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3 04:0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7:21
学区房一直以来,都是引发全民围观、争锋相竞的房产。或许它简陋破旧,或许它占地面积小,或许它有很多不足缺陷,但冠上了“学区房”的光环,就依然还是一块香饽饽。看似是房产的升值,却也体现着优质教育资源的紧缺和不均衡。
学区房对于未雨绸缪的家长来说,是怎么都不会吃亏的一套房。既能保证孩子上好学校,上学方便,还能让房产保值。无论房价怎么降,学区房总是有好市场。学区房,能带给孩子的只是一个好学校,但这哪怕一个“只”,也能让孩子少走很多路,它不火谁火。
同样是中考,同样的试卷,同样的学校,400分和600分只能被同样的学校录取,因为他们来自同一个学区。这无法评价公平与否,但对孩子来说是不一样的。600分的孩子觉得委屈,400分反而得瑟,多考200分又如何,不也落得一个学校。在这样的社会机制下,总是会容易造成两个极端。对家长来说,踏入名校,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谁不是望子成龙。
学区房有多重要?是我一直很困惑的事情,或许是不能身临其境,或许是这样的经历太遥远。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要留有理智。是金子到哪里都可以发光,并非是在最亮的地方。正是因为家长们为了“学区房”而“学区房”,“看的人”越来越多,“看房人”互相哄抬价格,才造成了17万一平方米的闹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7:22
今年六月份的时候,曾经报道过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刷遍了朋友圈“南京13平米双学区房被炒到17万/㎡”。甚至,由于购买人较多现场还持续竞价着,有人报价超200万,单价破17万/㎡。
在现在的教育*下,学区房绝对是中国房价最坚挺的房源。很多人在买房子的时候,都会优先考虑未来孩子读书的学校是什么样的。一旦家庭哪怕有一点点条件,一定要选择一个自己能力范畴极限的承受范围之内的房子,让孩子们享受最佳的教育资源。因为现在中国的学校会出现两极分化,这不仅仅包括学生的分化,还有教育资源的分化,其中还包括师资力量。最终的结果就是好的学校越来越好,差的学校越来越差。
其实,现在中国已经出现了许多"*失学"。也就是说孩子们虽然继续在学校读书,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差距,未来能考上好学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就是造成了他们实际上处于失学状态。2019年高考成绩出来后,厦门的前几名学校,他们的本一率高达95%以上;而对于其他地方的普通学校,本二率才不到10%,更何况是本一率呢,这就是教育资源的差距。
学区房的出现也是中国房地产的快速发展造成的,随着中国整体房价的提升,如今的学区房更是涨到令人惊叹的地步。因为只要是存在教育分层,学区房就不可能降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7:22
从实际情况来说17万是高了点,但它有自己的价值。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确实高了,这也体现了教育发展不均衡。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这是每一个人父母最大的理想,于是想方设法为孩子创造机会,找最好的学上。
1、古有孟母三迁,现在有学区房,这是一种趋势。
古代孟母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好的教育环境,也三迁住所,说明对于孩子的教育,大家的心都是一样的。学区房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但就价值来说是符合规律的。因为你需要这个房子,孩子才能在这个学校读书,所以价格可能有所偏差。但因为你想在这里读书,你只有这样付出才行。从另一方面来说也符合价值论。
2、当然从其它分析,这种体现的是教育发展不均衡。
本来是划片区招生,但为了让自己孩子读好学校,不得不付出代价。那学校为什么就不能均衡发展呢?好老师都往好学校跑了,在农村还可以理解,城市确实无法理解。
3、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也体现了现代教育资源紧张。
农村老师一个老师教几个学生,城市一个老师教50多个学生。农村老师只需要学生安全就行,城市老师还必须出成绩。为什么城市老师压力这么大,大家还往里面挤,原因自然是城市环境好一些,其它方便一些。这也从侧面看得出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
当然短期内,这样的情况还会持续,家长的想法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7:23
贵也是有他贵的道理。学区房一直以来都是被大家所关注的对象,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听过,都知道要让孩子在一个好的环境学习,那么选择学区房也是大家共同的想法!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7:23
这只能说明我们国家的教育资源分配上出了问题,要不然一个学区房怎么能炒出这个高的价格。我之前就见过女儿网络课班级里的家长讨论学区房的问题,真的是有孩儿的家长最忧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