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05:50
皖南前南华纪基底浅变质岩系,是皖、浙、赣、湘、鄂、黔、桂7省的江南古隆起的重要组成部分。皖南及其毗邻的浙赣地区北接扬子,南临华南,是中国南方大地构造单元江南造山带的重要地区。江南古隆起这条弧形变质岩区在皖南分布于祁门、休宁、屯溪、歙县、绩溪一线,总体呈东西向,继而在屯溪以东近倾伏端被后期构造改造成北东向,宽约近百千米,地层出露齐全,是研究江南古隆起的理想地区。
根据前南华纪地层的岩性(组合)、沉积环境、变形变质、地层(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资料,大致以祁门-歙县-宁国墩断裂及江湾(江西)-五城和五城-祁门构成的弧形断裂为界,将评价区划分出历口构造区、障公山隆起区和白际岭岛弧区3个小区。基底地层见图1-1-1及表1-1-1。
表1-1-1 安徽东南地区基底岩石地层表
图1-1-1 安徽东南地区基底岩石地层分区示意图
(一)历口构造区基底
基底地层主要分布在祁门历口—绩溪王家村一带,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下部基底有中元古代(蓟县-长城纪)的牛屋组(Pt2n)、大谷运组(Pt2d);上部基底由青白口纪的镇头组(Qbzh)、邓家组(Qbd)和铺岭组(Qbp)组成。其显著特点是:岩石变形较弱、变质较浅,原生组构保存完好、层序清晰。
1.中元古代岩石地层
(1)牛屋组(Pt2n)。分布于祁门县牛屋山、大尖,歙县黄村等地。以歙县黄村为例,本组岩石构成以浊流沉积为主要特征。下部的浊积岩由紫、灰紫和灰绿色中厚层岩屑砂岩—薄层细砂岩和硅质板岩(组合)构成,成分和结构的组合带向上部演变为灰绿色厚层块状岩屑砂岩夹板岩。岩石粒序层理发育,具有典型的浊流沉积特征,以TAE组合为主,同时见有TABDE和TAD组合,下部发育沟槽模构造,顶部为灰黑色板岩夹中厚层砂岩或砂岩、板岩互层,发育有浅水沉积标志和风暴流沉积等特征。产微古植物化石,厚约1843~2709 m。
从评价区向西至江西的九岭地区,该组与计林组的岩石组成和沉积特征近似,可进行区域对比。
歙县黄村地区的牛屋组因其独特的灰绿色调和浊流沉积特征,也有将其划为环沙组(Pt2h)。
(2)大谷运组(Pt2d)。分布于祁门县东园、歙县大谷运等地,分上、中、下三部分。下部暗紫色沉凝灰岩与灰黑色凝灰质板岩呈韵律相伴产出,中部为中厚层凝灰质(硅化)硅质岩、条纹状硅质板岩,上部为岩屑砂岩、粉砂岩夹千枚状板岩和浅灰色砂岩、板岩。综观该组,经历了由沉凝灰岩→硅质岩→岩屑砂岩、板岩的沉积变化过程。沉积环境发生了由浅水相向深水相的转移后又转向浅水体、强水流、弱补给和较高成熟度的滨岸相砂岩沉积。产微古植物化石,厚约3279~3464 m。
区域上可与九岭地区的安乐林组和修水组对比。
2.青白口纪岩石地层
中元古代末,新元古代早期,评价区进入俯冲碰撞造山阶段,区内的镇头组(Qbzh)、邓家组(Qbd)、铺岭组(Qbp)是碰撞造山及其滞后期的产物,是江南造山留下的地质记录。
(1)镇头组(Qbzh)。下部沉积了紫灰、深灰中—厚层状沉凝灰岩夹砂砾岩,为中元古代末造山运动形成的磨拉石沉积;上部为灰黑色、深灰色砂岩和板岩互层,砂岩夹板岩或板岩夹砂岩。与下伏大谷运组呈不整合接触,厚约930~l962 m。
本组底部及下部的砾岩和砂砾岩以及黟县碧山砾岩、东至县马坑砾岩(葛公镇组)都是中元古末碰撞造山所形成的山前磨拉石沉积。下部具有陆上暴露剥蚀所形成的河口扇沉积特征,上部发育潮汐层理,其沉积部位有潮下砂坪、潮间混合坪和潮上泥坪,总体为发育障壁岛潮汐作用为主的自旋回沉积体系。延至西部东至县葛公镇组,与该组层位相当。
(2)邓家组(Qbd)。下部为灰色变质长石、岩屑石英砂岩、细砂、粉砂岩,上部是浅灰色、紫色厚层变质石英砂岩、含砾石英砂岩夹数层安山玄武岩。与下伏镇头组呈平行不整合,厚约50~3326m。
邓家组出露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各地差异极大,说明新元古代造山期地壳运动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在负性构造区,地壳下降,相对沉积基底而言,始终保持近岸浅水的沉积环境,形成中心部位巨厚的邓家组高成熟度砂岩沉积。相对负性沉积中心向正性构造区过渡,邓家组乃至下部的镇头组呈楔状体逐渐尖灭消失,在东西向古隆起的北部地区构成条带状或串珠状的局限盆地沉积。
(3)铺岭组(Qbp)。由灰绿色、黄绿色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及玄武、安山质凝灰岩组成。与下伏邓家组呈水下喷发接触,厚约50~983 m。沉积时,沉积盆地具有拉张性质。在地壳下降过程中形成的邓家组呈大型透镜体,从中心向两侧厚度变薄,并出现对下伏层位的上超现象。由于沉积小盆地在拉张应力控制下,在邓家组沉积的中后期于强拉张部位发生以基性为主的熔浆水下喷溢,形成了层状玄武安山岩,即“铺岭组”。铺岭组的产生仅局限于邓家组内,与邓家组构成“寄生”关系,因此其产生必然受邓家组*,规模必定比邓家组小得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铺岭组是新元古代裂谷期的产物,同期异相的还有歙县许村等地的复合岩墙群。
值得一提的是,反映中元古代末期碰撞造山而沉积的镇头组、邓家组、铺岭组,其组合具有不整合界限地层单位特征。由于当时地壳运动的不均衡性、所处沉积部位(上叠构造区和继承构造区)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沉积相和沉积建造。因此,上述各组不是一个区域性的岩石地层单位,而是一个地域(段)性的岩石地层单位。
(二)障公山隆起区基底地层
主要分布于休宁县西南部、祁门县南部,其南部和西部与江西省毗邻。以变质砂岩、板岩和千枚岩组合为主体,变形强烈,但又保留斜层理、粒序层理等原生沉积构造,形成了该构造区强变形带与弱变形域组合的有别于其他区域基底特征的特殊地质现象。
该区基底相对变形较强烈,变质较明显,均为中元古代地层,自下而上为漳前(岩)组(Pt2z)、板桥组(Pt2b)、木坑组(Pt2m)和牛屋组(Pt2n)。(1)漳前组(Pt2z)。主要岩性为绿色绿帘石绢云母石英片岩,砂质、粉砂质千枚岩,绢云母绿泥石石英千枚岩。原岩为砂泥建造,现为经受区域变质后的千枚岩。千枚状构造特别发育,具特殊的丝绢光泽。岩石中的绢云母、绿泥石与(新生)石英碎屑呈条带状集中排列,使岩石外貌具特殊的条带构造。此种条带由新生成分层构成,大部分为新生面理,新生面理置换了原始层理。本组普遍含有星点状的磁铁矿,局部可形成1 cm弱磁铁矿条带。
本组为构造岩石单位,总厚度>2600m,未见底。2001年江西婺源经漳前至安徽公路的开通,在该组中发现有基性火山岩的夹层。
(2)板桥组(Pt2b)。分上、中、下三部分。下部为灰黑色千枚岩、粉砂质千枚岩;中部为青灰色、青灰绿色粉砂质千枚岩、千枚岩、灰色长石石英砂岩,部分灰黑色千枚状板岩;上部为灰色、灰黑色砂质千枚岩、千枚岩、千枚状板岩。本组由砂岩和板岩构成韵律互层,部分地段发育粒序层理。产微古植物化石,总厚度约3438~3690m。与下伏漳前组呈整合接触。
该组岩石普遍经受区域变质,岩石中的碎屑成分主要是石英,次为钾长石、斜长石,粒度较均一,一般为粉砂级。经变质变形作用,碎屑颗粒明显拉长,并有重结晶现象;胶结物已全部重结晶成定向分布的绢云母小叶片;有些岩石中金属矿物也呈细长条状,其排列方向与绢云母一致。大部分碎屑变质现象不明显,仍保持其原来形状,碎屑有重结晶现象,但粒度大的碎屑重结晶仅见于晶粒的边部。
板桥组野外的宏观地质特征是板状构造发育且板理面平整,其实这种板理面往往是砂质千枚岩与千枚岩的界线面,这种界面是否为原生组构面仍需斟酌,极有可能是S0的次生改造面,显示出深压环境下生成的构造面理,且大致与S0平行。
(3)木坑组(Pt2m)。是以灰绿色、黄绿色变质含砂粉砂岩为主的一套砂质沉积,砂质成分含量往往高达60%以上,常称之为“绿砂”。该组岩性基本稳定,下部主要为灰绿色细砂质石英千枚岩、含细砂质绢云石英千枚岩、绢云石英片岩,灰绿色褐铁矿斑点、铁白云石斑点、方解石斑点绢云石英千枚岩,片岩、褐灰色锰方解石千枚状砂质绢云石英片岩。总体上,该组为浅变质的砂泥质韵律沉积。从残存的原生结构上看,具砂、细砂、砂泥的沉积韵律,每一韵律厚度变化不一。但总体趋势是:自下而上粉砂质、砂质成分略有增加。总厚度约3045~5400m。
本组受构造影响明显,岩石变形强烈、片理发育。灰绿色砂质千枚状、千枚状砂岩中普遍发育石英脉,脉的长度、宽度不等,形态各异,呈香肠状、透镜状或沿后生面理呈各式各样的图案状产出。
(4)牛屋组(Pt2n)。2主要分布在障公山古隆起北侧石岭-庄岭-善福岭一带及江潭、下黄村西南等地。岩石组合主要为深灰、灰黑色轻变质岩屑长石砂岩、粉砂岩、砂质板岩互层,以及含砂千枚岩、板岩。
(三)白际岭岛弧区基底
分布于歙县东部、南部和休宁县西南部地区。该区域为较强的变形变质区,由于断层和韧性剪切带的影响,层序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强变形地段原生组构已被置换而不复存在。虽经中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和韧脆性断层围限,总体上往往层片一致,保持了上下叠置的地层顺序,为重塑该区的地层层序提供了条件。自北向南(自下而上)分别建立了下部(中元古代)基底西村岩组(Pt2x)、昌前组(Pt2ch),上部(青白口纪)基底青白口纪周家村组(Qhzhj)和井潭组(Qbj)。
1.下部(中元古代)基底地层
(1)西村岩组(Pt2x)。主要岩石组合为一套海相火山-沉积岩系,蛇绿岩套是本组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岩性有深灰绿色基性、超基性岩、灰绿色绿泥片岩、绿泥绢云千枚岩、细碧岩、糜棱岩化角斑岩、石英角斑岩、深灰色绢云板岩、硅质板岩等。总厚2704 m。
蛇绿岩套由3个部分组成:第1岩石组合以蛇绿岩化超镁铁岩为主,第2岩石组合由辉长岩类、粗玄岩类的基性火山岩和碎屑沉积岩组成,第3岩石组合由海相喷发的细碧岩及深水硅质沉积(大洋层)组成。蛇绿岩套各组合间的连续性虽遭后期构造破坏,但总体层序未变,其“三位一体”组合特征明显。蛇绿岩套之上为千枚状砂质板岩、千枚状粉砂岩、凝灰质粉砂岩、千枚状紫色凝灰质板岩夹灰绿色片理化角斑岩、石英角斑岩和灰色、灰绿色条纹条带状板岩、砂岩。
西村岩组的蛇绿岩套是中元古代一个特殊的地质事件,反映了江南造山活动开始(下界),由于其成分具洋壳亲缘的性质,也是划分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边界断裂和区域延拓对比的关键层位。无论是与其层位同时生成的海相硫化铜矿床,还是赋存其间的中生代铜、金矿床,都与该岩石地层单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昌前组(Pt:ch)。下部为灰绿色、青灰绿色石英绿泥绢云千枚岩、绿泥绢云片岩、砂质粉砂质绢云千枚岩夹同色纹层状变质岩屑细砂岩,向上变为灰绿色变质岩屑细砂岩与绿泥绢云千枚岩呈层系互层,绿泥绢云千枚岩具纹层状构造;上部为青灰色千枚状薄层板岩夹同色中厚层变质岩屑砂岩,向上变为青灰色中厚层变质岩屑砂岩、细砂岩夹同色千枚状板岩、条纹状千枚状板岩。
本组基本层序的主要类型是以砂、泥为主的韵律性互层,层面平整,具有二元组构特征,不能用鲍马序列描述,属于非浊流沉积。与下伏西村岩组为构造接触,厚度>1462 m。
本组下部是皖南地区变形变质最强的地层单位之一,是歙县大阜强直面理带(韧性剪切带)的主要成分。其主要特征是片理(千枚理)产状稳定,岩石的新生面理——千枚理大部分置换了原始层理;千枚理已成毫米以下级的极薄层,具很强的丝绢光泽;原岩的泥质已全部变为绿泥石和绢云母,粉砂质碎屑变为钠长石和石英;呈厚度约2~5 mm,长约30~70mm不等的条带和透镜。这类条带构造,可能是岩石在变形过程中,原褶皱的粉砂质条带被强烈置换(Ⅰ型置换)的结果。由于本组下部的强烈变形,歙县等四幅1:5万区调报告称为“昌溪岩组”。
2.上部(青白口纪)基底地层
(1)周家村组(Qbzhj)。下部为青灰绿色、青灰色条纹状绢云板岩,粉砂质板岩夹变质长石岩屑砂岩和少量薄透镜状杂砾岩、薄层片理化晶屑凝灰岩;中部为青灰色粉砂质板岩、条纹状绢云板岩夹长石岩屑砂岩、含砾长石岩屑砂岩,发育多层砂岩、砾岩为主的共生层;上部为青灰绿色绢云板岩、千枚岩、粉砂质板岩夹岩屑细砂岩、透镜状杂砾岩和片理化晶屑凝灰岩。与下伏昌前组为不整合接触,总厚2026 m。该组为金银多金属赋矿层位。
该组为新元古代造山期非稳定条件下沉积的火山碎屑岩系,反映岛弧初始阶段的沉积演化地质特征。
(2)井潭组(Qbj)。分布于江南古隆起的南东缘,是新元古代古岛弧的主要组成部分。下部为青灰绿色、青灰色变质岩屑凝灰岩,晶玻屑凝灰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凝灰岩;中部深灰绿色、紫灰色片理化(杏仁状)安山岩,变余细晶隐晶结构,块状构造,局部发育气孔状、杏仁状构造,主要成分为更长石、绿泥石、黝帘石、碳酸盐呈细脉分布。在韧性剪切带通过的强应变部位,安山岩糜棱岩化,绿泥石含量增至40%,变成灰绿色;上部灰白色片理化流纹斑岩、紫色片理化流纹斑岩由于处在强应力作用下,已达糜棱岩化片岩,石英斑晶产生碎斑和旋转,镜下出现分离结构矩形层。岩石的新生面理(片理、片麻理)完全置换了原始的流纹构造。与下伏周家村组呈火山喷发接触。该组为含铜多金属赋矿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