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9 02:0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3 03:00
早在11世纪,科拉半岛和白海海岸的居民为了寻求皮毛和进行捕捞,开始尝试沿着俄罗斯北部海岸向东航行进入了喀拉海。
16世纪,欧洲殖*家为了扩大他们的帝国版图和寻求进入东亚地区的贸易路线,开始探索通往神秘东方的路线。
16世纪50年代,荷兰人和英国人进入探险行列。因为这条“假想”的航道位于西欧东北方,故名“东北航道”。
1553年英国人詹斯勒(Richard Chancellor)率3艘船满怀豪情地踏上了征途,试图打通东北航道,最远到达俄罗斯北方的白海。但结果除了一艘船得以幸免之外,其余两艘船上的*和水手共70多人全部因饥寒而丧命。
1555年,英国商业探险公司组织了一次探险性航行,这次他们绕过科拉半岛进入喀拉海,却没有寻找到任何陆地的影子。然而,英国人仍然不甘心。到了1580年,他们又派出两艘船进入了喀拉海,企图东进,结果又有一艘船失踪,30多人死于非命。至此,英国人才*放弃打通东北航道的最后希望,而把探索的目光转向了西北方。这些探险队当时希望能绘制出东北航道西部的海图,但结果不是探险队失事,就是迫于恶劣的冰情*返回。
16世纪,西欧的北极探险终于以荷兰人在巴伦支殒命冰海的悲剧而告终。据不完全统计,到16世纪结束的时候,已死于北极的探险者至少有150人之多,但东北航道仍然没有走通的希望。当西班牙和葡萄牙从东方源源不断运回稀缺物品大赚其利时,英国、荷兰探索东北航道的积极性大大下降了,人们对东北航道的探索冷却了两个世纪。
进入18、19世纪,因为探险运动和民族主义的兴起,俄罗斯、英国、瑞典、美国及挪威等国再掀东北航道探索*。
1725年1月,彼得大帝任命丹麦人白令为考察队长,去完成“确定亚洲和美洲*是否连在一起”这一艰巨任务。白令和他的25名队员自西向东横穿俄罗斯海岸,顺利通过了现在的白令海峡。但是,前后共有100多人探险中死去,其中也包括白令自己。虽然整个东北航道的探险困难重重,但人们并未忘记这条航道,特别是随着欧亚*以北一系列岛屿的相继发现,“如何打通东北航道”这个问题的轮廓似乎愈来愈清楚了。最后,这一殊荣落到了一位芬兰人诺登舍尔德身上。
1878年7月诺登舍尔德率领4艘舰艇,乘“维加”号和来自瑞典、*、丹麦、意大利和挪威的海军和陆军军官以及科学家、医生、工程技术人员和水手组成的庞大国际性考察队,浩浩荡荡地向东北航道再次冲击,试图完成一次环绕欧亚*的历史性航行。
1879年,他们终于绕过了亚洲*的东北角,进入了白令海峡,来自太平洋的海风扑面而来,人类为之奋斗了几个世纪并付出了巨大代价和牺牲的东北航道终于走通。
20世纪,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骤然加快,东北航道的利用提上日程。
1904—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沙俄意识到东北航道将会发挥一定程度上的军事作用,比如经由这条航道移动军舰不但迅速且高度隐蔽,虽然该计划并未实施,却引发了*开发东北航道的科研探险热潮。例如,1914—1915年维利基茨基带领船队航行于整个东北航道,这次探险由**组织,探险获得了富有价值的水文研究成果,并发现了北地群岛。1912—1914年,*沿东北航道建立了三个无线电站,组建了西伯利亚轮船公司,并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功地使用这条航道从斯堪的那维亚把货物运至*。
19世纪60年代以后,在苏联北极地区外国商业开始兴盛。挪威的皮毛商在夏季频繁穿梭于喀拉海,美国捕鲸者及商人已经穿过白令海峡经楚科奇海直达叶尼塞河口,并与当地部落进行贸易。东北航道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外资,外来投资是促进东北航道开发的主要动因。
1917年十月*之后,苏联*开始关注东北航道,对东北航道实施了严格的管辖。苏联海商部内专门设置了东北航道管理局,负责航道管理事宜。管理局根据预测的和当时的航行条件,以及在指定时间提供冰情、破冰及导航服务的能力,考虑在东北航道通行的申请。苏联立法规定,对违反苏联法律和国际规则的船舶,管理局可提起诉讼或扣压。
至此,从16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尽管许多国家探寻、使用并开发东北航道,但由于当时恶劣的冰情和航行安全系数低等情况的*,航道实际上不具备商业航运价值。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苏联沿东北航道一线把北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大量的科研活动,并于20世纪60年代大大提高了核动力破冰船队的水平,完善了沿海航行安全体系。随后苏联考虑到航道的重要*、经济等战略意义,担心外国的介入,遂禁止外国船只通行。挪威、瑞典和美国等国一直坚持国际通行权利,但遭到苏联多次拒绝。
1987年10月1日戈尔巴乔夫在摩尔曼斯克讲话后,东北航道对外开放,苏联提供服务收取费用。
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成为苏联法律和国际条约的继承者。由于东北航道独特的地理位置,基本由俄罗斯主宰和管辖。基于这些变化,东北航道管理机构又重新隶属于俄罗斯运输部之下的海洋运输部。俄罗斯积极向国际社会推介东北航道,希望东北航道的开通能够给当时极度萧条的俄罗斯经济发挥刺激作用,将其作为复兴俄罗斯经济的手段之一,并联合挪威、日本展开了为期六年的研究。但因为当时恶劣的航行状况和俄罗斯索取高额的“买路钱”,东北航道未能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黑海已经失去了重要港口,在波罗的海又受到西方的牵制,所以把注意力专注于东北航道上,甚至比苏联时代更加重视。在2005年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会议上,俄罗斯联邦外交*拉夫洛夫强调东北航道对于欧亚运输通道的重要意义,总统普京也不止一次强调东北航道在国际商业运输中的重要角色。
2008年8月中下旬,卫星拍摄的照片显示,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第一次同时冰融开通,由此也引发了新一轮东北航道开发热潮。
2005年,俄罗斯附近的东北通道畅通,但后来又有冰块阻塞,直至2008年8月中下旬,卫星拍摄的照片显示,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第一次同时冰融开通,海冰专家将其形容为“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代表人类史上首次可绕过北极开展商业航行,由此引发了新一轮东北航道开发热潮。
2009年7月,德国布鲁格航运公司的两艘货船“布鲁格友爱”号和“布鲁格远见”号(两艘都非破冰船)从韩国装货出发,向北航行通过往年因冰封无法通航的北冰洋“东北航道”,抵达荷兰鹿特丹港。此次航行在北极航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一条新商业航道的诞生。
2011年9月,挪威楚迪航运公司使用抗冰货轮装载了41000吨铁矿石从挪威的希尔科内斯港起程,穿越东北航道,将铁矿石运往中国,开启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