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胆囊息肉四十年了严重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8 07:53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8:51
严不严重要看你病到什么程度了,如果胆囊肿属于一种良性的疾病,就不严重,像你这种情况有胆囊息肉已经40年了,最好是做一个详细的检查,确认一下身体目前的情况是否健康。胆囊只要在护理得当的情况下,一般是不会有什么情况的,如果比较严重需要做手术进行切除。
胆囊息肉是比较麻烦的一种疾病,在发病的时候会肚子疼的很厉害,还会伴有恶心呕吐,肚子胀等症状,但是有很少一部分患者平时没有感觉,只有在B超检查的时候才能发现,一般患有胆囊息肉的患者医生都会建议手术切除,这样会比较有效的控制病情,不会长时间的被病痛折磨了。
临床上所指的胆囊息肉包括有由胆囊炎症所引起的黏膜息肉样增生、胆囊黏膜细胞变性所引起的息肉样改变、胆囊腺瘤性息肉以及息肉样胆囊癌等。
胆囊息肉在病理上有良性息肉和恶性息肉之分。良性胆囊息肉分为良性肿瘤性息肉和假瘤性息肉两大类。
其中良性肿瘤性息肉可来源于上皮组织(腺瘤)和支持组织(血管瘤、脂肪瘤等),而假瘤性息肉则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肌瘤病、组织异位性息肉等。胆囊腺瘤性息肉是潜在的癌前病变,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关。
与此相比,假瘤性息肉如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及胆囊腺肌瘤则不会发生癌变。
大部分的胆囊息肉不能自然愈合。一般来说,胆囊息肉需要手术治疗。如果你没有症状,那不是很严重,它比较小,要可以注意休养,清淡饮食更好。
及时到普通大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确认。如果不及时去除息肉,可能会成为肿瘤,应该及时治疗。目前治疗胆囊息肉只能通过手术治愈,药物只能减慢,胆囊息肉不能自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8:52
胆囊息肉是常见病,既不能过于担心,也不能大意。
息肉本身不同不痒,人们之所以对息肉有“偏见”主要是担心息肉恶变。的确,一部分胆囊癌起源于胆囊息肉恶变。但其实,超声报告上的“胆囊息肉”或胆囊息肉样变,与真正会发生恶变的息肉还是有差别的。胆囊息肉或胆囊息肉样变是个笼统称谓,一般来说超声报告描述的是“胆囊息肉样病变”,所谓“息肉样”,就是说像息肉,而不一定是息肉。这是在影像学检查下的称呼,具体胆囊息肉是好是坏,病理检查是金标准,但通过影像学特点可以大致判断良恶性。
临床上最为多见的是单纯性息肉和非胆固醇良性息肉,只有极少部分人发现息肉型早期胆囊腺癌。
胆固醇性息肉
超声发现的胆囊息肉一半以上都是这种类型,准确来说这种不是真正的息肉,有人认为是胆固醇结晶在胆囊粘膜表面形成或导致粘膜隆起,因此又称为假性息肉。目前理论上认为此类息肉是不会癌变的。胆固醇性息肉有如下特点:多发、易脱落,多在1cm以内,外观呈桑葚状,脆而易碎,蒂细如棉线,多位于胆囊体部。胆固醇息肉和饮食有关,高胆固醇饮食或有脂肪肝的病人容易得胆固醇息肉。
胆固醇性息肉无须特别处理,建议:饮食要规律、早餐要吃、低胆固醇饮食,可试用药物。对于1厘米以下的胆固醇息肉可以每6个月到一年定期B超复查,观察其大小、形态、数量的变化即可。
非胆固醇性良性息肉
又称为真性息肉,是指真正从胆囊壁上长出的一块“肉”,包括胆囊腺瘤、腺肌瘤、炎性息肉、腺瘤样增生等。炎性息肉是长期胆囊结石刺激合并慢性胆囊炎形成的。胆囊腺瘤就是一种良性肿瘤腺肌增生症、腺瘤样增生也有癌变危险。
在超声的描述上通常会有该息肉的基底是宽还是窄,是否有血液供应,有血供的息肉多为乳头状瘤或腺瘤,有癌变的风险。若需要进一步明确息肉的类型和性质,可行增强CT或MRI增强扫描帮助诊断。此类型患者药物治疗无效,恶变倾向大者不建议保胆及药物治疗,建议胆囊切除手术。
息肉型早期胆囊腺癌
有少部分病人在超声上诊断腺瘤性胆囊息肉,结果术后病理是腺癌,其实这种类型严格意义来讲已经不是我们所说的胆囊息肉的范畴了。目前对于混杂在胆囊息肉中的息肉型早期胆囊癌有时仅靠B超难以鉴别,必要时要做薄层增强CT或MRI增强扫描。癌性息肉的超声下又如下特点:约80%以上大于1cm且单发;约70%位于胆囊颈部;约有一半伴有胆囊结石。一旦怀疑此种病变应尽早手术治疗。
诊断疾病的金标准是显微镜下的病理诊断,在超声检查下不能直接确定息肉的性质,只能根据经验推测,因此超声下报告的“胆囊息肉”通常是个笼统称谓,准确的性质只能是病理诊断,但超声一般会描述性质,是多发的还是单发的,大小等。
如何从报告上大致判断息肉的良恶倾向?
简而言之:短时间生长迅速的;大于1厘米;单发;广基底的;胆囊息肉;伴有胆囊壁局部或整个增厚;合并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超声、CT及核磁不除外癌变可能。从临床经验来看,有这些特征息肉是“恶性”的倾向大,通常建议在恶变前手术治疗。
胆囊息肉是常见病,既不能过于担心,也不能大意。
从临床经验上来看,一般而言多发的息肉可能比单发的好,多发息肉多数是良性胆固醇息肉;而如果是单发的反倒要高度警惕。如果是多发小于1厘米,建议病人观察,但不是就不管它了。大约半年做次B超,观察期间改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这是最重要的。若有不舒服症状可以试试服用一些药物缓解症状,一般认为直径小于1厘米的多发胆囊息肉可以暂不手术。
胆囊息肉要不要手术治疗有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癌变或癌的漏诊,这主要是指后两种息肉类型。另一方面是针对症状,若不舒服症状用药不缓解,继发慢性胆囊炎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且可以除外胃病等其他因素引起可以考虑胆囊切除。
胆囊息肉症状如何?
胆囊息肉一般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少数患者有上腹部不适,可伴有腹痛,不适或疼痛部位在右上腹或右季肋部,少数可伴有向右肩背放射。息肉位于胆囊颈部可出现胆绞痛,在合并结石时可有胆绞痛发作及急、慢性炎症发作的表现。
吃药可以治疗胆囊息肉吗?
对于多发胆固醇息肉,有些药物可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合并慢性胆囊炎的症状,对于有些小于5mm以下胆固醇结晶或预防新发可能有一些效果。药物对于真性息肉无效。
患有胆囊息肉如何检查和复查?
多数情况下,B超检查能够早期判断胆囊里的东西是结石还是息肉,对于数量、形态、大小的敏感度甚至高于CT和核磁。但要进一步明确息肉的类型和性质,特别是上边提到的后两种类型,可能就需要薄层增强CT或MRI增强扫描帮助诊断。诚然,有时靠这些检查也不能100%确定,需要医生综合患者情况判断。有时息肉性质不能确定,甚至需要3个月复查一次B超,密切观察。
总而言之,有明确恶性倾向的建议手术切除,一是明确、二是阻断了恶变的可能;对于没有恶性倾向的也不建议积极手术,根据具体情况半年到一年定复查即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8:52
胆囊息肉严重吗?这个要分具体的情况的不同来判断。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需要重视
这种情况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对于息肉大小比较小,且没有明显恶化趋势,可以用德辅立胆舒茶来调理,清肝利胆,清理胆囊毒素。胆囊息肉超过12mm,或者有明显增大趋势的话,建议手术方法切除胆囊
对于胆囊息肉要注意下面的食物不要吃:油炸食品;罐头类制品;腌制食物;加工的肉类食品(火腿肠等);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奶油类制品;高盐、高脂、低维生素、低矿物质一类食物;烧烤类食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8:53
体检时,可能有不少人都会发现身体某些部位出现了问题。例如,随着B超技术的普及,平时没有太多症状的胆囊息肉就会被发现。但是,息肉毕竟不是一个好东西,所以,有些人一发现自己有息肉,就开始担心会不会癌变,要不要手术切掉。那么,大家的担心有必要吗?
胆囊息肉咋回事
胆囊息肉,是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病变。由于患者平时没有特殊感觉,所以多数人都在B超检查时发现,且以30-50岁人群为主,B超的准确率高达95%以上。少数患者会有右上腹疼痛、腹胀、恶心、呕吐、厌油腻、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会有右肩背酸痛的不适感。
胆囊息肉根据病理表现,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炎症增生性息肉、胆囊腺肌瘤、腺瘤样息肉。其中,胆固醇性息肉占比最多,且不会癌变;炎症增生性息肉、胆囊腺肌瘤是否癌变,尚未明确;腺瘤样息肉有癌变的可能性。
癌变的高危因素
①单发性息肉,而非多发性;
②息肉的直径大于1厘米;
③息肉蒂粗大或广基;
④息肉短时间内增大很多;
⑤患者年龄大于50岁;
⑥患者合并有胆结石。
一般来说,胆囊息肉的直径越大,说明癌变的几率越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直径小于1厘米的息肉可以不管。对于已经发现胆囊息肉的人来说,每半年或每年做一次B超是必要的,如果短期内息肉增大,就要引起重视。
要不要手术治疗
胆囊息肉是否手术治疗,与其是否有癌变倾向有很大关系。如果患者存在上述六个危险因素,且息肉位于胆囊颈,可以考虑手术切除。对于癌变倾向不明显,或病理显示为良性病变的患者,可以考虑非手术治疗方式。
其实,想要预防胆囊息肉,最重要的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平时饮食要规律,早餐一定要吃,且多吃清淡食物,少吃油腻、高胆固醇食物,注意劳逸结合,多运动少熬夜,放松心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8:53
胆囊息肉本身也就是被大家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也就是一种胆囊腔内明显隆起的一种疾病,大部分的人在出现胆囊息肉之后可能都没有任何的症状,往往都是通过体检才发现这种疾病的出现。也有一部分的人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现象,伴有食欲减退等等,只是大家也非常的关心胆囊息肉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一、诊断疾病
首先,我们应该确定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如果诊断为恶性肿瘤,应立即切除。因为如果它是恶性的,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好的方法,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应该保持良好的情绪,否则恶变的几率会更加的严重。
二、手术治疗
如果在经过检查之后发现胆囊息肉属于恶性变化,此时就应该积极的接受手术治疗,一般的情况下在接受手术之后也可以有效的达到控制,但是却会产生一定的并发症。如果它是良性的,那么你可以考虑如果你保留胆囊,因为一旦失去了器官之后,也会导致个人的抵抗能力逐渐的下降。
三、保守治疗
良性息肉,通常医生会根据其大小和生长速度来确定是否需要切除,一般的情况下如果良性息肉的大小在10毫米以下,而且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加现象,那么只是并不需要接受治疗,而如果息肉的直径超过了10毫米,很容易就会出现癌变的现象,此时最好是引起重视。
四、判断生长速度
如果小于10毫米,就应该定期的接受体检,每一次都应该注重于最后的检查,结果能够有效的判断生长的效果到底是如何,另外也应该定期的接受B超的检查,并且最起码需要随访检查6个月以上,那么才能够真正的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