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7 05:16
共3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6-18 01:55
面塑《冬梅》、《夏荷》
面塑又叫捏面人,点心、餐盘的装饰上,都可以看到面塑的身影。25岁的河南省开封市民陈永威用他的执着与耐心,坚持着“面塑”这门手艺的传承。
8月18日,记者来到陈永威的工作室,看到紧凑的工作室展台上摆满了他近期的作品,有四大金刚、十八罗汉、关公、古代美女等人物,做工精细,造型逼真,神态各异。跟一部分80后年轻人的浮躁相比,陈永威面对单调的面塑生活,表现出异常的沉稳与耐心。他说他的生活里没有世俗繁陈杂事,有的只是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陈永威告诉记者,第一次接触面塑是在14岁。14岁那年,家人给他报了个厨艺班,想让他去学一门吃饭的手艺,。看到自己的师傅雕刻的面塑惟妙惟肖,陈永威便深深地爱上了这门艺术,从那时起便痴迷上了面塑。通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如今的他在面塑界已经小有名气。特别是去年在中国第十届菊花展览获特等奖的大型盆景菊《清明上河图》中,他塑的500多个人物获得广泛称赞。
面塑艺人陈永威(右)教徒弟制作面人
陈永威说,面塑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却有很多技巧。以前的传统面塑技艺,作品保存时间长了会发霉、干裂,不易保存。为了克服这一缺陷,陈永威不断尝试改进制作方法。经过不懈的研究,陈永威克服了面塑作品经不起时间考验的缺陷。现在的作品已经能够保存更久,而且不会变形。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开始关注带有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陈永威的面塑已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名爱好者参与学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3:03
胡闵之是自由作家,设计师,品牌专家,三星堆国际戏剧节运营总监,央视“魅力中国城”德阳竞演战队总撰稿。
生活美学领域和城市人文观察青年学者。坚信用文字和艺术的力量,可以点亮城市的精神走向。
胡闵之的个人公众平台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以温暖和慈悲,记录现世的文字,以及时代的痛与美。
有一位评论家说:“看闵之的文字,觉得如果在八十年代她会火得一塌糊涂。自由作家,九三学社社员,文字是那种颇为传统和深度的社会观察和生活感悟。跟纯粹的抒情散文不一样,闵之确实有不少相对严肃的社会思考。”
也有人说,她是德阳城里的一道风景。一袭清浅,向城市走来。
胡闵之的老家在重庆垫江,祖上是文人,诗书传家遗风犹存,自幼写作,大学毕业后定居德阳。作为一个80后女作家,她自认是一个严肃的写作者。
她的文字温暖慈悲,有着女性特有的细腻柔美,但又不失文人的君子之风和家国情怀。
她身上有着中国传统文人的秉性,严谨、慎独、自律,远离世俗浮躁,坚守灵魂之美。这种特质,在她的少女时期就种下了。中学时代,她写了整整几十本日记。
常年的阅读及写作让她比同龄人早熟,也让她很早就明白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的意义,她深知通向文学的路并非是文字,而是思想深度和人文素养。
中学时,她的作文就曾好几次获得全国大奖,但年少的她觉得热爱写作并非是要踏入文坛,所以放弃了去北京领奖的机会。
常言说,一个女人的容貌与才华是很难兼具的,胡闵之是例外,而且,她有着成为“通才”的潜质。她有着美学、品牌设计和新闻传媒的科班背景,大学毕业后,一路走来,在各个领域都做得风生水起。
她曾是一个知名设计师、品牌策划师,作品上过中国设计年鉴和大学教材,做过国际奥委会援建项目的环境系统总设计师,有过许多经典的案例;她做杂志主编、写专栏、写评论、做新媒体,样样出彩。
她也是文化产业领域的高手,经营文化公司、创建文化平台、运营国际戏剧节,处*袖善舞。严格意义上说,她不仅仅是一个写作者,也是一个跨领域、跨专业的人文观察者、美学研究者和品牌专家。
日复一日的静坐独处,让她的身上有一股心如朗月、性似寒潭,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以她清浅的个性,她其实很难成为“火得一塌糊涂”的那类人。
她一直在避免“声名”之累,她从不以职业和专业来框住自己的人生,而那些世俗意义上的“所得”,甚至是她眼里的镣铐。她愿意去探索生命的更多可能,历经世事,阅尽千帆,最后再回归到文字。
所以,她不断行走,不断获得,又不断舍离,不断清空,“一袭布衣,仰望苍穹,有所牵挂而来,无所牵挂而去。人生重情重义,却可看淡聚散浮沉”,是她一直追寻的人生境界。
她觉得,一个严肃的写作者,最应该做的,就是安静的书写、自由的书写、不受外界任何干扰的书写,只要一坐下来,她就心无旁骛,十余年来,她每年的写作量,都在30万字以上。
这些文字,不为发表,只为练笔,但也常见于杂志、报端与新媒体。
她在新媒体平台上发表的诸多时评与杂文,每一篇都是佳作,流传甚广,引起了不错的反响和讨论。她并不属于那种女性主义作家,她的文笔,颇具厚度与力度,以思想性见长,有着文人风骨。
许多读者很是惊异,这样大气磅礴的文章,竟然是出自一个小女子之手。她的散文、随笔和诗歌也颇具个人风格,并不惊心动魄,平淡之中,情深意切、意境深远,如幽幽兰香。
她对于文字的审美,来源于年少时阅读的文学经典,在她看来,文学是神圣的,令人敬畏的,她觉得自己的文字,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准,所以直到今日还未出集子。
“我还在写,边练笔边等待,看何时才能写出真正的文字,真正的作品。每一个写作者,一生都在等待真正成为作家的那一刻。”她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0:21
胡闵之,九三学社社员,自由作家,诗人,设计师,资深文化创意专家。原籍重庆垫江,现居成都。艺术设计和文化传媒专业科班背景,MBA工商管理硕士。任九三学社*文工委委员、九三学社四川*文工委副主任;工信部工业美学课题组副组长;成都市*智库专家、央企智库专家、上市公司文化顾问;央视城市竞演节目、国际戏剧节、诗歌节等文化项目总撰稿;曾为国内多家头部企业撰稿;做过杂志主编,电视台文化栏目总策划、嘉宾主持人……
品牌设计作品曾入选国内设计年鉴和大学教材;诗歌和散文在各杂志报刊多有发表,并入选多个出版文集;入选四川发布“21城.21人”城市代表作家;产业研究论文被收录于各学术著作。出版诗集《婆娑世界》,诗歌作品全网广为流传,并收录于国家级播音教材,诗歌代表作《在中年里行走》、《我想把秋天寄给你》、《让生命盛大的开始》、《拥抱彼此的苍茫》等。20余年写作经历,公众号:胡闵之的文字世界,抖音号:闵之的音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