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各一名,并附其具有代表性的诗一首。各首诗要带上其的赏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0 20:32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3 13:20
初唐: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品评】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陈子昂是一个具有*见识和*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 “ 逆党 ” 株连而下狱。他的*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696 ),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在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远游》有云: “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 本篇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同时,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
前 —— 不见 —— 古人,后 —— 不见 —— 来者;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
念 —— 天地 —— 之 —— 悠悠,独 —— 怆然 —— 而 —— 涕下。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 “ 之 ” 和 “ 而 ” ),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盛唐:
王之涣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品评】
此诗经 “ 孤城 ” 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首句 “ 黄河直上 ” ,有人认为很费解,故易 “ 黄河 ” 为 “ 黄沙 ” 。然而 “ 黄沙直上 ” ,天昏地暗,那能看见 “ 白云 ” ?其实, “ 黄河直上 ” 并不难理解。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 “ 黄河之水天上来 ” 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 “ 黄河远上白云间 ” 的奇景。遥望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在水天相接处突起 “ 万仞山 ” , 山天相连, 这是竖向描写。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 一片孤城 ” ,隐约可见。这,就是此诗所展现的独特画面。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景。 “ 一片孤城 ” ,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 “ 孤城 ” 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这 “ 孤城 ”显然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住在这里的征人,大约正是沿着万里黄河白云间,来此戍守边疆的。久住 “ 孤城 ” ,能无思家怀乡之情?这就引出了三 四句。羌笛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 “ 愁杀行客见 ” 的《折杨柳曲》,其思家怀乡之情已明白可见。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 “ 怨杨柳 ” 。 “ 怨 ” 甚么呢?从结句看,是怨杨柳尚未发青。李白《塞下曲》 “ *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 ,有助于加深对这个 “ 怨 ” 字的理解。诗意很婉曲:闻《折杨柳曲》,自然想到当年离家时亲人们折柳送别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由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 “ 孤城 ” 里还看不风一点春色,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诗意如此委婉深厚,而诗人意犹未足,又用 “ 不须 ” 宕开,为结句蓄势,然后以解释 “ 不须 ” 的原因作结。 意思是: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 ” 它又有何用?黄生《唐诗摘抄》云: “ 王龙标 ‘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 ,李君虞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与此并同一意,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 ‘ 何须 ' 二字略略见意故耳。 ” 写景雄奇壮阔,抒情含蓄深永,正是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所在。
含蓄深永的诗是可以从多方面理解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 “ 此诗言恩泽不及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 ” 李锳《诗法易简录》进 一步指出“ 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 ”
从唐人薛用弱《集异记》所载, “ 旗亭画壁 ” 故事看,这道诗脱稿不久,已传遍四方,推为绝唱。
中唐:
韩愈
春 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品评】
这首《春雪》,构思新巧,独具风采,是韩愈小诗中的佼佼者。“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 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 “ 都 ” 字,透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 “ 二月初惊见草芽 ” ,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单纯的叹惜、遗憾。 “ 惊 ” 字最宜玩味。它似乎不是表明,诗人为二月刚见草芽而吃惊、失望,而是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 “ 春色 ” 的萌芽而惊喜。内心的感情是:虽然春色姗姗来迟,但毕竟就要来了。 “ 初惊 ” 写出 “ 见草芽 ” 时的情态,极其传神。 “ 惊 ” 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 “ 初 ” 字含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然而这种淡淡的情绪藏在诗句背后,显得十分含蕴。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 “ 草色遥看近却无 ” 、 “ 最是一年春好处 ” ,诗人对 “ 草芽 ” 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从章法上看,前句 “ 未有芳华 ” ,一抑;后句 “ 初见草芽 ” , 一扬,跌宕腾挪,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怅惘、遗憾,而是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称神来之笔。 “ 却嫌 ” 、 “ 故穿 ” ,把春雪描绘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饶富情趣。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 “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 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 “ 故穿庭树 ” 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 “ 作飞花 ” 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热闹,一翻再翻,使读者如入山*上,有应接不暇之感。
此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是一篇别开生面的佳作。
晚唐:
李商隐
锦 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品评】
本诗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诗题“锦瑟”,既是取首句开头两字为题,又含有以琴瑟喻夫妇之义。首联叹华年之易逝,思旧而神伤;颔联借庄生、望帝故事,写出生离死别的无穷之悲;颈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既追忆忘妇生前的明眸、美色和悲欢离合之情,又隐写现在已是可望而不可及、幻灭不可复追之痛;尾联言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才感到无穷怅恨,即在当时已是令人不胜怅惘,语意沉痛之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3 13:20
初唐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别的诗,绝大部分是诉说难分难舍的心情,是忧愁悲苦的。“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悢悢不能辞!”②可以代表这类诗的基调。有没有人把离别这件事看得很超脱,唱出豪迈的歌声呢?有,不多。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要算是其中很出色的一首。
【导读】
一位朋友要远去四川做官,诗人作此诗相赠。全诗先收后放,先说同是宦游之人,同有惜别之意,然后陡然一转,说那里没有朋友呢,男儿分别,何必哭哭啼啼做女儿态呢?气势豪迈,意境开阔,尤其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成为千古名句。这首诗应当说是送别诗的精品。
【翻译】
译文一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盛唐中唐之际 杜甫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编辑本段]【题解】
安禄山起兵反唐,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玄宗,将把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中途哥舒翰被俘。安禄山没有了劲敌,一下子就攻下长安。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与大臣们逃往灵武。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
唐肃宗至徳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州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被困居住在长安。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编辑本段]【注释】
①国破山河在:言山河依旧,而人事已非,国家残破。春到京城,而宫苑和民宅却荒芜不堪,杂草丛生。国:国都,即京城长安。破:(被)冲开;攻下。
这两句有两种解说:一说是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花开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鸟鸣也感到心惊。另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二说皆可通。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②恨别:悲恨离别。
③烽火:这里指战争。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两个春天过去了。抵万金:家书可值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抵:值。
④搔:用手指轻抓。浑:简直。欲:将要;就要。
⑤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胜:能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⑥白头:白发。
⑦城:指长安城。
⑧浑:简直。
[编辑本段]【译文】
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深。
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这漫天烽火,早又阳春三月,珍重那远方家信,漫道片纸万金。
独立苍茫,无言搔首,白发稀疏,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中唐白居易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
选自《白氏长庆集》。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1、孤山寺:南朝陈文帝天嘉(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孤山:位于西湖的北部,坐落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孤峰耸立,景色秀丽,为湖山登临胜地。
2、贾亭:即贾公亭。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潮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初:副词,刚刚。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
4、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莺。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指向阳的树木。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5、乱花:各种颜色的野花。渐:副词,渐渐的。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浅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
6、行不足:百游不厌。阴:同“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自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
7、暖树:向阳的树
[编辑本段]译文
(我)从孤山寺北向贾公亭西慢行,云气低垂湖水刚与岸边相平。(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树上,早莺鸣啭争春暖,筑巢,谁家新燕啄泥忙不停。(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缤纷的花,多得让人目不暇接,浅嫩的草,刚能掩盖住马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湖东的景色最让人流连忘返,绿杨阴里的白沙堤分外鲜明。(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晚唐李商隐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隐约、朦胧,表现含蓄、委婉,因此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李商隐“无题诗”的评析也众说纷纭。比如这首“无题诗”,有人认为是*诗,也有人认为是爱情诗。
以第三首为例。诗的首句中“昨夜”二字的连续出现两次,提示诗人是在今天回想往事,“昨夜”二字的情感含量大,说明诗人的记忆刻骨铭心。“星辰”与“风”,“画楼”与“桂堂”,暗示了诗人所经历的幸福时光和生活情景。
第二联表现对爱情的体验与理解。彩凤比翼双飞,是美满爱情生活的象征;犀牛角的*有纹理贯通两端,故又称通犀,诗人以此比喻双方情感的相通,展现心灵的感应和情意的契合,虽然二人各在一方,但心却是息息相通,这二句诗中所包含的深厚的底蕴,使后人赋予了它更多的哲理意味和人生内涵。
第三联中写到的送钩、射覆都是古代酒宴上的游戏,类似猜谜。二句以极华丽的语言描述了热烈欢快、酒暖灯红的场面。
然而,正当诗人沉浸于对昨夜良辰美景的回忆时,远处传来了阵阵鼓声,天要亮了,诗人又该上朝了。“应官”也就是应付官差,包含着无可奈何、百无聊赖的心境。“蓬”是一种很小很轻的草,随风四处飘转,所以,在古代诗歌中,常以它来比喻飘零的生活,李商隐在这里也通过这一意象揭示了自己的人生境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3 13:21
初唐四杰随便一个,比如骆宾王;
盛唐时李白。中唐是白居易,晚唐是小李杜(杜牧和李商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3 13:21
王勃 李白 杜甫 小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