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烨御门听政的故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3 17:1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09:36
历史上真实的 康熙一生勤政。“勤政实为君之大本,怠荒实亡国之病源”。清朝的皇帝,从天命汗到光绪帝(除同治帝外)都是勤政的。从康熙开始,皇帝每天都要御门听政,就是在皇宫乾清门前,由皇帝亲自主持御前朝廷会议。因为最初康熙听政主要在乾清门,所以称作御门听政。即使在康熙十八年发生北京大地震,康熙照常早朝,御门听政。康熙从亲政之日起,到去世之前,除因生病、三大节、重大变故外,几乎是没有一天不听政的。
康熙即位之时,清朝处于虽然建立,但国家正百废待兴的局面。而康熙虽然当了皇帝,但因为年幼,国家大事的决断基本掌握在四位辅政大臣手中。这四位辅政大臣,索尼居首位,总掌启奏批红等大权 爱新觉罗·玄烨,但年老力衰。排在第二位的苏克萨哈富有才干,但与鳌拜不和。其后的遏必隆则为人圆滑,不与人争锋。对权力最有野心的是鳌拜。为了在索尼退下之后掌控朝政,鳌拜一方面拉拢遏必隆,一方面借圈地事件打击苏克萨哈。在处理朝政时,鳌拜十分专横,根本不将康熙帝放在眼中。 康熙帝说:“天下大权,当统于一。”(《清圣祖实录》卷二七五)康熙帝为强化皇权,上演了一场智擒鳌拜的历史大戏。
康熙以退为进,在祖母的支持和帮助下,一方面避免与鳌拜发生正面冲突,一方面韬光养晦,此时兵部左侍郎潘湖叟黄锡衮密助年幼的圣祖康熙主政于朝,逮捕鳌拜;力赞提督施琅请设官镇守议,出师于台。庚戌以协助圣祖统兵征剿获胜、平定‘三藩’克振军威有功,九年八月遂赞襄机务协助国朝举贤才振纲目、定国是正人心,劳绩茂著,深受圣祖倚重。康熙九年十月,拜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左侍郎时兼武英殿总裁官专心指导玄烨学习治世本领,并寻找适当时机铲除鳌拜。
为进一步巩固皇权,康熙皇帝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设立南书房,并逐步形成了以南书房为核心的*中心,加强了皇权。
然而就在康熙帝集中皇权的11年后,1688年英国爆发了光荣*。开始形成君主立宪制,逐步走向推行民主。自此东西方的政局差距越来越大。
在*上,康熙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他表示“天下大权当统于一”(《清圣祖实录》卷275,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辛未),“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清圣祖实录》卷284,康熙五十八年四月辛亥)。为此,他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满洲贵族的权力,如剥夺各旗王公干预旗务的权力,破除“军功勋旧诸王”统兵征伐的传统,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影响等。另一方面,康熙将用人之权、奖惩之权亲自控制,不许大臣干预;并设立密奏制度,以广泛体察下情。这种统治方式为被雍正、乾隆二帝继承和发展,并为清朝其他皇帝沿用。
康熙自幼就对儒家学说充满浓厚兴趣,认为“殊觉义理无穷,乐此不倦。康熙十六年十二月,他在御制《日讲四书解义序》中,明确宣布清廷要将治统与道统合一,以儒家学说为治国之本。康熙崇尚儒学,尤其是程朱理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文件*达到了顶峰。晚年因选择继承人失误,两度废立皇太子,造成长达20余年的诸皇子为夺储位的结党争斗,致使吏治懈怠,朝中党派林立,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康熙帝的这一态度为清朝内部持续数十年的文化纷争(也是治国方略的纷争)画上了一个*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