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05:1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9 15:56
出自《论语·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文言字义:
三十而立;指孔子三十的时候已立业,学说已渐成体系。不惑:遇事明辩不迷惑,少疑惑。知天命:懂得了天命,正确看待自己。耳顺。各种话都能听,能容忍。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七十岁的时候随心行事,也不逾越规矩了。从:随。不逾矩:不越出规矩。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为耄耋之年”常用来指代年龄
原诗意: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
我们知道孔子享年七十三岁。参照孔子生平:孔子三岁丧父。小时跟着母亲过着不算富裕的生活。事实上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学习。满十五岁后,为了帮助家用,从事过在贵族遇有婚丧祭祀等需要礼仪的场合,雇来配合奏乐念祷的人。后来因为孔子的母亲反对,再度重拾书本。母亲过世之后,孔子求职受挫,故更坚定向学之志。经过了十余年苦读有成,曾在季桓子家中任职,且开办了私学,以有教无类的精神来教育贵族、平民甚至奴隶的子弟。三十岁时名声渐渐响亮。三十五岁时,鲁国内乱,孔子去齐国,任高昭子家臣,一心希望能为齐景公服务,但为齐相晏婴所阻。三年之后,失望地返回鲁国重拾教鞭。以作学问和教学弥补了在*上的失意,在其中领悟了更多的事理。五十岁时鲁国发生了阳货之乱,五十一岁时重获起用为官,任中都宰。孔子以三个月的时间肃清小偷、*、游民。因绩效斐然,晋升为大司寇(最高司法官)在一年之内执法公正,又在夹谷齐鲁会上取得外交胜利、降低三桓居城并平其家臣内乱、诛杀少正卯。这当中又以诛杀少正卯一事较具争议。另外“三月使鲁国大治”的说法亦指此时。可惜于五十六岁时,遭辞退。孔子只好离开鲁国与学生一齐周游列国去了,这其中的过程艰辛。后来得学生冉有之助,奉召反鲁。当时孔子已经六十八岁了。之后,孔子便把精力放在整理经典及教育后进之上,直到逝世。
寓意:
修德进学的阶段:一为有志向学;二为建立自己的基本思想以确有所立;三为不惑,人事多异,但与外在事物不免有冲突矛盾,此心因而会有惑,必须研究事理,以求得不惑;四为知天命,有志有所立又能不惑,但实行时可能遭遇困难阻碍,必须要能知天命;五为入耳之事有顺,有不顺,知道那些不顺的道理,应能修养到一切入耳的皆为顺;六为从心所欲不逾矩,到此是为学修德的最高境界了。对这一段话的理解,有不同的解释。主要集中在“志”于何学?怎样才是“立”?何为“不惑”?“耳顺”于何?什么程度算“知天命”?等等。事实上,都是拘泥于字面上的直接解释。比如:程昌明的译文指出:在周朝时,小孩是八岁入小学。学习基础文化和武艺等等。十五岁入大学,大学也称“太学”。在那里学习处世为人、治国安邦等等。朱子在其《四书集注》中道:“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十五岁:对万物好奇,求知欲特别强烈。什么都想学,满脑子全是问题。吸收新知识特别快。不论什么东西,只管学。三十岁:是立自己一家之言的大好时光。不破不立。是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年龄。而立之年,总是那么雄心勃勃,真所谓“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这一路跌跌撞撞、潇潇洒洒,有“立”起来的,也有“倒”下的。四十岁,人生的黄金岁月!虽然少了一些鲜活,但却因此而更理智、更成熟、更具有欣赏性。如果说五十而知天命,事实上在四十岁就应该有所预见了,这实际上也算一种聪明,要不然为什么叫“不惑之年”。唐代诗人岑参认为:“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张九龄则认为:“如果人到五十还没有一点成就,那就是很大的过失了”。我们细细品味古人对人生的理解,真正意义上懂得“而立”、“不惑”、“天命”,这句话,对我们珍爱生命,把握前途与命运,有效地安排生命历程是不无裨益的。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人格的完善呢?按此孔子说法,人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人格的完善,显然太遥远了。事实上,这只是人格完善的几个阶段,其中的过程是可以压缩的。在现实生活中,既有到了六七十岁还有很多事看不开的,但也有三四十岁就已非常豁达的人。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困惑,从而引起诸多的焦虑。其实,人有各种情绪和困惑都很正常,重要的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人的焦虑大多源于愿望与现实的冲突,能否及时化解焦虑不安的情绪往往只在一念之间。当一个人的心理真正成熟、人格达到完善之后,便能够合理调整自己愿望和现实之间的冲突,能从挫折和磨难中看到希望,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变得安宁,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和愿望。重要的是无论别人怎么评价,自己要看得起自己。孔子穷其一生于进德修业,但也直到七十岁才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由此可知:从心所欲其实是很难不逾矩的。以性善的角度看来,真正由心而发的,应为既真且善又美的,当然应能符合人类社会所形成的规范。
应用实例:
胡绳先生八十寿辰时,写了《八十初度》诗并一首自寿铭。
《八十初度》诗:“生逢乱世歌慷慨,老遇明时倍旺神。天命难知频破惑,尘凡多变敢求真。”《自寿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惑。惑而不解,垂三十载。七十八十,粗知天命”。诗与铭对照读,颇令人感慨。孔子讲自己“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而胡绳却说自己“七十八十,粗知天命 ”,“惑而不解”达30年。这30年,用胡绳自己意思来说,大致“是从五十年代后期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后期”,也就是1957年到1987年这段时间。《论语·为政》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如下: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9 15:56
意思是说孔子在十五岁那年立志从学,
三十而立并非三十岁成家立业, 这里的"立"是指学业的根基已经树立, 就是个人的价值观已经形成,不会被外力所动摇。
四十不惑,确切的说也不是四十岁没有疑惑,
“立”与“惑”是一组对立,界定在于是否懂得行权,
三十而“立”时通常遇事无权可行,无权则无发言权,对事态度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
四十时,已掌握一定权利,此时处事相对通达,对待事情是无可,无不可。这里想象成一群四十来岁官运亨通的小老爷们,整天若无其事接待着一个个来自弱势群体的求助,表面心不在焉,内心精明了得,游戏规则是如何予其有利,如何制定。
呵呵,这个比喻来的有点噱头,但好理解“行权”重要性,行权者不惑也。现在该知道当官的多在哪个年龄段了吧.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上天的命令吗?这么说不是很唯心?
其实这里有一段典故,周文王在五十岁坐牢时想不通自己为什么这么衰,
皇帝做了半辈子,如今还要坐牢,不甘心啊,于是潜心研究,
终于悟透一个道理——万物在周而复始的规律性变化,这就是《周易》的本质。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海有潮起潮落,花有花开花落,
天有白天黑夜,人有清醒睡眠
年有春夏秋冬,衣有四季之分,
股票有涨有跌,心情就有好有坏
业绩有高有低,待遇就有好有差
秒针滴答滴答,时间一圈圈跑远,
皇朝在循环交替,领导在不断更换,
流行在循环交替,明星在不断更换,
芯片在循环交替,手机在不断更换,
到最后我们的生死也是循环交替的....
是的,一切都是周而复始的规律性变化,
站在这个层面照理没什么会想不通了,
可有人会说:“道理都懂,可做起来难。”
所以还不是真懂,那什么是真懂?
呵呵,没有五十年的造化,换不来啊!
不然怎么叫“五十知天命”呢
想来后世成为阶下囚的拿破轮,米络舍维其,乃至今天的撒达姆在悟性上若有周文王的半点功力,
也该落得安心了吧。 说完五十,再说六十
六十而耳顺,并非常言说的年纪大了,耳朵顺了,听什么都能接受。
《说文》中提到:“理也,损百川。”意思是河川流通顺畅了以后,才看得天下美景。
正所谓,顺之而后,始见天理,始着条理。
诗画中的美景是用眼睛看的, 而人心亦是一幅美景,却不能眼观,
于是要用耳朵来倾听,所谓弦外之音, 说的正是用耳朵听出潜藏的声音, 即是所言之人的真实所想
简单讲就是把察言观色的工夫发挥到家了。
朋友之间常说:“你只要说一句话,我就知道你下半句讲什么。”
要知道说这话的人完全出自对朋友的了解与性格的掌握。
而面对一个陌生人,很少有人敢这么说,
如果今天有个人站在你面前,对你说:“你要升官了”
那这个人不是算命的,就是耳顺的,
你若问他贵庚,兴许人家会告诉你:“老朽六十有三。”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就是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自古只有皇帝敢这么说,难道人到七荀就敢自命为皇? 当然不是,下文的”不逾矩”便是这么做的前提.
这里的“矩”即法规,伦理。 整句说的是七十岁做事随心所欲,却不逾越规则,
这一条放在最后,足见境界之高了。 人总是杂念丛生,因为生来*不止,
现在要让*自发的*在规则之内随意游走,这可不是随便一说的。如果把“从心所欲”做一次层面的分类,可以看到
层面一、恶欲而恶为,指坏念头坏行为,这是人性本恶的论调,想象一个人生来没有接受任何教育,他的所作所为应该是对本能的最好的体现,而这种行为一定与外界格格不入,人们会把他视做一个没有教养的野兽,当然这样的人早就进医院或大牢了。
层面二、恶欲而善为,指有坏念头但做好事。“色而不欲”,说的应该是这一层,有色心,却不触犯戒条,能自律。还有象“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种美色当前、金钱当前的论调,也多为这一层意思。 “恶欲善为“的行为模式应该算得主流吧。
层面三、善欲而善为,指全是好念头,只做好事。行欲而不动恶念,这是很高的思想境界.孔子七十 岁道破这番领悟,反见这位门徒三千的千古圣人都难逃恶念萦绕六十载,何况常人呢? 不过七十虽为孔子最后一个十载,但”从心所欲”的终极领悟却仍未摆脱”欲”念,假借老子语录,可妄称其谓”道可道,非常道,圣可道,非常圣”吧 想来孔子若寿寝于八十,人生格言中该加上一句, 八十而无欲则刚.
参考资料:知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9 15:57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9 15:58
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
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他用
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
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
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
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
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
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
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作人
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
走这个路子不可。
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
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
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
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
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
思想本体范围。
到了“六十而耳顺”,这里问题又来了,孔子
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么问题不顺,耳腔发炎吗?
这句很难解释,可能在当时漏刻了文字。可能
是“六十而”下面有一个句读。如果照旧,
“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
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
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
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注意!心
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
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
要帮助改成好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
难的。
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西方的文化
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
矩”。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
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
。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
—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
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27461.html?fr=ala0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9 15:58
十五岁开始立志努力学习;
三十岁的时候就能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奋斗目标;四十岁,对自己的奋斗目标不再有疑惑。
五十岁,回首自己的人生,发现一切的一切,都是天命所在(自己当时的成就是自己所作所为的结果)。
六十岁,不论看到、听到任何对自己不利的言论,都觉得无所谓,不会气恼。
七十岁,做任何事情,都可以随心所欲。因为,所有的行为,早已现成习惯,不会有什么行差踏错。
原文链接:子曰:三十而立
http://www.55188.com/viewthread.php?tid=3225650&fromuid=1931096
参考资料:http://www.55188.com/viewthread.php?tid=3225650&fromuid=193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