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2: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2 12:14
经典:黄帝四经、黄帝内经、道德真经、冲虚真经、南华真经、清静经等。代表人物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故须“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庄子曰:“心斋”,“坐忘”。心斋,即心念的止息。坐忘,即心失去对身体和宇宙的意识,便获得对道的意识,最终与道合一。
1、原指传统道家的修道、炼气、炼丹等活动。现指为实现某种理想信念或技术、技能目标而进行修养和锻炼的过程。孔羽《睢县文史资料·袁氏陆园》:“袁家山(袁可立)尚有大殿三间,……传说吕洞宾曾在此*,故有吕洞宾木像一尊。”
不同的*目标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2、修行。指练功与修德。
道家*追求天人合一,即修“真”,寻找真我,境界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只说。小说中所看到的“三花聚顶”等描述,亦源自于此。
3、修行又根据法门的高低决定层次,最高者为既修元神又修肉体(性命双修);其次为单修性或修命。佛道两家法门主要为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