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16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07:38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产生的。
第二,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去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第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古代水利工程、建筑、航海、战争等的需要,催生了古代的天文学、数学和力学等自然科学。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区别于人的意识活动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
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并受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认识的辨证运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07:38
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理解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认识。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要改变世界必须认识世界。实践及其发展的需要是认识、知识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动力。
同时,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必须满足实践的需要,为实践服务。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可能。只有实践才能提供认识所必需的信息。
同时,也只有实践才使人们获得并不断发展对信息加工的能力即思维的能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凡是符合客观的真理性认识,通过实践必然会成功地转化为客观的现实。
扩展资料:
在哲学史上,“实践”在各种哲学体系中有各自不同的涵义。例如,中国儒家的哲学就把“修身养性”称之为实践;黑格尔的“实践”是绝对观念发展的一个环节;费尔巴哈的“实践”是饮食起居、商业牟利等活动;实用主义者说的“实践”就是个人被动地应付环境的各种活动。
唯物主义者马克思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概念引进认识论,明确地指出:实践是认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这就使认识论在哲学史上发生了从未有的变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07:39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