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9 05:3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9 11:16
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
出自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道德经·第十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道”生成万物,“德”养育万物,万物呈现各种形状,具体环境使万物长成。因此万物没有不尊崇“道”并重视“德”的。“道”所以受尊崇,“德”所以被重视,就在于它们对万物不加干涉,从来都让万物顺任自然。
所以,“道”生成万物,“德”畜养万物,使万物成长、发展,使万物成熟结果,对万物爱养、保护。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自恃有功,长养了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宰,这就是最深远的“德”。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据记载,老子平时静思好学,知识渊博。在老师商容教授知识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
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等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更多的学识。
春秋战国时期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道德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9 11:16
意思是:道为基因,生成万事万物,德为适宜的环境,养育万事万物。万事万物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环境使万事万物成长起来。
出自老子(李耳)[春秋时期]《道德经》。
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 不宰。是谓玄德。
释义:“道”生成万物,“德”养育万物,万物呈现各种形状,具体环境使万物长成。因此万物没有不尊崇“道”并重视“德”的。“道”所以受尊崇,“德”所以被重视,就在于它们对万物不加干涉,从来都让万物顺任自然。
所以,“道”生成万物,“德”畜养万物,使万物成长、发展,使万物成熟结果,对万物爱养、保护。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自恃有功,长养了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宰:这就是最深远的“德”。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
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
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9 11:17
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自恃有功,长养了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宰:这就是最深远的“德”。
全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 不宰。是谓玄德。
篇是老子的相对主义的说理篇,说明实存体和虚体的辩证关系,并进一步引入其“利”与“用”的关系来说明.例如一间房屋的结构物是实存体,而结构物之外的空间是虚体,那么你说,究竟用处是实存体大呢,还是空间大呢?
老子他这样阐发他的辩证观点:一般人认为,器物做功在于它的实体,而只注重实有的意义,忽略了空虚的意义.实际上,从利用关系看,虚的意义大于实.因而他指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实存体作为利用物,虚体才是真正的用处.事物总是相对而论的.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有简单的辩证法,但却不是黑格尔式的辩证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9 11:17
产生了某种成果,却不把这个成果视为自己应该拥有的;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却不用它来支撑或者索要;让某人和某种事物得到很好发展,却不全部地代替对方操控,这就是最好的德行。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9 11:18
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哺育了万物而不自恃其功,统领了万物而不以自己为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