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及时完成作业?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20:2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8:1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某事物产生兴趣,便会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在无需督促的情况下,主动去接触探究事情; 兴趣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从而增进知识,增长才干。心理学实验证明,人在有兴趣时会使血液循环亢奋起来,呈现出积极的活跃状态。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事情,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反之只能发挥20%左右。可见兴趣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尤为重要的。而对于接受能力和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来说,兴趣的培养更为重要。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呢?我通过近十几年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上的尝试与探索,取得了一点成绩,也总结出一些经验,下面就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认知活动的特点有:
1.知觉的有意识性、目的性发展,但水平有限。
2.记忆,由不随意记忆占优势到随意记忆占优势。意义识记逐渐发展,但机械记忆仍是主要的。
3.思维,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水平过渡,但形象思维仍占优势。
针对这些特点,小学教学要贯彻直观性、启发式、因材施教等原则。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据的。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乐之者”?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教学情景,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思”和“言”的活跃,尤其是“言”的活跃。为此,备课时就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课堂上,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思”和“言”的*,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例如:可把课文变成课本剧等。
二.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所谓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道德、教育、心理等方面的关系。”⑴古人曾说过:“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如果学生喜欢某位教师,那么他们的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学习热情就会高涨;相反,学生讨厌某位教师,就不会喜欢听他的课,甚至在上课时间捣乱,那还有什么学习效果?因此,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很重要的。如何才能使师生关系变得和谐又融洽呢?
1) 首先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意识
传统的师道尊严,认为教师就是权威,学生必须一切听从教师的教导;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必须服从教师,否则便是大逆不道。这种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和禀赋。
我们必须摆脱这种传统的思想束缚,正确认识教师所应当充当的角色,平等地对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导师,对教学活动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而在生活中,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可以谈心、游戏;也是父母,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的生活。教师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看作一个个的生命主体,与自己一样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个体,他们有和我们一样的权利和义务,而且更是我们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搞好教学工作。
2) 用你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天,一个女主人回到家,无意中在镜子中看到一张困倦、灰暗的脸,紧拧的眉毛,烦恼的眼泪……猛然吓了一大跳。天呢?这是自己的脸吗?于是,她联想到,当丈夫、孩子面对这样苦闷的脸时,会有什么感觉呢?假如自己每天也面对这样的面孔又会怎么样呢?于是,她当即就写了一张纸条贴在门上,以提醒自己:进门时,请脱去烦恼,带微笑回来。结果,一家人都从牌子上受到了启发,温暖、快乐充满了家庭。不仅如此,连到她家的客人也变得欢欢喜喜……作为一名教师,也要记住用微笑来面对每一个学生,带着快乐来上课。
教师面带笑容,自信地、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会使学生觉得老师与自己之间的距离很短,就象邻家的哥哥姐姐,或是叔叔阿姨一样,让人感觉亲切。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亲近你,喜欢你,就会在你的课中与你互动、交流,从而对你所教的课产生兴趣。
3) 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学生的优点,了解学生的长处,并给予他们真诚的赞美。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一旦他得到老师真诚的赞美,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小孩子都非常有表现欲,获得的表扬、赞美越多,他就更加希望自己做得更好,那么他们的一些行为习惯,或是思想表现、知识水平就会越来越接近我们对他的期望值。这一点在更小的孩子身上也得到了体现,就拿我的宝宝来说吧,他一岁还不到,就知道我们是在表扬他,还是批评他了,每当他做一件事情时,总是会看看我们的反应,如果我们微笑地表示赞美,或是惊讶地说他真棒的时候,他会更加不亦乐乎地做这件事情。可是相反,如果你斥责他,或者仅仅怒目而视,他便会停下来,不高兴,甚至哇哇大哭起来。对于一个才几个月大的孩子来说,赞美都能激发他的积极情绪,更何况大他许多的小学生呢?总而言之,一个不会赞美的教师是不受学生喜欢的。
我们教师要学会赞美,哪怕一个被大家认为坏到极点的孩子,他身上也一定有那么一两点的闪光之处。我们要善于发现这一点,及时加以表扬、赞美,或许他就会从那一点开始转变……因此,会赞美的教师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那么你们之间的关系也就会越来越好的,学生对你的课堂也会逐渐喜欢起来。
三。利用学具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常常需要借助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学生通过操作具体的材料,建立丰富的表象,并在操作的过程中积累经验,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满足了学生好奇、爱动的心理特点。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时,让学生先摆10个三角形,然后在下面摆6个圆形,并向学生说明摆的时候要从左边起,把圆形和三角形一个对着一个地摆。教师问:“哪一行摆得多?看看第一行里的三角形哪一部分和圆同样多?请你们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画得对不对?再画出三角形比圆多的部分。”接着问:“同样多的有几个?三角形比圆多几个?”再启发学生想,三角形比圆多,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部分组成的?多的部分是几个三角形?从而使学生直观地看出三角形多,圆少,三角形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圆同样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圆多的部分,从而体会到多的数能分成两部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四、 利用数学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好动也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游戏恰恰符合学生这一特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恰当引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索和应用知识。使学生在数学游戏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游戏中品尝获得成功的乐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启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为他们学数学,爱数学创造了条件。如学习观察物体时,我先让学生学生做玩积木的游戏,一个学生说口令,一个学生摆积木,通过多次的游戏,让学生很快学会在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的表面是不相同的.
在教学中,通过做有趣的数学游戏,让他们数学游戏在玩中学,能把学生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口算练习时,常用的有视算、听算、对口令、开火车等,再增加“打手势”、“悄悄算”、小组竞赛、“森林医生”、“口算大王”、“优秀邮递员”等,气氛会更加热烈。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比较感兴趣,因为具体形象的东西直观生动,给人的印象深刻,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上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化难为易。如: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我通过制作幻灯片《植树》,让学生知道36人植树,每3人一个组,可以分成几组?让学生很直观的就看出:用36除以3来解决问题.学生兴趣浓厚,掌握较好.
六、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容易产生“喜新厌旧”的情绪,在教学中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进行教学,给学生以新异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通过讲故事、设问或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用多媒体教学、直观教具、数学游戏、课堂提问、练习形式多样化……等方法,使学生不会产生厌烦感,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保证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能驱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追求对新事物的认识,克服重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事实证明,激发兴趣,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证。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四、讲究授课艺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课堂教学成功有否,其标志之一即要看其讲授的艺术。较高水平的讲授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部分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其中就有教师方面的原因。如教师讲授语言枯燥无味,讲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讲,而忽视学生听。长此以往,不但使本来就以学习为“苦”的学生产生不了兴趣,而且会引起“乐之者”产生厌学情绪。这是一个值得语文教育者引起注意的问题。
那么,如何讲究讲授艺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该这样做:对那些“趣味贫乏”、“教学两难”的课型,教师应该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注意课堂讲授时的方法和语言的艺术性。能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的,一定让学生交流讨论。学生通过好奇——提问——自学——交流——解答这样的互动过程,一定会大大调动学习兴趣。
在授课时,教师还应注意设计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就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面前一旦出现问题,他们的认知心理便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善于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例如:在讲解《惠崇〈春江晚景〉》一诗时,就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首优美的题画诗,但从题目分析,苏轼的诗中有一点欠缺的内容,大家能否把它找出来?”此问题一提,立刻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大诗人的诗也会有欠缺,这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最终会找出诗中没有写到“晚”的内容。由此可见,恰当的设计问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意识,诱发兴趣。
五、创造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比如,在做游戏时,他们已不满足于用两根交叉的棍子表示飞机,而要求飞机要有机翼和螺旋桨等等。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他们在游戏中常重复从*那里看到的动作和姿势,而且他们想象的游戏动作一般要有某种具体实物的支持。例如,他们把沙子堆成桥梁、地道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美国著名教育家托兰斯提倡的教育方法之一就是:不要满堂灌。不要满堂灌而是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线索和信息,留出更大的余地让学生推测和预料,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种环境中得到发展。实际上学生的这种想象力就是一种独特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诗歌教学是最适合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的。因为它们寥寥数句的背后往往包含了千言万语,因而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读诗歌时可以让学生想象每句或每节诗所包含的画面。学生的发散思维也能被调动起来。
学生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不仅发展了他们的发散思维,更促进了他们自觉地去学习,深入到课文之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动力。
六、增强语言感染力,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说,是课堂上最主要的传授知识的途径。所以教师语言的感染尤为突出的是语言的艺术。说话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学问。若一调到底,平平无奇,势必使学生身陷枯燥乏味的苦海而怨声载道;若说话抑扬顿挫,语音富于变化的话,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
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
1.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分心。
2.注意的范围小,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
3.注意有强烈的兴趣性、直观性和感*彩。
4.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5.有意注意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而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
针对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应从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的调整音量、音调、语速,时而浑厚有力,时而轻柔婉转。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把学生的情绪带入到课文情境中,真切的感受文中的情感。
语文学科具有艺术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一个“艺术家”,必须以满腔的*去投入到每一节课中。每一节课都要抖擞精神,以最佳的状态运用表情、姿态、手势……去演绎角色,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情绪,活跃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知识无穷的魅力。老师的感染,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七、提供成功机会,促进学生学习兴趣
总起来讲,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具体向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其认知还是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所以教育必须考虑这些特点,通过学习兴趣的激发,通过做事成功的激励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类的智慧和伟大而感到骄傲。”他的观点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让我们从中可以领悟到: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可以通过让他们体验成功、享受成功的快乐来达到的。
对于学生的进步不管大与小,我们一定要给与表扬与肯定。进步,本身就是一种成功的体现。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有时候闪光点可能是瞬间的,稍纵即逝。所以作为师者的我们必须用鹰一般锐利的眼光去捕捉他们。抓好了,有可能使之获得更大的进步。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心中自然会升起更大的*:“下次,我会更棒!”在这些心理的催化下,兴趣也油然而生了。学生兴趣被激发,并逐渐变得很浓厚,那学生便很有希望了。
“屡战屡败”,对于未成熟的少年儿童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一次次的失败,脆弱的心灵将要面临考验。兴趣也在不断的打击中被摧毁。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必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虽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以达到的,但只要我们能正视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捷径,努力发掘学生潜力,一定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9:33
学生不做作业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有的教师肯定采取过一些措施,效果较好;有的肯定未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还有的可能还未找到良策。
我想,学生不做作业的主要原因有:
1、速度慢。做作业时常左顾右盼,爱打岔。作业一多就完成不了。
2、不会做。由于智力或其它一些原因,造成学习障碍。可是又不想方设法去解决,而是“遇到困难绕着走,绕不过去就不走”。
3、懒惰性在作祟。天*玩,管不住自己。不能做到“做好作业再玩”。
4、教师布置作业一味从自身需要出发,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造成学生敷衍了事。同时,由于教师不能及时批改作业,不能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有些学生就成了“拖拉机”。
5、家庭缺乏应有的监督。不少孩子在家中是“小皇帝”,爷爷奶奶围着转,管教不力。或因父母是双职工,下班迟。放学后无人管束。
针对学生以上几种不做作业的情况,可采取以下对策:
1、 孤立法。当学生出现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的现象时,采取果断措施,及时铲除学生不做作业的土壤,把苗头扼杀在摇篮中。千万不能让其形成气候,生成小团体,任其蔓延。应让全班同学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逐步学会自己管住自己。
2、冷处理和热处理。“冷处理”,即对不做作业的同学先不忙处理,先观察、了解一番,旁敲侧击,激起他(她)内心的涟漪。这种方法一般运用于上进心比较强的学生,他们能从教师的言行中悟出自己的失误,进行反省自纠。“热处理”,一般运用于自我意识比较差的学生。他们一般还未认识到不做作业的害处。或是明明知道可就是管不住自己。对这样的同学,就应大喝一声,当头一棒。进行“狂轰烂炸”式的“强火力”攻击,令其幡然醒悟,“悔过自新”。
3、赏识法。即夸优点。如有一男生,人比较聪明,但常常自以为是。他自认为:“我会了为什么还要做?”家庭作业经常不做,但课堂作业能及时完成。对此,老师针对他书读得好,声音响亮有感情这一优点,在班里封他为“朗读大王”。每次早读课都让他领读,他也尽心尽职。老师常常在班里表扬他,培养他的自信心。时间一长,他觉得自己是个好学生,要是再不做作业就对不起大家的信任。从此同,冰把他不做作业这一毛病根治了。
4、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充分信任老师,能与老师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他们的烦恼和困难才会向老师诉说,老师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老师要积极地和学生交朋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点燃学生心中学习的热情,激起学习的*。如有一男生,长得人高马大,较聪明,看问题比较敏锐。因其发育早,已有*意识,渐渐地无端生出一些烦恼。近来不知怎么回事,有了急剧变化。最明显的是,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总找理由推托。班主任王老师不是粗暴地训斥,而是与其促膝谈心,采用暗喻式点拨他。说他以前在老师眼里,是一只香喷喷的红苹果,现在所犯的错误就像是红苹果里钻进了一条毛毛虫。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红苹果就会慢慢变成烂苹果。该生深受触动,觉得自己对不起老师的关爱和信任。
5、构建家校联络网。不做作业的学生,并不是天生的。他们在改正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这时,我们非常需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协同作战”。只有这样,才会形成合力,让不做作业的学生“无处藏身”。因此,学校与家庭应经常联系,双方对学生的一举一动皆能了如指掌,及时扼制不做作业现象的抬头,不留坏习惯滋生的时间和空间。一天,我差点儿给一位不做作业的学生气死。这位同学,上星期有一篇抄写课文的作业没完成,我让他星期天在家里把他完成。星期一一到校,我就让他把作业拿出来让我检查。他磨蹭了半天,才嘟囔着说:“作业本掉在家里了。”由于前几次也常出现类似的情况,这一次,我马上决定骑摩托车带他回家拿作业本。初春的早上,春寒料峭。当我顶着呼呼的寒风来到他家时,他竟又说家中没有本子,夹在书包里了。当时,我气得说不出话来,狠狠地批评了他这种说谎的错误。他的父亲也跟我说,他也拿这个儿子没办法,星期天就曾狠狠地揍了他一顿。我也对他说,你这个孩子脑子其实不笨,你又对孩子的学习这样关心,我真担心教不好你这孩子。我知道,光靠打骂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和他父亲协商,以后每天要完成的作业都写在本子上,待完成后由他签字。只有家校合作,才能帮他慢慢去掉“懒劲”。
教师对不做作业的同学决不能放弃,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应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是真心为学生的发展负责,总有一天,学生会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 同时,要多方改革作业,让学生有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利。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1:08
多给他鼓励,夸奖他,按时完成可以实现他的小愿望,这样慢慢地就好了。要利诱,打骂只能是反效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3:16
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