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8 06:2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7:26
晋悼公执政期前可以说是比较注重贤臣,魏绛杀了杨干(晋悼公之弟)的仆人仍旧被晋悼公重用,在晋悼公执政十五年期间多次调整朝政大臣,其实一方面是制衡,另一个方面是加强集权,不让这些卿士背后的家族把持朝政。
晋悼公刚坐上国君之位,就重新提拔了三位新人为晋卿:提拔魏琦之子魏相为下军元帅,提拔士会幼子土鲂为下军佐,提拔魏颗之子魏颉为新军元帅。
在鄢陵之战时,晋国八位卿士分别是:栾书,士燮,郤锜,荀偃,韩厥,荀罃,郤犨,新郤至。其中栾书,士燮掌管中军;郤锜,荀偃掌管上军;韩厥,荀罃掌管下军,郤犨,郤至掌管新军。
晋悼公回国之时,晋国卿土剩余五位:栾书,荀偃,韩厥,荀罃,士匄,加上新提拔的三位组成了八卿士。
而后栾书去世之后提拔韩厥,赵武,栾书长子,其实这个时候离核心位置中军佐最近的应当是荀偃,但是荀偃有弑君之事所以晋悼公没有去让他接替中军佐。
公元前569年魏颉去世,提拔魏绛为新军佐,赵武补新军元帅。公元前566年韩厥告老还乡,晋悼公处于制衡和对韩家的忠心考量直接提拔韩起为上军佐。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晋悼公是比较提防栾家和士家的,即便是荀氏也备受怀疑。
后来到了公元前560年,中军元帅荀罃和下军佐士鲂先后去世,这个时候晋悼公真正面临无人可用的危机,他想直接把士匄提拔为中军元帅但是被拒绝,提拔了忠心耿耿的荀偃,然后找代替荀偃成为上军元帅的人选的时候先想到了韩起,但是韩起拒绝了。
韩起拒绝后晋悼公心中已经有了人选,但是为了照顾栾黡的情绪询问了栾黡,栾黡知道晋悼公只是试探所以顺水推舟让赵武当了上军元帅,不过后来晋悼公为了照顾栾黡空出了新军的两个空缺,让新军从属下军,这也为以后埋下了祸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7:26
历史上这样*的调整可不只有他,但是目的基本都是一致的,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和地位。这也侧面体现了他懂人才的智慧。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7:26
晋悼公信任的家族,信任的人士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拔和重用,相反晋悼公不信任的家族一直停滞不前,没有得到提升。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7:27
晋国卿族表面看上去势力庞大,名义上国君大过晋卿,但是按照实际权力来说却刚好相反。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7:28
不管是晋悼公所信任的韩氏、知氏、范氏,还是他所不信任的中行氏、栾氏,又或是他执政期间处于边缘化地位的赵氏、魏氏,在他执政期间,地位都得到了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