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田病虫害怎么清除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2:5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6 22:17
一、大蒜叶枯病(多孢菌)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全株枯萎,鳞茎膨大受阻,品质下降。叶片上出现白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后形成*部为紫红色、周边淡褐色的纺锤形式椭圆形病斑。病害发展后,病斑*部位呈赤褐色至褐色,周边呈淡褐色,病斑上密生黑色煤状霉层。病斑周围向上下呈带状或线状黄变,有的互相融合变大,最后导致叶片枯萎。病斑部位易折断。最初,病斑只出现在叶片表面,不久后,叶背上也出现病斑。
该病前可形成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分生孢子为褐色或淡褐色,会蚕茧形、草袋形和卵形,两端以圆头和钝头者为多,纵、横、斜向有隔膜,中部细,表面有许多凸起点。子囊壳为黑褐色至褐色、壶状,子囊内藏有8个子囊孢子,呈黄褐色。该病菌在3-30℃下发育,比较喜好高温。分生孢子的发育温度为20-25℃,萌发芽管的温度为28—32℃。 病菌除了大蒜外,还可侵染葱属植物,对唐菖蒲、豇豆和萝卜也有致病性。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或子囊壳形态,附在病株残体上形成侵染源。病斑出现后,分生孢子飞散,重复再浸染,向周围植株蔓延。
暖地的大棚栽培从1月份,露地栽培,从4月份开始发病,一直延续到收获期,蔓延整个田园。寒地的露地栽培,从5月中旬初发病到6月中旬猛增,一直蔓延至收获期。
高温多雨、脱肥造成长势不旺,植株过于繁茂、徒长软弱,均有利于病害发生、大棚内连作易发病,棚内高温多湿,可促进病害蔓延。病害一旦蔓延,难以药剂防治。因此要致力于早期发现,并结合预防,定期喷施药剂以防蔓延。收获后的病茎残叶要及时集中烧毁,保持田间卫生。
二、大蒜锈病(柄)
叶片上散生或密生纺锤形至椭圆形微微隆起的小斑点。病斑呈红橙色(夏孢子堆),初期为表皮所覆盖,周围呈*或黄白色。不久后,病斑*部位纵向破裂,飞散出红橙色粉状夏孢子。严重时,株上所有叶片都出现斑点,为红橙色粉末所包裹,变为黄白色后枯死。枯死叶增加,影响鳞茎膨大,品质下降。
病原: 病菌形成夏孢子,偶尔也形成冬孢子。夏孢子为球形,呈红橙色;冬孢子为棒状,呈暗褐色。
该病菌除了大蒜外,还寄生于大葱和洋葱,却不奇生上韭菜、火葱、野蒜。大葱和洋葱的锈病菌,亦对大蒜有致病性。 该病菌以病叶上的菌丝或更孢子形态越夏,形成秋季浸染源。夏孢子在春天飞散后,形成再侵染源,并向周围植株蔓延。在日本青森县,从5月中旬开始发生,一直延续至收获期4~5月高温、6 月低温多湿年份病害较多。
气温偏低、湿度大时病害较多,当气温升至25℃以上时则不发病 根据不同的年份,为害的程度亦有差异。脱肥引起生长个良,氮肥过多,都有利于病害发生。因此,要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壮苗。病茎、病叶不要堆放在田里,应及时集中烧毁。
三、大蒜红根腐病(棘壳孢)
地上部无明显症状。生长后期,生长有些不良,下位叶黄变或枯死,这时往往已感染病菌。
病株根有局部或整体变为红色,或者腐烂、或者萎蔫,根须腐烂脱落,根量减少,茎盘肥大。该病害呈慢性症状。
病原: 病菌形成球形、黑褐色、乳突状分生孢子器。性孢子为卵形和长椭圆形等,平滑、无色、单胞,有油滴状物质.该病菌在25-30℃下发育最为旺盛。除大蒜外,还侵染洋葱、大葱、韭菜、秋葵、萝卜、菠菜和苗瓜等多种作物。病根上的厚垣化菌丝残留在土壤中,构成下茬作物的侵染源。
防治方法: 该病害为土壤传染型病害,连作年数越长为害越大。因此,不可连作。该病菌属重复浸染性病菌,要慎重选择前、后茬作物。病害最初只出现在一小部分地块,因此,要致力于早期发现,早期防治。病株残根不可放置田间,要堆积腐熟或烧毁。
四、大蒜黑腐小核病
最初,发生在局部,连作后病害迅速蔓延,可造成毁灭性危害。本田中部病害严重,可造成缺苗或株高矮缩,叶片黄变而枯死。其外围的植株株高略有下降,有明显的黄变和枯死叶,其外缘部位有轻症植株,呈连片状干枯。 该病害主要为害根、鳞茎和叶鞘等地下部。发病时期越早,生长越不良,为害也越大、鳞片叶在定植后2个月开始出现水渍状的根腐烂,越冬后,叶片开始黄变,病害一直持续至收获期.叶片从下位叶顶端出现条状黄变,蔓延至全叶,到达叶鞘时枯死。黄变叶继续向上位叶依次蔓延,严重时整个植株黄变、枯死。掘出病株可见,地下部的叶鞘和鳞茎等有病症。初期,呈水渍状腐烂或附有灰白色菌丝软腐。病势发展,根几乎全腐,叶鞘和鳞茎的病斑部软化、黑腐,其表皮下形成许多芝麻状或疮痂状黑色小菌核。病株根部腐烂或叶鞘软化,很容易拔出或在中部折断。
病原: 病原菌生成菌丝和黑色小菌核。菌核呈球形、扁球形、长形等,可以融合成葫芦形或盘状。
菌丝发育适温为 15~20℃。5℃时也可以发育,但超过30℃则不能发育。菌核在20℃生长最快,发生量以10~20℃为最多。菌核萌发芽管适温为20℃。 该病菌除了大蒜外,还可以侵染大葱和洋葱。在病株上生成的菌核,随病残体一同留在土壤中长期生存,形成侵染源,以病株为中心,向四周健株蔓延,农事操作,亦可导致病斑扩大和蔓延。
防治方法: 连作危害最大,前后栽培大葱、洋葱。也同样为害严重。在20℃以下,湿度适合时,病势发展迅猛,随着地温上升,病势减弱。通常,病害发生于田间一角,因此,要早期发现,早期防治,控制病害蔓延。病味一经发现要及时剔除,发病地块不要连作。种子鳞片要按规定办法消毒后种植。
五、大蒜春腐病(假单胞)
主要为害下位叶叶身基部。最初出现水渍状软化病斑,向上下方向扩大后,呈淡褐色腐烂。
生长中后期心叶发病,软化*蔓延至花茎下方。有时可导致新出现的鳞茎腐烂。叶片发病后,叶数可减少,鳞茎肥大受阻。接近地面的叶鞘发病,鳞茎球的出现裂口,品质下降。
病原: 该病菌属于杆状细菌,其生态尚待查明。病菌生存与土壤中,可能与蔬菜软腐病同样行动。
在日本青森县,冰雪融化后就可以发生,一直持续到六月中旬,而低温多湿年份,可持续至收获期。
防治方法: 常发生于低温多雨时期,遇到好天气,病情减弱,再遇降雨又重新蔓延,大风后降雨时发病较多。
六、大蒜花叶病
叶片上出现条状班驳的花叶症状。与此同时,病株萎缩,叶片卷曲,叶顶端或全株呈黄萎状。花叶症状常出现于晚秋至早春,比较容易分辨。
病原: GMV除了大蒜外,导致,大蒜,洋葱,火葱全株感染。GLV对大蒜呈无症状感染。GMV有可能经汁液传染,有时亦可由小瘤额蚜非永久浸染。打算属无性繁殖作物,一旦母本植株染病毒,可由鳞茎传给其后代,导致发病率提高。GMV和GLV分布较广,两者重复感染较多。感染GMV植株当年无症状,而在下茬发病。
防治方法: 该病害可能造成严重减产,因此,一定要选择无病害植株栽培,可增加产量,提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