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历史散文中最高文学成就的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8 07:02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9:20
先秦文学的成就是巨大的,它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有史以前的口头文学,由于没有文字记载,流传下来的不多,但其中神话一部分却是相当丰富的。神话的产生远在阶级社会以前。它在广大群众中口耳流传,经过不断的修改补充,越来越优美,越来越富于艺术想象,这是口头文学的发展规律。不难想象:原始人创造的神话活在人们口头的历史时期是非常长远的,而神话被记录下来直至今天为止,不过是很短的时期。毫无疑问,神话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古的宝贵遗产。它通过丰富、美丽、奇特的幻想,表现了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有积极影响。
诗歌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一种口头创作,完全是属于全社会的文学艺术。从口头到书面,从民间到宫庭,从集体歌唱到个人单独创作,这中间也有着漫长的过程。先秦文学的巨大成就之一是诗歌。比较原始的诗歌被后人用文字记下来的很少,所以《诗经》三百篇便成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有一部分民歌是人民的口头创作,经采录后成为书面文学。它们是被剥夺了文化学习权利的人民大众从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现实性和战斗性都很强。另外一部分诗歌是“雅”和“颂”,基本上是贵族的创作。贵族作品主要是*以及反映贵族统治阶级的生活,虽然也有不少反映现实的有社会意义的诗篇,但并非替人民说话的。因此,民歌部分是《诗经》精华的主要部分。它们揭露了社会阶级矛盾的本质,代表人民的直接呼声,有强烈的人民性、丰富的生活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是我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它和贵族士大夫的诗歌形成鲜明的对照,充分反映两个阶级两种文化的斗争。
继《诗经》三百篇之后,在我国文学史上放射出万丈光芒的诗歌就是“楚辞”。“楚辞”主要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是他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的新诗体。由于战国时代社会的根本变化,私人著书的风气大盛。屈原的“楚辞”也就是在开始有了私家著述的需要和可能的条件下产生的。所以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作家,他的诗歌创作标志着我国文学史上从集体歌唱到个人专著的新纪元。屈原“楚辞”的特点是一种*体形式,这一形式是从民间歌曲,特别是楚声歌曲学习来的。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而代之以从三四言到七八言的参差不齐的形式。这是诗歌的发展,也是文学的革新。不仅如此,在内容上也大量采用民间的素材,如神话传说和方言习俗等,在创作方法上也大胆吸收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更为后世作家提供了善于向民间文学学习的光辉榜样。事实证明;我国文学史上有成就的作家,大都向优秀的民间文学学习,挹取其精华,作为自己的营养,反之,其成就则极为有限。屈原这种良好的创始,正说明文学史上作家创作方面一个重要规律。屈原以其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诗篇中洋溢着悲愤炽烈的感情,表现了崇高的*理想,而想象丰富、词采瑰丽的艺术风格又是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远祖。
我们习惯向来是“风”、“*”并称的,“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指《离*》,代表楚辞。《国风》和《离*》在过去的确为我们指示了文学创作的两条光明大道,今后也还会继续起着应有的作用。《诗经》和楚辞对于后世文学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先秦的散文也和诗歌一样,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有极其光辉的成就的。它的发展过程也很长。殷商以来,既有甲骨的契刻文,又有竹木筒的记载。到了西周,金属范铸的铭文比殷商更发展。历史方面,既有记言的《尚书》的训诰体,又有记事的《春秋》的策书体。春秋以后,既有杰出的历史散文,又有卓越的诸子散文。由于那时文学、史学和哲学尚无明确分工,它们虽是历史哲学著作,同时也都是很好的文学作品。所以散文的发展,在先秦这一阶段也是百花齐放、丰富多采的。
先秦的历史著作有记言体,有记事体,有编年体,有国别体,体裁既多,文章又好,这对我国历史记载形式的多种多样以及历代史学的发达是有绝大影响的。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及其巨大成就是在当时各种阶级、阶层和各个学派的斗争中出现的。无可否认,没有春秋战国社会的剧烈变化,没有那时各式各样的思想斗争,那种光辉灿烂局面的出现是不能想象的。先秦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构成了我国散文史上的黄金时代。
至于后世*家、哲学家、学者的政论文和理论文,古文家、历史家的叙事文和传记文,很多取法于先秦的散文而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就。即使在今天,先秦散文在艺术方面也还能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9:20
先秦历史散文中最高文学成就
先秦说理散文确立了说理文的*和形象化的说理方式, 影响后世的创作风格 。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语言范式
先秦说理散文以其思想的深邃,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成为中国 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先秦说理散文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儒、道为 代表的先秦说理散文,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确定了作家的人格理想, 作品的审美风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石之一。
先秦说理散文是我国散文创作的典范,它以成熟的说理文*,形象化的说 理方式,丰富多彩的创作风格和语言艺术,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章学诚认为,“周衰文弊,六艺道息,而诸子争鸣。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 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文体备。”(《文史通义?诗教上》)说战 国时文章已变尽,未必符合实际,但后世的所有文体都能在战国散文中找到先例 或萌芽则是无疑的。先秦说理散文不仅标志着说量议论文体的成熟,而且也包孕 了寓言、小说等因素。
先秦散文确立了说理文的*。早期的语录体和对话体,虽不是我国说理文 *的主流,但后代不乏类似之作。从扬雄模拟《论语》而作的《法言》,到后 代的佛教语录和理学家语录,都与《论语》一脉相承,而以问答的形式进行论辩, 在后代说理议论文中,也不乏其例。成熟于战国后期的专论体说理文,更是我国 说理文的主要模式,不仅在*上,而且在说理方法上,都对后代说理文有深远 影响。
先秦说理文主要是哲理散文和政论散文,但无论是表述对自然和人生的理性 认识,还是阐发*主张和学术观点,都不仅依靠逻辑推理和抽象思辨来完成, 还灌注了浓烈的情感,运用了生动的感性形象。先秦说理散文中,寄寓深刻的寓 言、譬喻,常有抒情因素。这种形象性和抒情性,使先秦说理散文自身具有了文 学意味,对后代散文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不仅后代哲理政论文受其影响, 颇有文学因素,而且,后代以描写抒情为主的文学散文也由此而孕生。
先秦说理散文中大量的寓言,本是为说理而存在,但由于其自身深厚的意蕴 和生动形象的艺术特征,所以能够脱离说理文字而独立,由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成为一种文学样式。其中的优秀之作,对我国古代小说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 作用。同时,先秦说理散文中,以对话的方式描写人物,也为后世小说提供了可 资借鉴的艺术经验。
先秦说理散文大都分析透彻,议论纵横,而不同的作品,又各具特色,风格 各异,直接影响了后世作家的创作风格。在后代许多文学巨匠的作品中,都可以 看到不同风格的先秦说理文的影子。《孟子》之文深得唐宋古文家的推崇,他们 的创作,亦深受孟子文的影响。“韩文出于《孟子》”,“东坡文亦《孟子》”, “王介甫文取法孟、韩”。(均见刘熙载《艺概?文概》)韩愈、苏轼等人的文 章气势磅礴,显然与孟子文章有密切关系。苏洵曾自评其文得“孟、韩之温淳” (苏洵《上田枢密书》)。庄子散文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不同时期的中国文学创 作中都有所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游仙诗、玄言诗、山水田园诗都和庄子思想及 庄子散文艺术有渊源关系。从曹植的《髑髅赋》、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之类文 章中,都可以明显看出《庄子》的文风。唐代诗人中,李白超拔的想象力,豪放 飘逸、意象奇特、大胆夸张的诗风,与《庄子》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宋代文学家 中,苏轼最得《庄子》散文的神韵,刘熙载以为苏轼诗“出于《庄》者十之*”。 (《艺概?诗概》)岂止是诗,东坡的文和赋,也多从《庄子》来。古代小说戏 曲创作也深受《庄子》散文艺术风格的启示。从具有浪漫幻想色彩的《牡丹亭》、 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中,都可以看到《庄子》散文艺术精神的灵 动表现。《荀子》和《韩非子》在文学史上的影响,较《孟子》、《庄子》稍逊。 但在贾谊、晁错、刘禹锡、王安石等人的创作中,也不乏荀文的风格。《韩非子》 在先秦说理散文发展史上,处于集大成的地位,后代说理散文在体式上大都不能 出其范围。其散文风格,在后代许多作家的议论文中,也有表现,如柳宗元、王 安石等人的文章,都是学习韩文的。
孔、孟、庄、荀、韩非等先秦诸子都是语言大师,先秦说理散文在语言艺术 上的高度成功,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为我国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举凡 后世常用的语言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在先秦说理文中,都 已有成熟表现,直接影响了后世的语言修辞。后世文学中或平实质朴,或华丽雕 琢,或婉约隽永,或放纵恣肆的语言风格,在先秦说理文中都已可见端倪。而先 秦说理散文,还为后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词汇和丰富的成语,其中有不少至 今仍活在现代语言之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9:21
毫无疑问是《论语》,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论语》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只有一小部分记载孔门弟子(譬如曾子、子夏、有子等人)的言行。《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西汉之时,《论语》本有今文本《鲁论》、《齐论》和古文本《古论》之别,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根据《鲁论》、参考《齐论》而编成定本,号《张侯论》。今传《论语》则是东汉著名学者郑玄混合《张侯论》与《鲁论》而成。
有的学者以为,“论说”之“论”其名“始于《论语》”;然而在《论语》当中,有观点、论据、论证过程的文字并不多见,大部分内容只不过有观点而已(出自孔子及其弟子之口)。因此,《论语》就自身而言主要还是记事文。但若从先秦诸子发展的整体背景上看,它无疑又是诸子论议之文的第一个阶段,为语录体。《论语》的最大价值,在于真实再现了孔子平凡、伟大的人格形象;“盖孔子人格之伟大,宜为含识之俦所公认;而《论语》则表现孔子人格唯一之良书也”。它所记载的孔子的言论,意趣深远,有不少篇章形象而精警。
---------------------------
《论语》为后世万代确立一个标准,一个榜样!其所倡导之人生,成为历来有志之士所追求之人生!其所描绘之人文,成为历史时期国人人文精神之向往!道的追求,仁的思想,忠的信条,恕的品格,奠定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
同时,《论语》所确立的这一套人文情怀,也解开了中国历史绵延不衰的谜底!人人为国,其岂能衰!人人爱国,其岂会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9:21
我国的史官建制很早,按周代的制度,有*、小史、左史、右史等职位。《汉书·艺文志》记载“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尚书》记载了商周君王对臣民发布的各种政令,文辞简练。《春秋》是鲁国的遍年史,记事严谨,语言精炼。
应该说真正具有文学价值的历史著作,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左传》、《国语》、《战国策》等是其代表。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用历史事实来解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春秋》是概括的记述历史,而《左传》则详细的记载事件本末细节,此书丰富多彩,叙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情况和历史人物的言行。
《左传》擅长战争描写,它不仅把纷繁复杂的战争有条理的叙述出来,并且从大处着眼,通过人物对话,写出战争的性质,决定胜败的因素等内容。《曹刿论战》和《*摇(没找到这个字)之战》等篇,都写得非常出色。
《国语》是战国时代出现的一种国别史,记载周王朝和诸侯各国的大事。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远不及《左传》,然而它有的叙事比《左传》更鲜明生动,如写“厉王弭谤”和“勾践复国”的文字,就是这样。
《战国策》记述的基本上是战国时期谋臣纵横捭阖的谋略和辞说,它的文风是剧谈雄辩,书中还刻画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例如写唐且出使秦国,唐且与秦王谈起“布衣之怒”,秦王轻淡的说,布衣之怒不过“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且慷慨陈词:“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说完,拔剑而起,这一番慷慨豪壮的言辞,打掉了秦王不可一世的凌人盛气。
《战国策》中的纵横家辩士,还擅长运用寓言进行说理、论证,象狐假虎威、画蛇添足等成语故事,都出自《战国策》。
《左传》和《战国策》对后世的散文家有着深刻影响 。司马迁的《史记》,曾经大量采用这两书的材料,并汲取了它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汉代贾谊、晁错等人的政论文章,其雄辩风格得之于这两书也很多。历代史书的编撰,以至唐宋散文家的记叙问,在语言和表现方法上,也都受到先秦散文的影响。
二、诸子文章的风采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主张。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述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风格是语言简练,含义深远,雍容和顺。其中许多形象化的语言,往往包含着深远的社会和道德含义。例如,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这既是对松柏的礼赞,又是对一种坚强人格的称颂,形象与哲理交融在一起。
《墨子》一书,语言质朴,但有很强的逻辑性,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又经常从具体问题的争论中作出概括性的总结。例如,《非攻》篇中说:“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人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以下又从盗窃别人鸡狗说到,侵略他人国家,指出这些行为的本质都是“亏人自利”的不义之举。这样的由小及大,层层推进,既是演说,又是比喻,论证明白而严谨。
《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端锋芒显露。例如,忘了是哪篇了,记述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孟子对齐宣王所问“齐恒晋文之事”避而不言,却引齐王谈论王道。在对话中,孟子经常连连发问,步步紧*。他的雄辩锋芒,有时竟使得“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的文章还善用比喻。他在谈及不能和不为的区别时说:“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他所用的比喻常常是多样的,有时整段用,有时全篇用。就象“鱼,我所欲也”,就是层层深入,运用曲折的比喻揭出所论主旨。
在先秦思想中,庄子的思想具有一种虚无主义色彩。在先秦散文中,《庄子》是最具风格的。大量的采用虚构的寓言故事,来说明思想论点,这是《庄子》的一大特色,《庄子》想象神奇,在古代散文中独树一帜。《庄子》寓言丰富,并且很多出自作者自创。这些寓言也不是简单的比喻,而是有着奇幻斑斓的色彩。象写河伯看到“秋水将至,百川灌河”的景象,便“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当他来到北海,看到大海的浩瀚天际,这才感到天外有天,自己的沾沾自喜是可笑的。接着通过与河伯的对话,又道出宇宙之大,大海在其中也是渺小的等的道理,既是寓言,又有壮阔的景物描写,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还有,写诸侯间的战争时说:有两个国家,一个建在蜗牛的左角,一个建在蜗牛的右角,“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可返”象这样的奇幻的想象,在《庄子》中还很多。
《韩非子》的文章注重论述,论事证理切中要害而又精辟深刻。在先秦诸子中,韩非子的分析力最强。有一篇写亡国的理由,竟写了47条之多。他的文章中也大量引用寓言故事和历史知识,我们今天还在运用的成语,如守株待兔、买椟还珠等,都出自《韩非子》。
先秦诸子散文风格多样,或气势磅礴,或雄辩锐利,或浪漫奇幻。诸子散文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9:22
显者左丘明也,著左传厥国语,四方尽知,莫有望其项背者!
昔左丘明将传《春秋》,乃先采列国之史,国别为语,旋猎其英华,作《春秋传》。而先采集之语,草稿具存,时人共传习之,号日《国语》,殆非丘明本志也。故其辞多枝叶,不若内传之简直俊健,甚者驳杂不类,如出他手。盖由当时列国之史,材有厚薄,学有浅深,故不能醇一耳。不然,丘明特为此重复之书。何也?
——《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三“经籍十”引
最后楼下说我胡扯的那位同志请您先搞清楚散文的定义好吗?
文学体裁之一,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文的范围缩小。
古体散文和近体是不同的,注意这个问题,散文并不仅指抒情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