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8 15: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0:48
岱崮地貌是我国继“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之后为我国科学家最新发现的新的世界岩石地貌类型。
岱崮地貌在国家地理地貌类型史上和世界地貌类型历史上都异常罕见,具有十分丰富的原生态旅游观赏价值和十分重要的地质地貌标本研究价值。
亿万年的地质演变中, “崮”这种独特的地质形态,称的上是一个惊人的奇迹。
亿万年来“崮”宛若世外桃源、恍若如精灵居所,不被世人所认知,而等到“崮”这种奇崛的形态一个个如花朵般宛如仙子映入你的眼帘时,你除了赞叹和惊奇,可能带给你更多的还有激动。。。。。。
“崮”的成因主要是古生代寒武纪灰岩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区经过浸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动力作用,形成了外表呈圆形、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崮,多呈驼、帽、桌和鸡冠等形态。 这种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地貌类型,在世界地质学上,并不为绝大多数地理专家和学者认知。 岱崮地貌发现记
2007年4月5号那天,中国当代徐霞客、著名旅行家和作家李存修先生应邀到了山东蒙阴县岱崮镇,参加一个在这里召开的“桃花诗歌笔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名诗人、作家参加了这一活动。河流谷地,杨柳飘逸;岭背山坡,桃花飞红,往日荒寂的沂蒙,已变成红桃绿柳的花果山了。
半天后,李存修就从笔会上消失了,因为他被身边的崮群深深吸引,难以自拔,于是邀请了县文化馆张馆长,实地考察攀登了大崮、龙须崮、*崮和司马寨四座崮。这些崮的独特、别致、奇异和壮观给予了他几十年旅行之积累一次巨大的挑战。
李存修旅行一生,到过世界各大洲和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的山山水水,从未见过这样的地形地貌,尤其是没有如此密集的崮群。中国原有的四大地貌也不能代表和包括这样的地貌。经过三天的深思熟虑,于4月8号那天晚上,在镇*礼堂内,面向所有入会代表及当地*领导,他没有在台上朗诵诗歌,而是第一次作了有关“崮文化”的演说,正式提出了这一发现和理论。
会后,他写成文章“沂蒙望崮”,先后在《中国旅游文化》杂志、《中国旅游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中国旅游文化》用的题目是“岱崮望崮”,《人民日报》的题目是“沂蒙寻崮”)。
县、镇两级*于当年8月21号,从北京等地请来了7位著名的地质地理学家,经过科学的考察和论证,将这一特殊的地质地貌现象正式定名为“中国第五地貌——山东岱崮地貌”。
岱崮地貌旅游开发座谈会在汶河大酒店召开。广东省旅游文化协会会长李存修,市蒙山管委会党组*、常务副主任刘桂民,县委*、县*常委会主任朱开国,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彭波出席会议,岱崮镇及县旅游、国土、党史、史志、东蒙集团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
李存修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译协理事、广东省旅游文化协会会长。2007年来我县岱崮镇参加会议,被岱崮地貌奇特的地质现象所吸引,认为国内所知的四大地貌不能代表沂蒙山崮群的地貌,他把这些发现和判断写成一篇《沂蒙望崮》的文章,在《中国旅游文化》杂志上发表。文章引起了地质地理学界的重视,经过论证,该地貌正式命名为‘中国第五地貌——岱崮地貌’”……
2012年10月8号,有关岱崮地貌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蒙阴召开,李存修应邀参加了这一重要会议。经实地考察研究,三位国际知名的地质学家和旅行家再一次肯定了由李存修最先提出的这一理论。李存修在用外语的发言中,感谢国、内外的科学家对岱崮地貌发现的肯定与支持。
至2013年底,李存修集中用了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对岱崮地貌的的分布范围、高低大小、形状特点、风情世俗进行了有选择性的了解和摸底,东到日照、潍坊,南到枣庄,西到济宁,北到济南、淄博,独自完成了对临沂、潍坊、枣庄、日照、济宁、淄博、莱芜、泰安八个地区内的蒙阴、沂水、沂源、沂南、费县、平邑、蒙山、泗水、莒县、青州、临朐和新泰等十几个县、局的考察,登上了大、小75座崮的崮顶,对崮顶的自然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山寨文化、宗教文化、土匪文化等留下了大量文字和图片资料。
迄今,李存修正在整理30万字的长篇纪实旅游文学《中国第五地貌—山东岱崮地貌发现记》一书,计划年内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