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3 11:28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8:45
这收藏是一件相当专业的爱好,对于收藏者来说最忌讳的事情莫过于收藏字画。字画收藏是一件很让人头疼的一件事情,现存于世的画作也是赝品多余真品。所以,专业知识不是太丰富的藏家,就会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不得已要找专家来鉴定。这么一鉴定,往往就会具有相当的专业性。但是一些心怀叵测的专家,就瞅准了这个空子,可谓是生财有道。有这么一位专家17万买下“假画”,转手就卖8736万,这波操作下来,可以说是空手套白狼的翻500多倍。
要说这假画,历史上还真有不少。比如大名鼎鼎的《清明上河图》,流传后世的版本多达几十种,但是真正有价值的画作,却一直躺在故宫博物院。所以,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自然为真,而其他作品则为摹本,也可以理解为假画。但是摹本也好,仿作也罢,都比假画要真。后者以欺世为主,而摹本也好,仿作也罢则是明白清除的告诉世人,这是我仿作的,我有这个实力。所以,假画往往是藏友非常不愿意看到的情况。这也就有了藏友找专家鉴定的情况,大部分专家还是相当称职。
然而,总有那么一小撮专家将国法良心置若罔闻。有这么一位朱姓藏友,家有祖传的一幅画,但是不确定这画到底是什么年代,真实价值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老朱是个实在人,但是对于收藏谈不上什么爱好,对于祖上家传这幅画也是也谈不上什么理解,让专家鉴定,无非是为了卖出一个好价钱。如此这般怀揣这样的目的,他就找专家鉴定。专家在台上看了老半天,说这是乾隆时期的画作叫做《嵩阳汉柏图》。但是这位专家留了个心眼,说这是个仿品,也就是假画,但是收藏空间还是有的,值个三万块钱。
老朱也没有多想什么,好赖能够应个急,但是毕竟祖传之物,卖这仨核桃俩枣的也是心里不乐意,还有点不甘心。就这么赌气般地找到了专家,请求再次鉴定。专家还是十分认真的说,您这是伪作。老朱看着很沮丧,在看似“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专家悠悠说出一句话您老人家真不容易,我出17万买了,给你缓缓急。专家也是走了十分正规的程序,立了一个合同。这么一来,从法律上确立了专家对于这幅“假画”拥有权。然而,专家会有那么傻?犯不上17万买一副假画啊!但是专家还真就这么做了,不可告人的目的,在同年拍卖会上被揭开了。
也就是说这幅画,在同年17万购入,转手就卖了8736万,翻500多倍。老朱更加不乐意,打官司也没打赢,毕竟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这幅“假画”已经是人家的东西。这幅被专家鉴定为“假画”的画作,实乃乾隆御笔《嵩阳汉柏图》,那是实打实的真迹啊!就这样专家以近乎空手套白狼的手段,成功赚了8700多万。这个案子,也成为了鉴宝专家行当中一个影响恶劣的丑闻,鉴宝专家的名声也变得不怎么好。不得不说,鉴宝专家真是生财有道啊!
其实,一个不怎么懂收藏的人,只要提高警惕,便会让生财有道的专家变得生财无道。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可是对我们依旧有着一定的启迪。世道南测,还是希望人们能够坚守自己的认知,把自己保护起来,不让自诩为专家的人欺负我们某种程度上的无知。这件事也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事情都有两面性,凡事都要考虑全面三思而后行,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老朱那样本该能避免的老朱的那种悲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8:46
后来因为这样的事情导致他的名声败坏,他现在待业在家,并没有什么人再去找他鉴宝。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8:46
后来这名专家也被人们发现了,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受到了人们的唾骂。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8:47
最后专家的名声变得很差。这样的行为是非常不守职业道德的。让人非常的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