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个吃的叫什么名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1 06:39
我来回答
共7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4:10
枇杷梗,又叫落花梗。又名油京果。
该制品造型别致,形似枇杷的梗子。其特点是色泽金黄,外面粘以白糖粉,内质多孔,入口松脆。
枇杷梗 原料配方 枇杷梗粉(以干粉计)40千克 饴糖20千克 蒸熟小麦粉(作衣粉用)4千克 白砂糖7千克 饴糖7千克 绵白糖16千克 植物油12.5千克 炒糯米粉适量
制作方法 1.煮底糖浆:在白砂糖、饴糖中加水适量,放在锅内煮开,再加入7%左右的枇杷梗粉,调成糊状,并用铲刀不停地翻动,以防粘锅焦化。
2.米粉面团调剂:在剩余的枇杷梗粉中加入底糖浆,经充分搅拌形成软硬适度的米粉面团。
3.成型:将调好的米粉面团分块,用轧皮机滚压成厚8毫米左右的米粉面片,再经机械切条。手工成型时,用擀筒将面团擀薄,切成宽约8毫米,长药3厘米的均匀条状。
4.油炸:油锅油温加热到180℃,为了防止沸油溢出和生坯在油锅里粘结,将生坯倒在笊篱背面慢慢倾入油锅中,生坯遇高温迅速膨胀,浮出油面,这时用笊篱不停地搅动,使生坯受热均匀,色泽一致,待呈金*时,捞出油锅,掌握油锅的温度,是炸好枇杷梗的基本条件。另外,制品坯的起发程度,一般与糯浸泡时间和粉质含水量多少有关。如果浸泡时间不足,枇杷梗粉含水量低,底糖浆要增加,饴糖比例要加大;反之,浸泡时间过长,枇杷梗粉含水量过高,则底糖浆和饴糖比较要减少。
5.熬面糖浆:砂糖中加入适量的水,加热使糖充分溶解,再加入饴糖熬煮,熬至120℃左右即可。
6.上浆、拌糖:面糖浆中放入桂花,浇在炸好的枇杷梗坯上拌和,再加绵白糖拌和,使枇杷梗表面均匀地粘一层绵白糖。
7.冷却、包装:上浆、拌糖结束后,让制品冷却一下,筛去表面的余糖,进行包装。
质量标准 形态:粗细均匀,长短一致,无方头,无粘连,无断裂,无明显弯曲。色泽:浅*或金*,均匀一致。组织:网络状,形如丝瓜瓤,中心不渗油,无大空洞,无杂质。口味:松脆爽口,肥甜纯正,无异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4:10
这是“油炸馓子”,又叫麻油馓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4:10
重庆叫它为“油条”,是由面粉油炸而成的。挺香的。可干吃,也可煮吃。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4:11
馓子:"点心香,月饼美,回回的馓子甜又脆"。这话一点不假,馓子是回族群众的传统食品之一。古称"环饼"、"寒具"。据史*载始于北朝,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写诗赞美馓子的作法:"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炸馓子:"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索索扭捻成钏之形,油煎食之"。 宁夏回族的馓子,素来以股条细匀,香酥甜脆,金黄亮润,轻巧美观,而博得中外人士的赞誉。1985年,阿拉伯国家友好人士访宁夏在回族家中做客,称赞宁夏馓子酥脆。1982年西北五省烹饪比赛表演,宁夏馓子誉满西安。炸馓子也叫摆馓子,要有娴熟的技巧,回族妇女擅长炸馓子堪称一绝。炸好了,香酥甜脆,炸不好,绵如皮条,回族办喜事炸馓子多由老年或中年妇女掌锅。馓子不仅造型独特,而且方便易作,如今不但回族家里广泛作,而且西北信仰*教的其它民族,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撒拉族等都有节日作馓子的习俗。现在馓子已成为*团结和睦友爱 的象征,是欢度节日不可缺少的圣洁的食品。
参考资料: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4:12
馓子,
汉族油炸面食。古称“寒具”,是寒食节食品。历代又有“粔籹”、“细环饼”、“捻头”等名称。用水和面,搓成细条,扭结为环钏形状,油炸而成。酥脆香甜,口感好。现为日常点心。安徽地区,每逢节日,则以此祭祖并互相馈赠。回族、东乡族也做馓子,配料、方法和汉族不尽相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4:12
回族食品吧,撒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4:13
江米条 玉米条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