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20: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5:47
因为古人所称呼的“阴文印章”,是指印章会在印泥上压出凹陷的痕迹,所以,文字图案向外凸起的印章,就被称作“阴文印章”。
这和现代的“阴文印章”概念是截然相反的。
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古人和现代人采用了不同的划分标准。
何为“阴文”?在我国古代有这样一种规矩:以内为阴,以外为阳,以下为阴,以上为阳。
印章中的“阴文”和“阳文”,便是由此而定。
众所周知,我们在使用印章前,首先需要将印章在印泥上按一下,使得印章上的刻案染上印泥的朱红色,然后才能在纸张上印出图案来。
而印章的刻案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向外凸起的,另一种是向内凹进去的。
凹进去的刻案印出来的图案是红底白字,我们把这种图案称作“阴文”。
能刻出阳文的印章,在古代被称为“阴文印章”外凸印章刻出来的是“阳文”,但古人却将这种印章称为“阴文印章”。
古人这种辨别刻印阴阳的标准,不说放到现在来看非常古怪,即便是在古代,也是一种非常容易被人混淆的概念。
那么古人究竟是根据什么来界定的呢?
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古人认为纸张和刻印是一阴一阳的一对,如果刻出来的是阳文,那么印章就只能是“阴印”,这种说法是源于古人信奉的“阴阳相济”的思想,就和“鼓掌的时候,左手掌拍到的必定是右手掌”是同样的道理。
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支持。
更公认的一种说法是,古人是根据“将印章按进印泥里,刻案在印泥上形成图案的阴阳”来判定印章的阴阳的。
简单来说就是,凸起的印章可以在纸上印出阳文,但将其按在印泥里,却会将印泥压出凹陷的阴文。
所以,这种凸状的印章在古代就被称为“阴文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