开放产品“比价”功能,将产品价格透明度拉满,这是赤裸裸的在*商家们进行价格战。大家都知道在网购平台上,价格竞争向来就非常残酷,中小商家之所以斗不过品牌商家除了资本没有对方雄厚之外,还有就是拿不到一手优质性价比高的货源。所以中小商家一直萎靡不振。
在淘宝开一家普通的网店经营难度不比考重本考清华北大难,因为现在的搜索展现全靠买坑位买流量来获得,投放资本没那么强,运营能力也没有品牌商的专业,中小商家就在淘宝一直属于二三梯队,消费者要使劲往下翻,或者偶尔有两款幸运产品排名上升了,店铺才能有点可怜的流量和订单。
随着疫情对电商影响加剧,越来越多的中小商家走向了倒闭关店的末路,有些人不甘心自己就这么失败了,会选择来麦淘网把网店出售出去,想要再拿网店换点现金,换个赛道重新出发,但现在淘宝这些举措无疑是在让商家经营难度变大。
也有一些低价品商家感觉自己机会来了
千万别盲目乐观,你永远不要自信产品是全网最低价,搞产品价格战,无论是哪个行业都是恶性循环,最后谁都讨不到好。
而低价品吸引到的客户群体在满足了低价需求之后,又会开始要求产品质量,花10块买的产品要求有100块的品质.....
注重品质的消费者对价格也不会那么敏感,也不会特意去对比商品价格,所以低价区的竞争压力会大大提升。特别是对那些依赖起量增加利润的商家来说,这次的新功能真的是迎头棒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10 02:12
你好。某宝的这次改变,源于某拼的压力,虽然说是某宝开创了线上购物,改变了人们购买的方式,足不出户,只要动动小手指。就可以买到心仪地东西。但是之后,它沾沾自喜,四面出击,没有把重点放在购物体验上。而是搞各种投资,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当他回过头来的时候,上比不过某东,下比不过某拼,这个时候他不得不停下脚步,放下傲慢,重新审视自己的对位。 所以才有这个特价功能的上限。但是否有效果,还需要时间和消费者的验证。
现在的竞争是强烈的,如果没有远见,必有近忧。某宝开创线上购买,成为老大哥,做大之后,忘了初心,开始投某饿,投某优,没有投之前这两个其实也是行业中的佼佼者,但是当它收购后,变得默默无闻,都以失败告终。再回过头来看他的主业,当初那句让“天下没有难度的生意”成为了一句口号,对卖家压榨,对消费者的诉求不理不睬。所以他才会逐渐的失去了消费者的心。首先它的定位出现了偏差。某京定位是高端消费人群,某拼定位是低收入者。而它却在这两者之间游走。没有明晰的定位,让他失去了发展的方向。
所以这次改变,改变特价功能,是否能挽回消费者的心,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10 04:20
会的。
淘宝在最近更新的安卓和 iOS 版本中都已经上线了比价功能,比价功能可以让消费者了解商品的价格趋势,并且淘宝还将同类商品的不同商家价格聚合对比显示,能对比各家的价格,然后选择合适的商家来购买。
在此商品的「比一比」中,显示该商品不同商家的销售价格,并且还会显示该商品历史价格折线图,不过,可能是比价功能上线时间较短,很多商品还没有历史价格数据,后续经过数据积累,可以比价的商品和显示历史价格曲线的商品相信会越来越多。
点击页面中的「比价查价」,可以查询我的收藏、我的购物车、我购买过的版块中商品的历史价格,大家在付款之前最好先进入到比价查询中,看看该商品的历史价格,做到购物先查历史价格,避免在价格上吃亏。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商品并不是那么“有所谓”的需求,所以价格低的商品就会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就目前来看,“比价”功能的推出是针对低端消费的群体,告诉大家平台能够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从而帮助淘宝夺回更多下沉市场用户。
换个角度而言,平台中的商品同质化较为严重,淘宝此举可能是在倒*商家在产品端和视觉端中做创新,以质取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10 06:44
会的,因为这样的新功能可以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好的参考价格,买到真正性价比高的商品。
生活中我们去逛街的时候,买东西都喜欢货比三家,从而做出最优选择。同样的道理,在网上购物也少不了和同类商品之间的比较。以前我都是一家一家店铺的看,不仅感觉效率很低,而且这整个人也是非常劳累。
那么淘宝上架的这个比价功能后,我就可以一眼比较出好的价格,这样就节省了我们购物时候的很多精力,帮助我们便捷的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花最少的钱买到一样的商品,就会让我们得到真正的实惠,这样也会激发我们的购物*。
因此我觉得淘宝比价功能上线,会大大的增加我网购的次数。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和看法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10 09:26
可能吧。
不过网购要注意:
一,网上购物要货比三家
在网购商品之前,我们会对商家的商品进行挑选和比较,这个比较就是比较相同商品的质量和价格,还有就是网友对这件商品的评价。这些都是在购买商品之前要做的功课。
二,网购商品要注重商品质量而不能只看商品的好评率
许多网上购物的朋友,在对商品下单之前都会先浏览一下网友对商品的评价,看到商品的好评率高,就会觉得商品质量不会有问题,因此就会下单购买该商品。其实在购买商品时只注意商品的好评率,而不注意商品的质量就会犯低级错误,因为现在网购过商品的*家都知道,在收到快递包裹同时也会收到一张店家给买家刷五星好评的纸片,买家收货后对店家商品作出全五星好评,并截图给客服,就会得到店家1~2元的补偿。因此购买商品不能只看商品的好评率,这种好评率是绝对不真实的表示。
三,不是什么商品都可以进行网购的
在网上购买商品虽然很是快捷方便,只要点击键盘就可以搞定了,但是,并不是什么商品都适合在网店里购买。在网上购物,我们只能看到店家发布的商品图片和店家对商品的文字描述,看不到商品的实际样品。所以有些商品不建议在网上购买。比如贵重的金银首饰,家具类,食品类,水果类,药品类,贵重的照相机,家电之类的商品。有的店家商品图片和商品的描述与实际发出的商品严重不符,所以对于贵重的商品还是到实体店铺去购买会比较放心。
1、服饰类。
消费者要多询问、多测量,注意商品色差,建议购买前先查看其他买家的评价。为保险起见,建议选择承诺提供7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的商家,最好购买运费险,确保万无一失。
2、食品类。
消费者要看仔细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成分、QS标志等信息,查看是否属于“三无”产品,是否存在胀袋、变质等情况。如发现问题,可在第一时间向电商企业反馈,要求处理。
3、家具类。
根据往年的投诉情况,家具类大件商品托运不方便,一般都走物流公司,而物流公司需要消费者自提货。建议消费者在下单前务必与商家确认好提货地点,避免运输成本过高。如需物流公司提供上门服务,建议先谈好价格。无论是自提还是送货上门,务必要验货。
4、数码产品类。
建议消费者多关注销售服务以及消费点评,参考其他消费者对商品的追加评论。重要的是,购买前一定要和卖家确认商品的售后服务,比如是全国联保还是店铺保修,是否收费维修,保修期间来回运费由谁承担,以及保修范围及期限等事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10 12:24
要淘宝的比价功能可能会大大增加我的购物次数 ,因为现在在网络上已经有很多购物平台 ,普通民众可以选择购物的地方有很多 ,我们不单纯选择淘宝的比价功能 ,而且比价功能会有损卖家的利益 ,时间长了后 商家会跑到其他平台去 。不能从本质上解决网购次数的问题 。比价功能在很多平台或者手机应用也会有 ,所以不一定使用淘宝的比价功能 ,可以通过安装插件进行不同平台比价也可以的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10 15:38
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购买各种商品来满足我们的使用需求。
在购物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诸多因素,从而让自己能够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
具体来说,我们在购物时,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1,我们购物时首先会考虑价格因素。
我们在购物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就是商品价格因素。
一件商品,各方面都很好,但是价格太高,我们肯定是不会考虑的。
一款商品价格合适,甚至比较便宜,我们才会去关注。
因此,价格因素是我们在购物时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
2,商品的功能是我们考虑的另一个重点。
我们购买商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使用需求。
因此,我们购物时需要根据商品的功能进行选择。
能够满足我们使用需求的商品,我们会重点考虑。
如果一款商品的功能对我们来说没有用处,那么,我们是不会去选择的。
3,我们购物时还会考虑商品的品质和质量。
品质和质量是我们购买商品时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点。
品质高、质量好,这样的商品才值得我们选择。
品质差的商品,我们是不会选择的。
这是我们在购物时非常现实的选择。
4,我们最注重的就是性价比。
我们每个人在购物的时候,都希望自己能够买到价廉物美,商品……这个“价廉物美”本身就是性价比的含义……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品质更好的商品……这就是我们在购物时最现实的需求。
因此,对于比价功能来说,当然是我们在购物时非常需要的。……但是,单纯的这项功能并不能改变我们的购物状态……除了价格因素之外,我们还需要从功能、品质和质量等多方面来分析和考虑,因此,这个比价功能的出现确实会对我们购物带来便利,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购物时的次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10 19:10
淘宝比价功能上线,不会增加自己的网购次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就是,自己不会购买一些特别廉价的生活用品,或者自己喜欢的东西,不会过于在意性价比,而是特别在意质量和购买习惯。
会选择在经常购买的店铺里面购买,不会刻意的选择那些低价的店铺,感觉到不放心,总觉得一分钱一分货,低价有时候确实是劣质。
其次就是现在在淘宝购物,注重的是品牌,不会在一些特别便宜的店铺里面购买,而是选择旗舰店或者专卖店,购买一些品牌的物品。
品牌化是最基本的选择,不会选择那些低价的店铺,所以低价功能没有多大的作用,自己也不会增加网购次数。
还有就是对经常购买的店铺有信任度,不会选择那些用低价砸销量的店铺,毕竟以前上过当,那些低价产品有些是定制的,有些确实质量太差了,不值得人们信任。
所以即使有比价功能上线,也不会增加网购次数。
最后最重要的就是,现在可购买的渠道太多了,各个小视频平台都可以购买,现在许多人慢慢的都喜欢,在自己的主播的链接下面购买,觉得特别的专业。
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主播,特别的简单和方便。
淘宝推出来的比价功能,对于消费者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不会大大增加许多人的网购次数,毕竟市场现在已经慢慢的固化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10 22:58
淘宝比价功能上线,并不会大大增加我的网购次数。淘宝推出了消费者期待已久的官方“比价”功能。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11 03:02
1.第一方面:根据个人的自身需求。我们大部分人之所以会购买一些商品,是由于自身需求而决定的,这好比,在夏季的时候买冬季的衣服会比较便宜,但是很少人会去买啊,因为到了冬季,你所需要的衣服款式会不一样了,况且你夏季买了还不能立刻穿。比价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于不同店铺同种商品的不同价格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购买商品不是为了价格低才买的。
2.第二方面:市场因素。虽然淘宝有比价功能,可以看见自己想买的东西的价格,但是,先不说这个价格是否降低多少再者对于一些品牌商品,我们不能保证价格低的就是正品,所以一般人都会去旗舰店买,贵点没事,不要是假的就好,这些跟有没有比价功能没有联系,任何时刻消费者都可以买,也不会因为有了比价功能增加网购次数的。
3.第三方面:其他因素。大部分消费者选择网购商品不是因为价格,而是这个商品的款式,用途,质量。大部分人的网购次数也不会是因为价格,而是这个商品是否是自己在这个阶段所缺的,是否是自己在这个阶段喜欢的,是否符合自己这个月的消费规格。比价功能只能说在消费者网购的时候及时提供便利而已!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11 07:24
不会增加,因为这个功能有利也有弊。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11 12:02
在升级最新版本后,只要在淘宝App内搜索“有好价”,就能够进入比价查价界面。在该界面,选中即可查看产品在淘宝中所有同款的最低价,并会生成一条价格曲线,供用户参考产品目前的价格走势。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11 16:56
不会的。今天自己卖9.9元,明天就会有人卖6.9元。
没有最低价,只有更低价。
久而久之,一味地拼低价打价格战,只会互相伤害,难有胜者。
可以想象,未来同质化的产品会走向价格竞争,降低商家的毛利率,最终无利可让的商家将被淘汰。
而这些商家都会有一些共同点:不具备创新能力,仅仅只会跟款,缺少核心竞争力…
换言之,只有与同行形成差异化,凸显某一优势,巩固核心竞争力才能屹立于市场之中。
比如将客单价拉高,做标签型、粉丝型的店铺,装潢好店铺,做好详情页等…
这是平台所希望看到的,也是符合电商长久发展的生存之道!
跟款模仿的确容易,但也压缩了创新型电商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