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19:5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3:55
按古人的说法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法家)和以理服人(儒家),是就其中的根本区别而言。王道是孟子提出的是一种比较高的境界了。许多朝代的制度都是以王道的外表掩盖霸道的*。例如秦始皇应算是不折不扣的霸道。刘邦当了皇帝以后,也就是装点王道,实质还是霸道。汉宣帝说得比较正点,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都是古人美好的幻想,从来没有帝王不是靠杀人统一天下的。先详细说说何为霸道?以力服人确属霸者的共性。
在春秋时代,即使霸道也须假仁义而行,五霸在以力服人的同时,尚能以尊王攘夷相号召;战国法家的霸术,则武力之外,已经不再需要任何理由;霸道崇尚权术和武力,扩张快速地强国之术史记·商君列,其所标榜的原则约束如尊王攘夷,富国强兵并非不美,但通常只是对内盘剥落对外掠夺的旗号,惑人耳目的目的子而已,目的全不在此。
即以春秋五霸的霸业而论,其效果也仅是部分地伸张正义,达到国际间局部和短期的安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纷争造成天下太平长治久安的*局面。春秋五霸的兴兵约盟,尚能以信义矫世,至战国法家,则全变成以智术欺骗,武力征服的方式,帮助赢秦达到囊括四海君临天下的目的。中国向来有崇尚大一统的思想观念,但是怎样实现大一统和实现怎样的大一统,却是更为原则的问题。因此历史上进行一结局的评价始终是毁坏誉的。
再详细说说何为王道?王道崇尚仁义和礼制仁爱之心正义之行见于修养的谓之道德,见之于行政的谓之德政;见于法律定为制度的谓之礼制,道德的标准高于事功的追求王者先德而后事,重在通过领先人心归附的途径谋求社会的长治久安。尊王攘夷的霸道虽然功不可没,但其间了太多的,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因而被孔子讥为不知礼。霸道不足以从根本上救治春秋战国时代礼券坏乐崩塌,战乱频仍的衰乱局面。而奉行王道主张,并非就不计利害,轻忽功利,甚至将功利建立在更加符合人道更为深远合理的基础之上,最终目标,仍然是要“一统天下”,在一定范围内建立适合人类生活的理想*环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3:55
所谓的王道是要跟当时的道德人伦是相对应的,而用武力的话就是违背了王道思想。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3:56
只要与民休息,让百姓安居乐业,百姓自然而然就会到自己的国家。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3:56
武力只是称霸天下的一种辅助手段,古人所推行的王道,并非是用武力完全的去统治社会,即便是用武力称霸了天下,也不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