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0 03:13
过生日是指在生日这一天举行的庆祝活动。清末民初时,民间办寿的风俗十分流行。
北京人对50岁以上的老人过生日称为"做寿"。一般逢十称为"大寿",像50大寿、60大寿、70大寿等。
按"庆九不庆十"之说,北京人一般在49岁时(虚岁)做50大寿,余者类推。
民间一般只有长辈办寿时比较隆重,而小辈人过生日要一切从简,大多只是家人聚在一起吃顿打卤面就行了。
富贵人家做大寿,一般要提前三天向亲朋好友发请柬。做寿的时间是一天,有的在家里办,有的在饭庄办。
在家里办的,要跟办喜事一样,在院中搭棚,夏天搭凉棚,冬天搭暖棚。
棚内还要挂上八扇屏,上边有"三国"、"水浒"等图景,给老头儿办生日棚上的玻璃窗上还要贴上大红的"寿字"、彩色的寿桃和大红框。给老太太做寿,要贴"五福捧寿"的图案,中间是一个圆形的寿字,四周围绕着五只彩色的蝙蝠,其意为"五福同寿"。
棚外还要搭起红、黄两色的喜庆牌坊或者是挂上红、黄两色的彩球,棚内摆放茶桌,棚口亦设有火壶茶杯给前来祝寿的亲友提供茶水。
正房正厅设寿堂,作为拜寿行礼的地方。堂上正面高挂绣制或绘制的寿星像,亦或是寿字中堂和寿帘,两旁是寿联。也有供上福、禄、寿三星像的,案上摆放着蜡扦、高点寿烛,还要一对插花用的花筒,另要摆放香炉,在香炉顶盖上放一保持卧姿的梅花鹿,口内衔一灵芝。
如果是给老太太做寿,堂上正面要悬挂红缎绣的金色五福捧寿图案,案前供放一尊麻姑献寿像。案上摆放蜡扦,香炉盖上有仙鹤叼莲花、灵芝的造形。
案上的桌围子是红底,上边绣上圆形的寿字或者是鹤、鹿、青松等彩色图案。
案上还要摆放寿面、寿酒五盏,按季节还可设鲜桃或苹果、面鲜、点心各五碗,上边插着金寿字的供花。还要在蜡扦下边压着一份黄钱、纸元宝、千张,案前放着一块红垫子,以供跪拜者跪下叩头之用。
平民小户人家的寿堂是到香蜡铺请一份木刻水色印刷的"本命延年寿星君"的神码夹在神纸夹上。在堂屋的桌面上摆上寿桃、寿面,点上一对"大双包"的红烛,再压上一份敬神钱粮,办上两桌简单酒席,招待一下亲朋好友就行了。
办寿之日,寿星要身着带有福寿图案的袍褂坐在太师椅上,接受家人和亲友的叩拜。
如是晚辈来祝贺,则必须要跪拜,并说一些吉利话。
要是平辈人叩头时寿星要站起来做出用手搀的动作,表示请对方免礼。
如果前来祝贺的人是长辈,只需拱手,受贺人还要主动让长辈坐在自己受贺的席位上,给前来的长辈磕头。
这时受贺者的晚辈家人站在寿堂两旁,对前来拜寿的亲友逐一还礼。亲友的贺礼有寿幛,红底金色,上边绣着"仁者有寿"、"贵寿无极"等祝词,寿樟一般都挂在棚里的寿堂两旁。
也有送寿联的,像"九如天作保,五福寿为先"之类。
还有人送一些画有松树、仙鹤、野鹿、麻姑、寿星、八仙以及百寿图的字画,这些字画一般都悬挂在寿堂两壁上。
另外还有送绸缎、玉器、古玩、文房四宝的,也有的人用红封套装上现金送之。
做寿当日的中午、晚上,寿星会设宴招待亲友。其酒席不一,有高档次的宴席,也有普通酒席,但主食必须是面条,因为过生日一般都要吃"长寿面"。
富户人家做寿,还要办堂会,请艺人来此表演,其节目多种多样,有地方剧种、京剧、杂耍等。
堂会结束后,寿星和众亲友齐集在寿堂内祭祀福禄寿三星及麻姑,将灯盘上放着的用彩色灯花纸捻成的灯花儿蘸上香油点燃,灯花的数目比做寿者的岁数多两个(一岁一盏),即本命年和增寿年,晚上由寿星上香后点燃,然后由他的子女和亲友每人托一个灯盘,列队到大门外,将神码、敬神钱一同焚化,叫做"送灯花"。寿典至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