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03:06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1 01:54
诏书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在周代,君臣上下都可以用诏字。秦王政统一六国,建立君主制的国家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号称皇帝,自称曰朕。并改命为制,令为诏,从此诏书便成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文书。汉承秦制,唐、宋废止不用,元代又恢复使用。明代用诏书宣布重大政令或训诫臣工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1 01:55
《说文解字》解释“诏”:“告也,从言从召。”郑玄为“诏”作注,谓“诏,告也”。诏书有一定的格式,比如清朝时的诏书起首句一定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结尾语通常为「布告天下,咸使闻知」亦或「布告中外,咸使闻知」,中间则通常叙述诏告天下事件的内容。清朝时,诏书多由内阁拟稿,经大学士定稿进呈皇帝,皇帝批阅後,以墨笔楷书,由右至左直写,写在大幅黄纸上,中间或有纸张接缝处钤「皇帝之宝」玺。制作完成後的诏书被称为「诏黄」,以极其隆重而繁复的礼仪,送至天安门城楼上宣读,象徵著布告天下。宣诏礼成,由礼部接诏,誊写或雕板印刷多份,由驿道分送各地由地方*接诏、宣诏。而誊写的诏书,通常被称为「誊黄」,雕板印刷的诏书,又叫「搨黄」。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1 01:55
1.用,举用。《论语.为证》“视其所以。” 2.认为,以为。《战国策。赵策》:“老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3.缘故,因由。;丕《与吴质书》:“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