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0 06: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1:21
《2017新中产*》发布后,吴老师在总结新中产们的财富观时说,“这种面对金钱的平等态度和平和心态,正是新中产价值观的底层基础之一。”
这种心态落在投资理财上,则是理性、稳健、及时止损、风险分散的新中产投资风格。
今天,我们来看看新中产们在投资理财上,具体是怎么做怎么想的。
购美国的股票,买日本的房子
新中产不是一个仅仅依赖于职务性收入的群体,八成以上的新中产有其它收入来源。在新中产投资理财的品类中,银行理财、投资性房产、股票、商业保险、基金、互联网金融是选择最多的类别。
对于银行理财,新中产们普遍认为银行利率太低,跑不赢通货膨胀。在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主管的李先生快人快语,“反正钱不能放在银行”。但在外企工作,有着三口之家的Kathy认为,把一部分钱存在银行,“以备急需,是非常必要的”。
而为自己为家人买商业保险,对于新中产来说是共识:增加一份对于人生不确定性的把握,化解那些生命难以承受之痛。
上海的刘小姐分享了给女儿买重疾险的心路历程:“他(保险经理)跟我说的时候,其实我是很反感的。但是后来看朋友圈天天转筹款,都是好小的小朋友。最后还是买了。”
95%以上的新中产自认不会理财
“获得长期高收益”是新中产在投资理财上的首要目标,但是快速增加的支出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当下社会,家庭财富分化和洗牌的速度加快,新中产们普遍存在财富焦虑。
正如杭州的陈先生所说,“现在投资理财每个月赚一万块,可能够你生活。但是过三五年不管是房租、房价,还是其他生活成本,又要翻倍了,而且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支出。拿现在的标准去计算,一点意义也没有。”
虽然新中产们对于保障财富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但却苦于缺乏投资理财的知识和技能。这也是他们焦虑的具象体现。
深圳的一位新中产不无遗憾地感叹:“投资理财能力不够,特别是在资产配置方面,比如哪些资产该怎么配置,该往哪儿投资。如果看得清晰一点,不会像现在这么窘迫。当年我在股市很高的时候投了一笔钱进去,亏了一部分,现在将近三分之一还在里面。”
调查中,有95.6%的新中产认为自己投资理财知识不够,其中最欠缺的知识排序分别是整体规划、信息解读、原理知识和交易方法。
大部分的人最需要的,既不是最源头上的原理性知识,也不是“告诉我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的功利性方法,而是家庭规划和信息的趋势性解读,能够帮助自己对家庭的资产配置做出调整。
总的来说,新中产们的投资理财焦虑确实存在,但却是一种务实型的焦虑。
要实现财务自由,可能需要一个亿
实现财务自由是大部分新中产们排在首位的人生目标,但到底赚多少钱才能实现财务自由呢。受访的新中产们给了很多答案。
北京的向女士保守估计“1个亿”,“因为北京一套房就几千万,要是真想花钱,可花的地方太多了。”
上海的顾先生说得有“净资产3000万”,“自己住一套房,租出去两套,光吃租金,基本上就能财务自由了。”
在深圳腾讯工作的许先生给出了“5千万到1个亿”。“深圳一套房子1千万,一两套,就两三千万了。以后如果小孩儿要出国,父母要养老等等开销,5千万基本上是安全值。如果到1亿或者更多,可以考虑移民了,1个人1千万起,两个人2千万;而且这样的数字,基本可以应付未来可能存在的财富贬值的风险。”
另外,当被问到如果有一天实现财务自由,会做什么时,新中产的答案也是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