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算是自然景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3 18:3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3 13:24
算是的,不过也可以人造彩虹:
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圆型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而成。阳光射入水滴时会同时以不同角度入射,在水滴内亦以不同的角度反射。当中以40至42度的反射最为强烈,造成我们所见到的彩虹。造成这种反射时,阳光进入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离开水滴时再折射一次。因为水对光有色散的作用,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有所不同,蓝光的折射角度比红光大。由于光在水滴内被反射,所以观察者看见的光谱是倒过来,红光在最上方,其他颜色在下。
其实只要空气中有水滴,而阳光正在观察者的背后以低角度照射,便可能产生可以观察到的彩虹现象。彩虹最常在下午,雨后刚转天晴时出现。这时空气内尘埃少而充满小水滴,天空的一边因为仍有雨云而较暗。而观察者头上或背后已没有云的遮挡而可见阳光,这样彩虹便会较容易被看到。另一个经常可见到彩虹的地方是瀑布附近。在晴朗的天气下背对阳光在空中洒水或喷洒水雾,亦可以人工制造彩虹。
空气里水滴的大小,决定了彩虹的色彩鲜艳程度和宽窄。空气中的水滴大,虹就鲜艳,也比较窄;反之,水滴小,虹色就淡,也比较宽。我们面对着太阳是看不到彩虹的,只有背着太阳才能看到彩虹,所以早晨的彩虹出现在西方,黄昏的彩虹总在东方出现。可我们看不见,只有乘飞机从高空向下看,才能见到。虹的出现与当时天气变化相联系,一般我们从虹出现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推测当时将出现晴天或雨天。东方出现虹时,本地是不大容易下雨的,而西方出现虹时,本地下雨的可能性却很大。
彩虹的明显程度,取决于空气中小水滴的大小,小水滴体积越大,形成的彩虹越鲜亮,小水滴体积越小,形成的彩虹就不明显。一般冬天的气温较低,在空中不容易存在小水滴,下阵雨的机会也少,所以冬天一般不会有彩虹出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3 13:24
当然算!下面是彩虹的形成原理。
彩虹是大家最熟悉而又最美丽的大气光学美景之一。只要有太阳光来自身后,照射到对面正在或刚下过雨的雨滴幕上,就会出现一条内紫外红的七色彩虹。彩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太阳光在圆形的雨滴内经过折射,又回到了观察者眼睛的结果。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线波长不同,它们在雨滴中“拐弯”的程度也稍有差别。因此对观察者来说,不同高度的雨滴便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在雨滴幕上彩虹区的最上部,雨滴是红色,依次是橙、黄、绿、青和蓝色,最下部的雨滴便是紫色。人们在生活中也常可见到彩虹,例如,在人工喷泉和天然瀑布的旁边可以看到彩虹,或者在家里熨衣服时喷一口水,只要背后有光线过来,也会出现彩虹。有时候,天上有能透过阳光或月光的薄薄高云。这时在太阳或月亮的周围会出现彩色光圈,即晕。晕是日月光通过高云中的无数冰晶发生折射所造成的外紫色内红色的光圈。如果冰晶是横着下降的,阳光从冰晶的侧面进另一侧面出,我们看到的晕圈直径是22°;如果冰晶竖着下降,太阳光线从侧面进底面出,就会出现直径为46°的大晕圈。由于降雨天气云系往往以这种高云为前导,因此,日月晕的出现常可预兆后面的坏天气将要来临。有时我们看到的日月旁边的彩色光圈,其颜色排列和晕相反,即外红内紫,而且直径比晕要小得多,这叫华。华是由于日月光线照射到中云(中云比高云要低,一般由水滴组成),遇到云中微小水滴,小水滴作为阻碍物而发生的日月光线衍射的结果。日华因为距明亮的太阳过近,因而一般不如月华易于发现。华俗称“枷”,好比太阳和月亮带上了枷的意思。它也能预兆天气变化。日月晕后紧跟着出现日月华,降雨刮风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参考资料:http://ks.cn.yahoo.com/question/?qid=1406040400744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3 13:25
彩虹属于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的自然方面的总称,是只受到人类间接、轻微或偶尔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以及某些自然保护区等。
人为景观是指受到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使自然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如乡村、工矿、城镇等地区。人为景观又称为文化景观,它虽然是人类作用和影响的产物,但发展规律却服从于自然规律,必须按自然规律去建设和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自然景观涵义中的人为景观不包括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