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姓从何来分几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7 07:3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4:36
(Níng 宁)姓源出有三:
源流一
出自姬姓,来源于封地,以邑名为氏。上古周朝时,卫国有位公族叫卫武公,卫武公将其儿子姬季亹(Wěi 音伟)封于甯邑(今河南省获嘉县)。他的子孙便以封地名为姓,称甯氏,世代相传姓甯。据《元和姓纂》四十六:“甯,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甯,弟顷叔生跪,跪孙速生武子俞,俞生殖,殖生悼子喜,九世卿族。”又《潜夫论》引《世本》云:“甯氏出自卫武公子季亹,食采于甯,因以为氏。”再《姓氏考略》:“甯,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甯,以邑为氏。望出齐郡,又与宁通。汉甯成,史记作宁成。”据此,甯氏发祥于春秋时代距今两三千年前的河北、河南一带古老家世,始祖卫康叔是周武王同母弟,当时被封为诸侯的周文王众多子弟之中,相当出类拔萃。卫武公则为卫国第十一任国君,其在位时间相当于公元前812-758年。 源流二
出自满族复姓所改。清满族有宁佳氏、宁古塔氏,入关后有从汉姓习俗,改单姓为宁氏。 在《汉字简化方案》实施之前,其一直用“宁”字为姓,有别于源自汉族姬姓的“宁”。
源流三
误传出自嬴姓,以谥号为氏。据《姓纂》和《急就篇》记载:“宁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姓。”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襄公有曾孙去世后谥号“宁”,其支庶子孙有以其谥号“宁”为氏,世代相传姓宁。
但已有考古文物铭文证实(《文物》1978年第11期),秦宁公实为秦宪公,将“宪”错为“宁”,。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襄公曾孙是“秦宪公”。1978年1月,在宝鸡县杨家沟太公庙出土的秦器中,有秦公钟和秦公鎛各一套,从拓文字形看,名显是“宪公”,而决非“寜公”(见《文物》1978年第11期)。既然没有“秦宁公”之说,“甯氏源于秦宁公”这纯属以讹传讹两千多年的误传,应予废止,目前也尚未发现源自嬴姓甯氏族谱。 迁徙分布
甯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七十三位,人口约八十七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55%左右。
甯氏最早发源于春秋时期卫国的宁邑,得姓不久,便风光显赫,见诸史册者有甯俞(甯武子)及其子甯相,甯殖(甯惠子)及其子甯喜(宁悼子),宁速(甯庄子)等均为卫大夫,另有被放逐于秦的卫国大夫甯跪,这样甯跪子孙和秦宁公之支庶便在陕西相融合,另甯戚仕于齐,子孙便落籍山东。
战国时期,有周威王师、赵国中牟人(今属河南)甯越。
秦朝时期,有魏人(今河北临漳)甯昌,东阳人(今安徽天长)甯君。
西汉时期,有东平亢父人(今山东济甯)甯寿,南阳穰人(今今属四川)甯叔。在两汉时期,甯氏族人已分布于今河南、河北、陕西、山东等黄河中下游省份,并有进入安徽、四川等南方省份者。魏晋南北朝时,甯氏族人曾繁盛于今山东济南一带,故后世甯氏族人有以济南为其郡望堂号的。当然,这一时期的甯氏族人也同其他中原士族一样,有避乱南迁进入今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等省份者,就连祖国西南端的广西也有了甯氏族人家的足迹。
隋、唐两朝,甯氏名人再次多见于史册,一改魏晋南北朝时期沉顿的局面,使甯氏族人发展呈现新局面。
两宋以后,甯氏族人南迁者渐渐多起来,并逐渐播迁于广东、福建。
明朝初期,山西甯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山东、河北、北京等地。明朝中叶以后,有河北、京津等地之甯氏族人进入山海关以北繁衍生息,并有四川、广西之甯氏入迁云贵。张献忠屠川后,有湖南、湖北之甯氏填四川。
清朝康、乾年间以后,山东、河北、河南之甯氏族人随闯关东的风潮进入辽宁、吉林等地,并有闽粤沿海之甯氏族人入居台湾,山西之甯氏族人入迁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