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7 14:49
共1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11-17 17:14
1、削藩,是封建制度下君主为了收回诸侯或地方割据势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权力而实施的政策。
2、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削藩有四次:一是西汉景帝的削藩,引发七国之乱,仅三个月便消灭叛乱七国,平定七国之乱后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权威;二是唐代宗、德宗、宪宗、穆宗朝的历次削藩,先成后败,暴露了节度使制度的弊端,唐王朝也为藩镇所灭,这为宋代提供了教训;三是明建文帝削藩,引发靖难之役,朱棣(即明成祖)夺位后再行削藩;四是清康熙帝削藩,引发三藩之乱,历时八年平定三藩,中央政权由此确定了对地方的垂直有效管理。
懂视网 时间:2023-01-03 15:17
1、削藩是指削夺藩王的封地,中国历史上有四次著名的削藩之举,分别是汉景帝削藩、唐朝四代统治者削藩、建文帝朱棣削藩和康熙帝削藩,他们的目的是削弱藩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然而削藩的结果有的不尽人意,所以削藩有利也有弊。
2、削藩最早出现在汉景帝时期,这个措施是当时名臣晁错提出的,可削藩的主张刚出现,其他诸侯国便坐不住了,吴王联合诸国引发了七国之乱,动摇了西汉王朝的根基,好在最后七国之乱被周亚夫平定,才得以保住中央权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07:52
削藩的含义是封建制度下君主为了收回诸侯或地方割据势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权力而实施的*。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削藩有四次:
一是西汉景帝的削藩,引发七国之乱,仅三个月便消灭叛乱七国,平定七国之乱后确立了*对地方的权威。
二是唐代宗、德宗、宪宗、穆宗朝的历次削藩,先成后败,暴露了节度使制度的弊端,唐王朝也为藩镇所灭,这为宋代提供了教训。
三是明建文帝削藩,引发靖难之役,朱棣(即明成祖)夺位后再行削藩。
四是清康熙帝削藩,引发三藩之乱,历时八年平定三藩,*政权由此确定了对地方的垂直有效管理。
削藩*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诸子守卫边疆,依制可配备部分数目的卫队。朱棣封燕王于北京,对元朝残馀势力进行追剿。朱元璋死后,因皇太子早丧而由皇太孙即位。新皇逐步削减藩王权力,引发诸王不满。燕王以清君侧为名,进兵南京,史称靖难之役。
清朝削藩:清初封明朝三降将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为三藩,屏卫西南、华南以及东南地区。至康熙朝,三藩势力渐大,隐隐有割据之意。康熙帝决意削藩,三藩由此反,以吴三桂为首打出“复明”旗号。历年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