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7 08: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1:42
“以人为本”成为我们当今社会的一个时代主题。从历史上看,这一理念由来已久,在中西文化中都有所体现。本文试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传统文化中梳理出“以人为本”思想观念的历史发展 脉络,辨析各自独特的内涵与基本精神,总结新时期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以人为本;中国;西方;传统文化;辨析 中图分类号: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内涵“以人为本”作为社会文化和国家治理的思想观 念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源远流长。纵观它的历史发 展,概括起来,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体现: 重人轻神,重现实轻来世西周时期,逐渐摆脱殷商之际流行的鬼神观念, “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礼记 丧礼》)。 《周易》中将天、地、人并为三才,而以人为宇宙的中 心,曰:“人者天地之心”(《礼记 乐记》),到春秋战 国,已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说法,先秦诸子 们也大都坚持人本的立场。儒家孔子用“仁“来界定 人,云:“仁者,人也”,“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 道家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 二十五章》)。“人为万物之灵,天视自我民视,天听 自我民听”(《尚书 泰誓》)。总之,在对“天”、“人”的 关系思考中,这些先哲们已显现出以“人”为本的思 辨思想的端倪,尤其是儒家重人事轻鬼神的观念,对 中国文化以人为中心的传统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宰,儒家文化是否定天命论的,以 人为本可以说正是其思想理论的一个基点。这种思 想在后来的社会历史中不断得到进步人士的认同与 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人本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 尊君重民,以民为治国之本“民为邦本”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也是“以人 为本”精神的思想观念体现。《尚书》有云:“重我 民”。“敬德保民”是周王吸取商亡的教训,提出的统 治信条。春秋时期齐国的*家兼思想家管仲,在 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这个概念。《管子 霸业》中写:“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 子谈治国策略正是从这种民本思想出发。《左传》中也记载了不少春秋时期诸国有识之士的“民本”言 于神”。民本思想也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础,孔子就主张富民,亲民,“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泛爱众 而亲仁”。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尤 其是他“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对后来的封建统治者 产生很大影响,被视为统治者治国之要略,是历代贤 明君主治国安邦之道。 重人性修养,讲人伦之道在肯定人的价值同时,注重人的个性修养与人 际关系的确立是中国传统文化“以人文本”的另一个 方面内容。对“人之本性”,孔子有“性相近也,习相 远也”的说法(《论语 阳货》),肯定人性是可塑的,也 是可变的。孟子云:“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 无有不善,水无不就下”(《孟子 告子下》)。虽然历 史上不乏有持不同意见者,但孟子的“性善论”逐渐 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正统,被广泛接纳认可。在对 人性的探讨方面,儒家一直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重 视人伦。《论语》中有很多言论是探讨人伦关系的。 诸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等等。有了人伦纲常,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不 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社会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 节,“人性”也即是人的“社会性”了。 以上三个方面,分别从不同的层面体现出中国 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内涵。第一个方面是将 “人”作为一种类的属性来看待,也就是说“人”就是 人类,指所有的人。第二个方面的“人”是指作为一 个群体的存在,意即“群众”,是相对于统治者来讲的 “民”。第三个方面从人性出发,关注作为社会的一 种关系存在的“人”,视作“仁”的外在表现,即所谓的 “社会人”的存在。总体看来,传统的以人为本思想 基本表达了一种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肯定与尊重,在 此基础上形成的“仁政”、“惠民”的治国思想尽管是 出于维护统治阶级和封建君主利益的目的,带有鲜 明的工具意识,但在客观上也有利于阶级矛盾的缓 解,起到了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历史积极作用。 西方“以人为本”的历史渊源西方“以人为本”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寻到古 希腊时期。“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公元前五世纪哲学 家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是对人的独立 性与理性的肯定。恢弘的希腊神话构筑了色彩斑斓 的天国,生活在那里的“众神”也是“为着人的利益而 存在”的,希腊人“赞美神也就是赞美自己”。(荷马 史诗中歌颂的“富有伟大精神”的英雄也多半是人的 形象,他们表现的是一种肯定自我,重视荣誉,维护 个人尊严的“人”的意志。古希腊悲剧以描写人与自 然、命运惊心动魄的斗争而著称于世,其中不乏对人 的力量由衷的感叹与赞赏。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说: “人第一重要,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 论者总结说,古希腊人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也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钵承古 希腊文化传统的古罗马文化对人的关注依然,人类 自然平等的思想在古罗马法中就有所体现。然而, 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这种人本传统在中世纪遭到神学 挑战,在这段“漫长而黑暗”时期,“人”的地位被降到 最低点,成了“神”的仆人。*教成为西方社会的 主宰后,西方文化的各方面受到*教思想的浸染, 均表现出鲜明的宗教性。神,即“上帝”的权威一旦 被树立,人就成了依附于上帝的子民,一切皆因上帝 的存在而存在。宗教的神本主义文化完全否定了人 生的价值与意义,尤其是*文化对后世产生的影 响极其深远,在西方传统文化中也占有了重要的位 蒙古科技与经济 万方数据西方文化突破宗教神学羁绊,再次倡导以人为 本是在文艺复兴时期。 世纪由意大利学者掀起的复兴古典文化热潮揭开了西方历史上第一次思想 解放文化运动的帷幕。文艺复兴,从根本上说,就是 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以人为中心的思想的复兴。这 次“人类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的思想基础以及核 心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人文主义者反对中世纪 倡导的神的权威,提倡“*”,肯定人的力量、价值 与尊严,把对神的崇尚转向对人自身的崇尚。人文 主义者反对中世纪宗教的“禁欲”主义,强调人性,倡 导个性解放与个性自由。他们反对宗教愚昧,认为 只有人才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鼓励人对自 然的征服与驾驭,颂扬人的权威。文艺复兴运动迎 来了西方近代文明的曙光,人的“复活”使西方文化 的各个领域呈现出一种以人为本的新面貌。这种带 有资产阶级新文化内容的人文主义思潮,在 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即西方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中,继续发扬光大。启蒙思想家重视人在社会生活 中应得的权利和利益,强调在尊重自身的同时,也要 尊重爱护他人。“平等、自由、博爱”,“科学”、“理性” 的思想使富有资产阶级民主气息的人文主义精神成 为西方传统文化之精髓。 需要指出的是, 世纪进入工业时代后,西方哲学中出现了一种人本主义思潮,以德国哲学家康 德和费尔巴哈为代表。前者虽然在认识论中提出了 对人的认识能力进行批判的“批判哲学”,但他重视 人的存在与价值,强调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后者 明确提出人本学概念,认为人是自然界的本质,是理 性、意志和爱的三位一体。(费尔巴哈推崇人,确立 了人的主导地位。他曾受到马克思的高度评价,马 克思称他“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现实的科学,因 为费尔巴哈使‘人与人之间的’的社会关系变成了理 论的基础原则。”(人本主义把人当作世界的最高存 在,一切从人出发,要求尊重人的生命、意志、价值以 及本能意义,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一些精神特点。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 想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 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的价值趋向综上所述,中西方文化在“人本”思想上体现了 明显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人整体而有机的宇宙观 常常把人的生命与天地自然联系,强调天、地、人的 和谐统一,不仅不把人与天地、自然对立,反而认为 人与自然是互相依赖的,天赖人以成,人赖天以久。 出现在中国文化典籍中的“天”尽管也有很多种含 义,但截然不同于西方的“上帝”,神本主义思想一直 没能在中国占有主导地位,中国文化的这种非宗教 性特征已成学者共识。西方则不同,以神为本、以物 为本的思想观念都曾在其文化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 响。随着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以物为本的弊端更 加突出地显现出来。 从传统价值观上说,中国文化对人的价值肯定, 首先是把人同禽兽加以区别,以人自身的道德价值 为基础。儒家认为人生的价值基础是“善”,道德伦 理是其本质,个人价值应实现于社会,归结于人的社 会价值,意即以社会尺度表示人的价值。显然,这种 以人为本的观念中存在着重人伦而轻个体的倾向, 认为人是社会之人,是“群体”之人,而忽视了人作为 有独特性、惟一性的个性存在,忽视了“个人”。基于 这一点,有人说道:“中国全部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都是围绕着人的社会存在而建立起来的,它不刻意 于宗教与神灵的寄托,也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 而是专注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与道德人格的完 (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更多的是以“仁”为本,以“他人为本”。他人至上,集体至 上,国家、民族至上一直是社会主流提倡的道德价值 与此有别,西方传统文化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趋向。且不说在*教文化中,人生价值理念是把价 值之源追溯到至高无上的上帝那儿,认为是上帝在 赋予人自然生命同时也赋予人道德生命。只就希腊 文化来说,它对人的生命的热情关注与尊重,更多地 是关注于人的“智”性、“理性”,而并非道德性。希腊 人关注大自然,但却把它看作是人的挑战对象,充满 了征服欲,把它当作展示个人意志、勇敢与智慧的战 场。这种重理性轻道德的倾向也表现在他们鲜明的 科学态度上。希腊人重视客观,崇尚自然科学,追求 真理,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 球”,在追求科学的精神中显示出对“客体”征服的自 信。此外,西方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在伦理观上 更多体现出一种“个体本位”的文化精神。西方传统 的道德关切总体说来主要是立足在个人主义的文化 基础之上的,个人的权利、个人的自由、个人的利益, 都是其关注的主要内容,所以,表现出较强烈的“个 体”意识。再者,西方文化中一向有人性“恶”的传统 概念,在对待“人性”道德修养方面,西方文化强调宗 教的意义。可以说,西方社会道德的推行主要是依 赖于宗教,宗教信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它承担着社会道德的教化功能,*教精神 作为价值之源在西方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历史。当 尼采说“上帝死了”,他的意思就是说西方人的道德 基础崩溃了。这与中国传统强调“内圣”,即通过自 我修养达到自我约束与自我完善的“个体”性又明显 不同。 诚然,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西方传统文化, 不经过现代文明意识的洗礼,其价值尺度显然不能 用于现当代社会。产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以科学 的唯物史观看待社会和人的发展,在其理论中,人成 为自然性与历史性的统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人的根本属性是实践性;人的全 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于 中国近代民主*时期作为西方先进文化传播到中 国。中国*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 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中国*的伟大胜利,并走 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新形势下, 我党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科学发展观。这种“以 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汲取了中西方文化的优秀传 统,内涵是全面而深刻的。这里的“人”,不仅强调人 的整体性,也关注人的个体性,尊重人的自我价值也 倡导人的社会价值,体现了中国*党坚持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和与时俱进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