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协约国取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3 19:55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9 04:28

第一次世界大战
当硝烟散尽,昔日战场而今仅供凭吊之即。我们以后人的眼光可以为发生在1914-----1918年的那场战争设想诸多的理由。一批批的历史学家和历史著作在在努力的告诉我们,在19世纪末的欧洲,国际环境是多么的严酷。两大武装集团对峙下的和平,掩盖的是汹涌的怒火和近似疯狂的备战。持久和平已然不可救药,欧洲成了一个大火药桶,等待的不过是一个火星而已。潘多拉的魔盒已经打开了,人们在灾难面前所需要的只不过是等待。
然而如果你作为一个普通人生活在上个世纪初的西欧,体会更多的应该是周边生活的显著改善。持续增长的实际工资是生产进步和海外殖民带来的红利。在法国人们成群的涌入电影院,每年举行的环法自行车大赛总是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而在德国,工人们的生活得到不同程度的保障,在退休以后已经可以领取一分稳定的养老金。在大不列颠,阳光沙滩也已不在是贵族们的专利了。20世纪初,大多数西方人都是规规矩矩的*教徒,他们相信彼此之间的理性,而对于这个世界的未来充满了乐观和希望。而这一切在1914年的夏天发生了巨变。成千上万的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青年在一个地域空前广阔的战场上嘶杀。
在这个诞生了诸如莎士比亚、歌德、伏尔泰等伟大的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者的土地上,人们一时间忘记了文明,抛弃了理性,有的只是无限膨胀的仇恨。战争改变了欧洲也改变了世界。在战火夹缝中诞生的十月*,其影响甚至超过了一战本身,它为整个西方世界在长时间内拉响了红色警戒。
一节列强纷争
1资本主义强国矛盾的激化
当刚刚进入19世纪的时候,不可一世的科西嘉怪物拿破仑,败倒在欧洲列强的连手之下,沦为“圣赫勒拿岛之囚”。在此之后,虽然欧洲的列强诸如英、法、俄、奥、普,各有野心但却能相互牵制,竟然使得风起云涌、战乱频仍的欧洲达成一种微妙的均势。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静极思动才偶有波澜。先是意大利和德国统一的战争,后是70年代英国、*在近东相争不下,一时阴云密布、剑拔弩张,幸好在后来召开的“柏林会议”上有惊无险“和平”顺利过关。
几十年国际环境的相对平静,并不意味着世界发展的停滞不前。相反,平静之下孕育着巨变,这在70年代以后越发明显。
如果说法拉第对电磁感应原理的发现,使得“电”作为一种能源大规模利用成为可能。那么接下来成功试制的白炽灯,使这种可能成为了现实,电能的需要一发不可收。这种新能源注定要在产业领域引起一场新的*。而这次*的后果一方面固然极大的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修改了欧洲强国经济实力的座次表。德国这个欧洲国家中的后起之秀,在这次角逐中异军突起一跃成为了榜首,“德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与日见颓态的大英帝国的产品展开激烈竞争。
而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德国在欧洲*腹地的戏剧性崛起,给早就习惯了“均势”的欧洲*家们出了一个大难题。如何对待这个统一之后的德国,成了自德国统一以来对各国*智慧的考验。这个难题似乎直到20世纪中期才得到一个今天看来似乎*的解决,不过为此已经有太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欧洲也永远的失去了维利亚时代在世界的风采了。我们一直把“铁血”看作俾斯麦的标志,这是有失公正的。他所设计的德国,是一个“克制”而温和的国家。俾斯麦很清楚自己国家的险恶环境,在欧洲被若干大国包围着。一旦战争爆发,两线作战一直是这位精明宰相的心病。为此他运用高明的外交手腕,把几乎水火不容的几个国家囊括到他所设计的*体系中。然而这个体系的脆弱性正如他开始成功的原因一样,过分的依赖他的缔造者,堪称国际关系大师的俾斯麦。这也就注定了这个联盟是一柄双刃剑。而不幸的是在1890年以后,它更多的是伤害德国自身。
当我们试图在风云变换、盘根错节的国际关系体系中找出一条线索。用它来对那场人类的浩劫的缘起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的话,那么两大颉颃的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出现,无疑是我们所需要的线索。
三国同盟的建立,是俾斯麦纵横捭阖的结果。他最开始的初衷是编制一张大网,网住一门心思想要复仇的法国。俾斯麦先是搞了一个包括奥地利和沙皇*的三皇同盟,不过他很快发现自己同俄罗斯的利益难以调和,神合固然是不可能的了,甚至连维持貌合也是不容易的。于是乎,奥地利这个昔日普鲁士打击的对象,现在到成了德国结盟的首选。1879年两个国家缔结了更为巩固的关系。后来加入的意大利,在一开始就存有某些投机色彩。法国在殖民地问题上让意大利失去的不仅仅是面子,而法国人对天主教根深蒂固的好感,让已经和教廷关系很僵的意大利*感觉很不自在。于是,拉起德国这面大旗吓唬一下法国,成为当时意大利*领袖们的最佳选择。而早已察觉如此的俾斯麦,顺势也把意大利揽到怀里。1882年,欧洲*上正式出现了三国同盟。
而随后的俾斯麦去职,在近代德国历史上,应当可以看作一个颇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此后柏林逐渐结束了他在*上“节制”的俾斯麦时代,而代之的是雄心万丈,但却底气不足的“威廉二世时代”。取代俾斯麦的威廉二世当时年仅29岁的。这位年轻的统治者和他同时代大多数青年人一样,对国家的发展有一种急切的焦躁。他做王子的时候就时常想没有他的领导,是德国之所以没发展更好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他父亲对他的一个评价“他 (威廉二世)有过高估计自己的倾向”。也许这种冲动对于一个普通的青年来说并没有什么,不过现在有这个想法的却是欧洲*第一强国的君主,这就足以构成一部悲剧的主元素了。怀着“外交无神秘“的他到处插手,但却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他也许是想在英和*两个国家间搞平衡以显示自己的重要,但结果却是在欧陆上演了,化敌为友和化友为敌的180度大旋转。如果不计效果的话,他对欧洲政局的*其程度不亚于俾斯麦。上台伊始,便结束了和*签订《再保险条约》这也给两国皇室的传统友谊一个致命的打击。在经过努力以后大失所望的*人开始怀疑这个英国公主的儿子是不是要改变德国外交的航向。事实上这次*人真的是搞错了,威廉对待英国的感情固然是复杂,不过嫉妒要大于敬仰,因为这个岛国阻挡了他梦想成为世界级帝国君主的道路。不过当时的*人却不这么想,或者是不敢这么想,他们决定另想办法了。这个时候在一边一直苦苦等待的法国终于有了机会。几十年如一日的”法郎“外交,在*接出了丰硕的果实。沙皇虽然是勉强的,但确实是选择了与法国接近。事实上在当时沙皇在欧洲空前孤立,除了巴黎以外,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虽然在不久前即使在俄罗斯境内打口哨吹出马赛曲的调子也是要被流放的,而那正是法国的国歌。1891年法国等来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同她签订了*同盟,结束了法国这个国家长期孤立的状态。两年后,法俄关系发展为军事同盟。法俄军事同盟的成立,预示着俾斯麦在未来战争中两线作战的梦魇,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可能了。虽然在德国高傲的军官团眼中,*军队不堪一击,然而*毕竟是一个大国,准确的说是一个人多、地广的巨无霸国家。而在现代国家机器的组织下,这两个因素本身便具有了杀伤力。在接下来的两次大战中,*的表现也正是这样的。
与此同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也不得不面对现实,虽然是痛苦的。她放弃了坚持以久的“光荣孤立”*。这时的英国远没有半个世纪前的那种雄距天下、独善其身的气度和实力了,反而日益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虽然列强在欧洲各自矛盾,但在海外却一致的与英国有间隙。然而德国的威廉二世并没有抓住英国最初对他的好感,反而在*联盟和世界*上游移不定,这就不仅丧失了*的友谊,也最终失去了英国的好感。而德国扩建海军的计划和在中东的野心,使英国对德国的态度在失去好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敌意。
应该说英国与法国和*的接触并非天做之合,更大的是一种两害相权。在非洲,英国和法国的军队险些走火。而在整个19世纪后半段,任何一个严肃的*家,都不会把“鲸鱼”同“北极熊”的和解看成是一种值得考虑的问题。然而事情就是如此不可思议,英法在非洲问题的解决为进一步接触埋下了伏笔,而被战争失败和国内*搞的焦头烂额的*也同英国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在进入到20世纪的最初几年里,这三个国家完成了彼此的协调。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出现,说明了自维也纳和会以来的欧洲均势时代已正式经寿终正寝,一个新的结盟时代降临了。表面上,这种变化似乎也是走向一种平衡,而实际上国际和平是在走一段危险的钢丝,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堕入深渊。这也就似的1905到1913年的国际关系很有那么一点惊心动魄的味道。“每一次危机都种下猜疑和怨恨的种子,使的战争逾发可能。”
在北非爆发了两个摩洛哥危机,每次都表现出德国统治者的大胆敢为,而谋划不足的特点。德国每次都是旨在威胁和打击法国,而得到英国和*支持的法国已不在是以前的羔羊了。两次危机中尽管德国一再兵戎相向、杀机必露,第二次危机中德国海军直接示威,然而这都被法国顶了回去,这在俾斯麦时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中英国表现出与德国不惜一战的态度,这促使德国上下对英国的恼怒达到了极点。德皇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候所说的“大多数德国人都反对英国人。”在这时看来已经不是信口开河而是略显保守了。而英国也不在把德国仅仅当成是假想敌,而是真正的敌人来认真对付。1906年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军事人员已经开始研究对德作战的合作可能。
发生在巴尔干的两次冲突,使本就紧张的局势更为恶化,也使得早以躁动不安的巴尔干火药桶名副其实。1908年奥匈帝国认为土耳其爆发的*是一个机会,乘机吞并了波斯为亚和黑塞哥为那。这就引起了视这两地为己土的塞尔维亚和塞尔维亚身后的*的强烈不满。沙皇*以战争相迫。但在这个问题上柏林和维也纳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德国向*递交了一分态度极其强硬的声明表示对奥匈的支持,同日奥匈帝国部分军队进入“紧急状态”最终*退缩了。这个结果不仅使得塞尔维亚怒火中烧,沙皇*也发誓不再受辱。
在1912年爆发的巴尔干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曲。原有的平衡在这里被打破了。战争以反土开始,而以同盟内部的纷争作为结尾。不论哪一方都视结束这次战争的和约为一纸空文。赢家要的是更大的斩货,而失败者心里只有报仇雪耻。眼前的和平不过是一种停战,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终于成为通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的路标。
2世界资本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第二次工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加深了资本主义发展对世界范围内的原料和市场的依赖。而伴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竞争压力的增大,19世纪末资本主义生产的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垄断组织出现了。垄断组织凭借起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19世纪末与*的关系日益密切,最直接的表现便是一些大的垄断资本家同时也是*的*。如伯明翰的工厂主约瑟夫 张伯伦和德国的大银行家伯恩哈特 登伯格分别出任自己所在国家的殖民大臣。垄断资本家在*上地位的提高,自然的增加了国家为他们经济利益服务的自觉性。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欧洲强国自觉的充当着殖民扩张的开路机和殖民利益的守护神。
显著改善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一方面使得全球范围的资源和市场,在资本主义面前无所遁行;另一方面也让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缓冲地域逐渐缩小,列强间发生矛盾的可能性更大了。以往一个据点就可以垄断一国贸易的局面,而今必须要全部占领,否则不一会就被别人抢走了。殖民者努力拓土的动力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对自己兼并会获得什么的希望,而代之以对别人兼并后自己将要失去什么的恐惧。这种对“无”的恐惧使得他们草木皆兵。

在19世纪末海外领地被看作是通向强国俱乐部的入场卷,并被看作是欧洲*斗争局面的延续。这也就不难理解法国把殖民地的开拓和恢复国家的荣誉联系到一起,而德国在海外的拓殖有时甚至是得不偿失。
发生在19世纪后半期的经济领域的大变革,重组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排名,然而与经济息息相关的殖民地划分却依然建立在旧的秩序之下。这种局面也就意味着在列强掠夺和奴役带给广大的亚非拉美国家不平等的时候,在列强内部也存在着一个也许是更危险的不平等。而这一矛盾就作为挑战国家的一个绝好的借口。
非洲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在19世纪末成为列强角逐的主战场。到了1912年几乎96%的土地已经为白人所有,而这个数字在1875年的时候还仅仅是11%。
在埃及开通的苏伊士运河,也同时把英国和法国在这个国家的争夺推向了一个新的局面。最终英国保持了对法国在殖民地争夺方面胜利的一贯性,最终把埃及变成了自己实际上的殖民地。虽然英国自己一再宣称是暂时性的,不过英*队在埃及一直待到了1922年。
见情况不好的法国为了竞争起见加快了自己在非洲的殖民计划,制定了一个贯穿东西的宏大目标,这又与英国的打通南北的殖民计划相互矛盾了。1898年,两个国家的殖民军队终于在苏丹爆发了“法绍达危机”,英法两个国家险动刀兵。最后以法国的让步使得战争得到了避免,并为以后通向两国协约的道路打下了基础。
当然了,法国在非洲的争夺中并不是总是一无所获,法国在与意大利抢夺突尼斯的竞争中获得了先手,这也把意大利推到了德国那一边,殖民地的争夺已经与欧陆纷争连为一体。
在对非洲*的瓜分中,并非都是刀光剑影也有另一种没有硝烟的争斗。1884年到1885年召开的柏林会议就是一个明显的表现。这次会议上列强换上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确定了一系列的原则,协调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加速了对整个非洲的瓜分步伐。
亚洲这个曾经强大的*,在到了19世纪末的时候也成了被瓜分的对象。在东南亚列强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并进行直接的统治。而对于诸如中国和奥斯曼这种老大帝国,帝国主义国家似乎更喜欢保留原来的统治者,而把自己的控制放在幕后。在中亚的争夺中,更多了几分紧张气氛,英国和*的矛盾在对诸如伊朗和阿富汗的较量中日见突出。1885年英国国会甚至已经批准了一批经费作为对俄作战之用。
19世纪80年代以后德国也成为殖民瓜分中的重要一员。他不仅开始插手在非洲的角逐,而且在亚洲也表现活跃。在中国率先划分了势力范围,而且在中东提出一个野心勃勃的巴格达铁路计划。获得德皇大力支持的这个铁路计划,是可以看作是德国世界*的一部分的,如果成功那么柏林的意志就可以在中东大大的加强了。这就引起英法的不满,围绕这个铁路的明争暗斗一直持续到1911年。
在这段时间的列强的殖民扩张中,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德国、美国、日本他们在殖民扩张问题上更多的是以挑战者的姿态出现。如美西战争中美国从欧洲的没落贵族西班牙手里抢出来的古巴、菲律宾等地就是这个方面的绝好体现。这段时期,作为后起国家挑战老牌殖*家的最激烈战争应该是日俄战争,不过就其影响来说,规模和时间都比日俄战争小的多的英布战争也许更大。因为前者不过是改变了列强中两个次级的局部关系,而后一次战争却推动了英国和德国的矛盾最终成为列强矛盾的焦点。
第二节第一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历史上有许多人,他们个人的命运紧紧的与世界的历史结合在一起。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无疑是这样的一个人。激进的塞尔维亚青年的子弹,结束的不仅是大公的生命,也是同时结束了整个19世纪的世界和平。人们对新世纪可以有很多的冀望,然而20世纪的世界伴随着这位奥匈皇族倒入血泊,也就注定了要有一个血腥的开始。
大公被刺的消息在德国引起的反应甚至要大于奥匈帝国本身。奥匈帝国年迈的老皇帝在德国得到了超过他的预期的保证。德国的支持使得奥匈帝国相信*不敢轻举妄动,一切将会如第一次巴尔干危机那样,德奥的团结将震慑*。7月23日下午6时,塞尔维亚*收到了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内容几乎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可接受的。在当时这个通牒就被人形容为“这是欧洲大战”。不过这个说法最后被证明是错误的,这次战争的范围和影响都远远的超出了欧洲。塞尔维亚接受了大部分但却对其中最关键几点进行了保留。1914年7月28日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总动员。随之,德国*要求*在12小时之内停止总动员,并在8月1日照会法国,要求其表明立场。而法国的答复是“根据其利益”行事,随后用一个军事总动员来回答其利益所在。当晚7时德国对俄宣战,两天后对法国宣战。并在第二天越过比利时攻击法国,当天英国宣布与德国进入战争状态。在这一天钟声敲响12下的时候,欧洲主要大国(除意大利)都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英国的外交大臣格雷对此预言般的说“全欧洲的明灯都熄灭了,我们有生之年将不会看到再次亮起来。”事实不幸言中。
战争在各个交战国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拥护,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场被期待以久的浩劫。这些都是多年来洋溢在各国的沙文主义倾向的最终恶果。各国内部的各种力量和派别或者实现了“神圣联合”或者拥护类似的精神。在保卫祖国的口号下,举国一致对战时*高度支持。很多国家诸如法国、德国,战前制定的*反战团体的计划束之高阁。适龄应征者尤其是青年人对战争的支持惊人。在柏林成千上万的青年几乎是如节日般欢呼着参军的,而在法国入伍率达到了95%其他国家也大体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是坚信自己行为的正义性,为的是保卫祖国或者是自由、解放之类的神圣字眼。然而他们的中的很大一部分,将在未来的战场上失去自己年轻的生命。
当战争爆发的时候,人们普遍以为,将仍然是一场“短平快”的19世纪战争。似乎没有人会以为1914年的圣诞节会在战火纷飞中度过。不久前的美国内战中暴露的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并没有得到当时主要战略家们的足够重视。战争是以战前早就处心积虑的计划为蓝本开始的。德国凭借其强势的陆军,实施的是“施里芬计划”。简单的说,就是集中全力用“左”“右”两个拳头猛攻法国的软肋。而奥妙就在于“左”拳基本上就是虚晃一招,全部杀招尽在“右”拳的致命一击中。而当时法国执行的计划恰恰是用自己的短处配合了敌人之长。然而德国人并没抓住这个机会,他的“右”拳凌厉有余,而后劲不足。终于望城兴叹,被阻于马恩河。在东线,沙俄65万大军声势浩大,但却基本不堪一击。沙俄在东线的溃败不仅再次证明了其*的**,也同时成就了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两人的将名。这两个人不仅在战争后期实际掌握了德国这架战争机器,而前者更出任战后德国总统,并在1933年把总理的宝座交给了希特勒。不过*军队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行为的本身便意味着德国在战争一开始就不得不陷入两线作战的泥潭。
马恩河之役后,双方又发动了被称为“向海边竞走”的一系列战役。之后西线便进入了毫无生气,而杀伤力极大的战壕战,这个僵局的打破要等到一战的尾声。机*和铁丝网的大范围运用,使得进攻一方每次都伤亡极大而收获有限。而更为重要的是工业*已经使战争具有总体战、全民战的味道。这就注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19世纪的最后一场战争而是20世纪的第一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悲剧便是战略思想严重的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接下来的1915年,东线战场一种规律似乎已经形成,*可以战胜奥匈而之后被德国打败。在西线上,双方都对打破令人绝望的战壕战进行了一些努力。协约国在小亚细亚开辟了一块战场,而德国在战斗中使用了毒气。不过这些手段除了造成新的伤亡数字以外,对整个战局基本没有什么实质性影响。到了1916年,不甘寂寞的德国海军对英国的海上霸权进行了一次不成功的挑战——日德兰海战。英国皇家海军在战争中维护了他们的荣誉,而德国海军之后更多的关注除战列舰外的其它海战形式,比如潜艇战。虽然这次英德之间的大海战是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之一,但当年具有更大意义的战斗还是爆发在*,爆发于世仇德法之间。凡尔登注定是要流血的。一次大战被证明是空前的消耗战,而这次战役的目的却直接就是要消耗有生力,是要“耗尽法国所有有作战能力的男子”。一位士兵在日记中写道“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惊人的大*,……地狱也不过如此。”整个战役中德国损失了35万人,而法国的损失数达到了40万。如此惊人的伤亡记录,却被随之而来的索姆河战役超过,那次战役中双方损失超过110万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战役中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虽然当时作用有限,但却在下一次更残忍的大战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战争带来的空前伤亡,使交战双方在嘶杀之余也都有了摇动橄榄枝的想法。德国和*秘密接触,甚至英国也有人动了和谈的念头。然而事实再次印证了“笔杆子”在“*杆子”面前的无力。1916年德、奥连手制造的“新波兰”让和沙皇的和谈彻底无望了。之后的几次使和平一词蒙羞的举动,不过是再次证明了有时候橄榄枝可以是*杆子的一种掩护。
战事进入1917年的时候,几件大事的接踵发生,使得几成死水的欧洲战局发生戏剧性变化。开始的时候协约国似乎岌岌可危了,后来上演大翻盘。
最开始不堪重负的是危机丛生的沙皇*,在那里发生了一场*,尼古拉二世成了末代沙皇。列宁领导的新*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在法国,在一次无效而且无望的进攻以后,士兵普遍不满,不满很快演变成了“集体哗变”。其程度严重到如果当时德军利用这个机会,可能战争的结局是会改写的。
不过在1917年也发生了一件让协约国安慰的事情,那就是美国对德国宣战了。美国的参战就表面原因是反对德国的无*潜艇战和对其妄图威胁美国*阴谋的恼怒,而更深层原因怕是要到美国和协约国之间更广泛的经济联系和文化理念的认同去寻找答案了。
即使是如此,在1918年5月底以前,美军对战局的直接影响几乎是理论上的。因为这个国家的军队极其有限,陆军仅仅为12.8万人。这差不多相当于一次大规模战役中参战一方的伤亡人数。
德国人也确实利用了这个空隙,1918年3月发动了一系列攻势。虽略有战果,不过也大都是回光返照罢了。这一年的中期美国的巨大实力开始由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德国这架早就不堪重负的战车已经处在了崩溃的边缘。保加利亚、土耳其和奥匈先后结束力不从心的抵抗。这一年的11月只有德国孤军奋战了,而德国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再战的实力和意志了。兴登堡防线的溃退已经意味德国在军事方面的彻底失败。整个德国人心惶惶,人们在饥馑和恐惧中度日,*的条件已经成熟了。驻扎在基尔港的水兵首先发动起义,成为全国*的导火索。在这次的*洪流中霍亨索仑王朝同罗曼诺夫和哈布斯堡王朝一道成为了一战的牺牲品。
1918年11月11日11时大战结束!
从华盛顿到伦敦,从柏林到巴黎,人们尽情的欢庆这个日子的到来。的确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损伤太多了。然而战场上的停战不过是意味着有硝烟战争的结束,另一场虽不如此剑拔弩张倒也同样激烈的较量随之在法国的凡尔赛开始了。在这次被列宁称为“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上,即使与会代表的本意并非如此,但是这个会议的结果证明他们并没有比列宁所评价的干净多少。美国总统威尔逊揣着他的十四点协议和理想与信心,希望建立欧洲和国际的新秩序。这一方面再次说明了美国这个国家自命不凡的使命感,也同时充分证明了这个国家对欧洲*环境的陌生。而法国的总理“老虎”克理孟梭,年纪已经很大了,大到有生之年亲眼目睹了祖国两次被人蹂躏,而敌人都是德国。获得战场上没有得到的机会,彻底的打垮德国是他的最高追求。即使是自称坐在耶稣和拿破仑中间的英国首相,也已然在临来的时候向他的国民保证榨干德国人口袋里面的最后一文钱。结果呢,德国得到的与其说叫做和约,不如叫做判决书来的更贴切。她的领土被肢解而且还要付出近乎天文数字的赔款。而她的战时盟国大都是同样命运。很明显威尔逊的理想被抛弃了或者可以说永久和平的努力被背叛了。虽然与会者也表现出对和平的诉求 ,一个先天无力的组织——国联被建立,然而很快它便和凡尔赛体系一样在冲突和矛盾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虚弱和无所作为。当时就有人看出这个处理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战。很不幸的是,他的“预言”奇准无比,准确的让人们感到莫名悲哀。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严重后果
史无前例的人道主义灾难
如果说世界上还有什么比之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更大的话,那么也一定就是战争本身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零三个月、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2/3。2000多万人在战争中死亡,这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数字,每个数字都曾经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昨日的伴侣、慈父转瞬间在战场上成为一具冰冷的尸体。战争过后整个欧洲都笼罩在对亲人的哀伤之中。侥幸活着回来的人们,目睹的流血和牺牲已经远远得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这些人,他们的心智已经交给了死神”。
更有甚者,是对“人性”的无形*肆虐于整个战时。德*队对手无寸铁的比利时平民进行了*。而协约国一方也义正词严的为他们的“战略轰炸”辩护,借此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将非作战人员囊入打击目标。
规模空前的物质损失
人类在一战中自己品尝了工业文明的所造成的苦果,而这恰恰就是科技发展的另一面。铁路网的改造和社会组织能力的提高使得战争真正具有了全民内涵。国内战场不再是一个口号和比喻?/div>
回答者:sdkura - 见习魔法师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9 04:29

英法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经济发展速度变慢但综合实力还在。美国后期参加为协约国注入了实力。德国无*潜艇计划引起其他国家不满,使自己缺少支持。意大利的叛变。同盟国中除德国外其他国家实力太弱,有些甚至还是封建国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9 04:29

1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持续战争要强于德国和奥匈帝国等国
2美国在后期的参战更加速了胜利的脚步
3德国战略和战术上的失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9 04:30

英法实力强大,殖民地多。
美国参战,打击德国。
意大利倒戈,谢谢。
日本和美丽中国参战,对德宣战。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红米手机怎么设置仅在wifi下载 映泰A770L3 6.x详细参数 映泰A770L3 6.x重要参数 问心诗集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第26局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诗歌集》txt全集下载 自由体诗的欣赏txt全集下载 徐志摩诗全集txt全集下载 站立的近义词有哪些 站立的近义词是什么 小学语文教师工作评价1000字 吉林电气工程学院什么样 轮子就有9米高!这辆世界上最高大的“沙皇”坦克你听说过吗? 人海战术的现代战争 请教一战或一战前实用,但名声不显稀奇古怪的战备。 看了央视记录片《索姆河战役》.有关这战役的电影有吗 索姆河战役电影百度云索姆河战役在哪能看到完整版的 仅有29人的罕见兵种,竟然还要配特种兵保护,究竟是什么兵来头这么大? 求几部关于一战的电影,最好主要讲述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 与一战中索姆河战役有关的电影?名字是什么? cctv9今年8月19日播的《索姆河战役》(纪录电影)是哪部片子?为什么我搜不到?求地址 20岁的大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护肤品? 带数字的词语四字词语,什么横什么竖什么清什么白什么日什么秋? 20岁左右的女孩该怎么选择穿搭呢? 要四字词语,横竖都要成四字词语 20岁的年纪,你会选择去社会历练,还是在大学学习? 竖横可以㤰么组四字词语 20岁出头的年轻人该选择怎么样的工作 20岁如何选择护肤品 竖开头的四字成语大全 如何选择 今年20岁了,父母让我去学驾照或者去上班,究竟选择哪一个比较好呢? 20岁女孩选择什么职业 一战是不是比二战更惨烈? 郑哲民的附录 我姓文,老公姓蒋,儿子女儿叫什么名字好 求P波在地幔顶部的速度和地壳厚度。 爱卡莉的剧集 生化危机5威斯克mod 生化危机5怎么用吉尔 请英语高手帮忙翻译一下呀!翻译好的再送分! 人与牛杂交,请问生的后代叫什么 人和牛交配过会被怎么样呢 牛和人可以交配吗 人和牛交配会繁殖吗 我家农村养条母牛刚和公牛交配回家一时激动我也插了母牛会生小牛吗? 网上购物买百丽,谁有好介绍?感谢! 人要用什么方法才和牛交配呀? Belle By Sigerson Morrison是什么牌子? 百丽tata商标是什么 我也想要吸血鬼日记的插曲。。。谢谢。。。 英文歌~~~多~ 美女与野兽中的10个英语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