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如何评价阅读教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8:16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2 07:05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 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 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 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 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评 价学生阅读素养,须对这一复杂的活动有理性认识。建构主义学习理 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在头脑中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过 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交互 作用的过程。因此,评价学生的阅读素养要从他们掌握阅读策略的程 度评价,不太能采用客观量化评价,而应为定性评价。 朗读这种有声语言艺术是阅读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实践中 能起到增加学生积累,培养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的作用。如何对学 生在朗读中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基本朗读技巧上进行评价指 导,显得极为重要。德、法、英、美、**、中六国都比较注意在阅读 教学中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技巧,朗读和默读就是其中一 项。 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他人评价主要有专家评价、教师评 价和学生互评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在鼓足勇气、尽心尽力地 读过之后,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评价,他人评价应针对朗读的具体情 形、朗读者素质的优劣,告诉学生他们的朗读优势在哪里,该如何进 一步发挥;缺点在哪里,该如何弥补;使学生明白应该怎样读才能读 好。这样既能满足读者和听着的心理需求,又能给学生指明努力方向, 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用“点睛”之语,就能“指点迷津”。但笔者 认为自我评价也不容忽视,朗读的心理过程包括感知、理解、想象、 欣赏、表达几个阶段。具体说,借助书面语言,运用形象思维,唤起 自己的内心视觉形象,把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 闻到、尝试、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在想象中产生情感体验, 从而达到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实现读者对作者的情感发展,然后 再通过口语把自己形成的情感体验鲜明地表达出来。这样复杂的朗读 心理过程,只有读者自己在活动,其他人无法参与.无法体会,无法 评述。因此,教学中应尽可能让读者评价自己的读,在他欲评无言或 评而不准时,再采用他人评价,这样他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 提高自己。 将直接评价和启发评价相结合。不少教师喜欢对学生朗读情况随 堂直接进行评价,这样评价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得失,便于改进和提高, 但教学中有时也需要运用启发评价。文章表达的情感十分复杂,教学 中,应根据不同的朗读要求,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要求学生“读通” 课文的,可以采用直接评价;要求学生“读懂”课文的,应该采用启 发评价,即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读者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感 悟,自己体验,自己表达。这样既引导了读者,又启迪了听者;既评 价了朗读,又指导了朗读;既训练了读法,又训练了思维。 至于默读速度可用一定时限为单位,被测学生同时开始,同时结 束,然后计算不同学生的不同速度;也可以用一段文字为单位,分别 计算不同学生读完的时间,从而确定各学生每分钟的读速。默读理解 测试则在单位时间根据阅读目的和材料采取抓内容要点、抓关键字、 词、句、段的读法测验学生默读效果,看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大意, 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中茨威格 《伟大的悲剧》选文,这篇课文长达十页,我让学生捕捉典型人物和 典型环境为阅读目的,限时十五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整体把握 文章内容的预习作业来测试学生默读速度和理解效果。 如何进行写话与习作教学评价 袁贵峰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 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小学生作文难,已成广大教师、学生、家长面临的语文教育中的头等 大事,以至于不少报刊都展开了这项讨论,可以说,这个问题已成为 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大家形象地把小学“作文难”现象成为“巧妇难 为无米之炊”。连我们许多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都为小学生感叹: 小学生阅历太少,写作文所用的素材也很少,要他们写作,尤其是让 他们写出有意义的事、甚至要他们写出有教育意义的事,实在是难为 这些少不更事、天真无邪的娃娃们了。但我们做语文教师的在习作教 学中所持的评价观对学生的习作水平产生了哪些影响,是否有利于小 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分析。 一、评价的标准尺度对小学生习作水平的影响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不小 心学生上了三年级要求写作文了,突然发现绝大部分小学生不会写 作,于是如临大敌,赶紧想办法,课堂强调、课下找家长谈话,请家 长配合指导。家长看老师着急的样子,也恐惧起来,最普遍的做法是 赶紧上作文补习班,于是,作文补习班市场也红红火火起来了。由于 教师对学生习作水平的评价标准尺度运用不当是产生这种现象的重 要原因。 1、教师人为设置坡度,导致学生作文水平“卡壳”。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1—6 年级各阶段的习作水平分别作了 不同的要求:1—2 年级把习作叫作写话,3—6 年级叫习作。以1—2 年级的写话为例,课标提出的要求是: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 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相反的情况是小学1—2 年级的写话并没有引起老师们的重视, 充其量只是在讲课为了让学生理解生词,而让学生遣词造句;为了应 付考试而训练学生看图写话而已。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和尺度障碍了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至于写作兴趣及自信心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这种教学模式伴随着学生进入三年级,导致学生不会作文现象的 发生是必然的,因为教师所持的评价观在此时陡然升高,让学生难于 接受,无形中为学生的写作水平的发展设置了一个巨大的障碍,学生 自然会怕作文,觉得作文难了。 怎么办呢?给学生一个可以接受的坡度,让他努力一下,就能触 摸到自己想要的高度。如有的低年级语文老师设计了与学生学习生活 相关的“坡度练笔”、“写话”练习等,引导刚刚入学的孩子写自己 的新学校、新朋友、新老师、新课本、新书包、新学科、新的学习方 法等等,引导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 想。引导二年级学生观察、认识写作大自然的现象,写自己开心的事、 烦恼的事、助人为乐的事、哭鼻子、掉眼泪的事,自己会做的事,招 待客人的事、写家乡襄樊大桥、自己的卧室等等。有了这样扎扎实实 的写话能力的训练,到三年级真正写作时,就不会出现像前面所说的 那种陡然“卡壳”的状态了。 2、降低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在小学生的作文内容上,由于教师的评价观太高,以及应试的指 挥棒苦苦地要求我们的小学生写“有意义的事”,甚至要求他们写“有 教育意义的事”,迫使小学生找范文,因而普遍出现小学生作文“说 空话、说套话的现象,随之就自然出现了小学生作文没有个性特点的 问题,小学生作文也就失掉了童趣和天真。如写做好事必写老三样: 搀盲人过马路、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做值日忘了关窗,回家后冒 雨回到教室把门窗关好。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好事不该做,而是这种 好人好事都写了几十年,听腻了,老师也改腻了! 当代著名教育家张田若先生认为: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目标,就是 练习,是一种训练,是一种学生作业。小学生作文不是创作,不能苛 求小学生作文的社会功能。有个别小学生写出了供人欣赏的文艺作 品,当然是好,要爱护培养。但这不是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目标。广大 的小学生是不会写出文学作品的,对他们也不能这样要求。正如梁启 超所说:“文章做得好不好,属于巧拙问题,巧拙关乎天才,是不可 以教可以学的。”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地练习写作,学会写 各种文体的一般写法,即所谓的规矩。这种练习也是通常强调的语言 运用方面的基本功。我以为,教师在每一阶段教会学生一定的写作基 本功,只要学生掌握了,就可以给学生一个满分,大可不必从开头到 结尾,从遣词造句到思想观点到文采等方面求全责备。要求太高,学 生畏难了,也不肯、不爱写作了。假如评价的标准低一档,学生既掌 握了写作的方法,又有了信心,写作的兴趣更浓了,孰优孰劣,不言 而明。(注:难的是我们的教师放不下高高举起的评价标准!) 二、忽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导致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 不会详写作文 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或在作文时三言两语,草草完事,让我们 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头疼,大有恨铁不成钢之感。课标要求不同学段学 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教师的评价观要重视学生写 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 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 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 料。针对小学生作文素材“无米下锅”的问题,广大语文教师也作了 积极的探索和开发,有的老师甚至帮助学生“找米下锅”。如时下流 行的搞一个活动,让学生写一篇作文的做法。细思量,这实在是一种 无奈之举啊!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还说:“生活 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的流 个不歇。”孩子自有孩子的生活,有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他们的喜怒 哀乐,有些事情看起来作文不是道,但那也是生活啊!孩子们们的“源 泉”是丰富的,可“溪水”为什么会“枯竭”呢? 据调查,学生最感兴趣或最拿手的作文是童话、科幻、梦境等内 容的习作,很多学生都不爱“写人记事”类型的,理由是记不清细节。 而“科幻童话”类则不同,它可以怎么想就怎么写,好写!于是,搞 完活动马上写的作文形式就应运而生了! 可是,时间长了,活动的次数多了,也就是说老师帮学生“找了” 很多“米”。老师们也发现:不少同学“烧”出了“香喷喷”的“米 饭”,但“烧夹生饭”的还是不少。虽然同学们对写人记事类型的作 文感兴趣,但写得比较精彩的还是那些平常作文基础好的,观察及写 作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其他很多同学只是把活动的过程记录下下,像 “流水帐”似的,干巴无味。再后来,大家只是对活动本身感兴趣, 对作文又开始厌倦了。这是怎么回事?事实证明这种帮学生“找米” 的做法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上是一种浅尝 辄止的行为。怎么办呢?有些激烈的体育比赛项目,裁判是无法用肉 眼来判断的,只好借助电子影象设备,使用最普遍的要数“慢镜头” 回放了,只有重放“慢镜头”,才能看清运动员的动作、身体所处位 置的微小差距。吃蛋糕也是一样,一大块蛋糕摆在你的面前,怎么吃? 很简单,切开来吃!生活中还有这样类似的许许多多的例子。再来看 看我们引导学生开展的活动:活动过程是要放慢镜头的,平时只让学 生整体去观察,那只能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不切开看还是写不出 好作文的,也就是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和技巧。在活动中提醒学生观察 活动中人物的衣着外貌、表情、动作,告诉学生注意记住自己的想法, 事后再进行及时采访,活动时心中的想法、感受,猜猜其他人心里会 想些什么�6�7�6�7老师的提醒、提问,是帮助学生回忆,帮助学生观察, 从而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 经过这样较长时间的训练,相信学生不仅写师生游戏活动得心应 手,写其他类型的写人记事作文也能得心应手,也就是说他们掌握了 “找米”的技巧和能力后,自己才能“找米下锅”。 回头再来看看叶老的话:“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 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的流个不歇。”这话自然是正确的, 不过还可以加上一句:要想让“溪水活泼泼的流个不歇”,还需要我 们当老师的做好“渠道”的疏浚工作啊! 三、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1、修改的意义。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王安石字斟句酌,成就了“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样的名句,贾岛再三“推敲”,留下了遣词用语的千古佳话。叶圣 陶、吕淑湘、张志公、朱德熙等语文教育老前辈则非常重视学生作文 的批改,仅从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叶圣陶中小学生作文评改举例》一 书就可见一斑。书中有一篇中学生的习作,题目叫《一张画像》,叶 老从题目改起,将“张”改为“幅”,认为这样庄重些;文中的一些 地方经叶老修改,用词准确了,句子干净规范了,读起来也顺畅了; 他还在作文后面加了简短的鼓励性评语。一个普通中学生的作文居然 得到一位大作家的指点和鼓励,使小作者从此树起了写作的信心,后 来成了著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肖复兴。这是小学课文《那片绿绿的 爬山虎》中讲的一个例子。由此看来,善于修改,对自己来说是一种 能力,一种良好的习惯,在别人看来,则是一种了不起的美德,一种 非凡的人格魅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 我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2、小学作文修改的现状。 我们的语文老师在修改作文方面做得怎样呢?仅仅是写几句高 高在上式的评语,由老师圈出几个在浏览学生作文时发现的错别字而 已,至于修改病句、字斟句酌地推敲则属于罕见行为了。对于新课标 提倡的“要引导通过学生自己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合 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一要求,则仅仅是停留在偶尔为之的层面 上,并未真正大面积推广、研究和使用。 3、对小学作文批改方式的探索。 需要说明的是,“批改”是指修改文章、作业等并加上批语。通 俗地说,“批改”=“批+改”。在作文教学中,批改者较多的是指教 师,对小学生来说,主要的还是自主性的修改。怎样改才最有效呢? 我们看看下面的这种方法: “互改法”简介 有人说,大作文、小作文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两座大山。愚公 移山,感动了上帝,派神仙搬走了两座山。我们的上帝就是学生!能 不能让学生也参与批改作文呢?答案是肯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 也有“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和“修改自己的习作,并 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6�7�6�7”这样的目标要 求。著名的语文教育改革家、特级教师魏书生曾倡导的作文互改法也 很值得我们借鉴,现结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作简要介绍。 (1)修改项目划定。 小学生自主修改侧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分项计分。 ①格式是否正确。 ②卷面是否整洁。 ③错别字有几个。 ④有几处病句。 ⑤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用错。 至于作文结构安排得如何,内容是否具体,感情是否真实,主要 由教师批改。 (2)操作方法例析。 有些项目修改可采用流水作业的方法,如改错别字一项,可让甲、 乙、丙三个轮流修改同一篇作文,甲发现6 个错别字,乙如果认为是 7 个,甲就要写出为什么漏改1 个的原因,如果丙改出是8 个,那么, 甲、乙都要写出漏改的原因。 (3)互改法的可行性。 ①学生有这样的心理:愿意看别人的作文,更愿意给人家挑毛病。 ②每次修改,一个一篇,负担不重,对于修改的人来说,每次改 的对象不同,改起来有新鲜感;对于被改的人来说,自己的作文每次 都换人修改,可以看到不同的同学对自己作文的修改,也有新鲜感。 (4)互批的好处。 ①因为自己的作文要给其他同学改,写作时就会格外认真,以尽 量避免“出丑”。 ②多次修改的实践,能牢记住作文的几项常规要求,修改别人的 作文,既提高了发现错误的能力,也培养了自觉修改的习惯。 ③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可以发现、学习虽人的 长处,对缺点,也能引以为戒。 以上三点归根到底,都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④教师只看一部分学生的批改情况,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用于研 究教材教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当然,互改作文的方法并不适合于每个年级,不适合于每个班级, 每次作文。即使是搞这项专题实验的班级,也还有一个从扶到放的过 程。在开始阶段,可选一两篇具有代表性的习作写在黑板上,或用毛 笔抄写,或用投影出示,在教师指导下,全班集体评改,让学生发现 问题,修改遗漏;其余学生的作文可进行略改,加些批注,发给各人, 令其自改,在此基础上,再发动大家互改;对部分作文基础差的学生, 常用的还应该是教师既改又批,多些面批;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则 可以少改多批,适当面批,启发自改。 作文批改的方式很多,无论怎样改,都要兼顾全体学生,使全班 学生都受益。教师精改的要让学生通晓这样改的道理;略改的要因文 而异,因人而异;互改自改的,教师则要注意信息的反馈和结果的分 析。 以上侧重于谈“改”,至于怎么下批语,在内容上,要说明修改 理由,点拨自悟思路,指点自改方法;在措词上,要注意口气委婉恳 切,多作表扬鼓励。 我们不能期望用一种改法,改一次作文就能彻底解决作文中的种 种问题,但只要我们语文老师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头脑中时时绷紧 “批改”这根弦,灵活机动地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成效就会越来越 显著。 如何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口语交际教学与训练,让学生具有日 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发展合作精神。”这是课 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课的要求,而在口语交际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让学生乐于说话,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呢?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 点,也是难点。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三点: 一、情境创设——营造口语交际的具体语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 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李吉林老师也曾说:“言语的发言地是具体的 情境,在一定得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言语的材料,从而促进 言语的发展”。具体的情境,能给予学生更直观更真实的情感体验,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交际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 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因此,教师应善于挖掘日常生活话题,在教 学中多方面利用资源,创设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情趣的语境,让学生在 多姿多彩的广阔空间观察表达。因此,在一节课中,呈现一个学生熟 悉的谈话情境,是激发学生说话*的基础。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 介绍校园,而校园中的一切都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很快就唤醒了学生 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介绍校园的哪些地方?”的 谈话中,调动了学生说话的兴趣。 二、角色定位是重点 学生在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时,实际上是以双重身份参与的,一是 他的社会角色,即学生;二是他的交际角色,即特定交际情境中扮演 的那个角色。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进入相应情 境,确认自己的不同角色。在这节课的“怎么介绍校园的这些地方 呢?”这一环节中,学生学会了介绍的方法,并且不断地练习,提高 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介绍时态度应该怎么样呢?”,让学生明白 了文明礼貌。在下一个环节“带客人逛校园”中,学生的角色发生了 转变,成了小主人兼导游。在向客人介绍校园这一环节中,潜移默化 地将课堂上的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转化成新的技能。这样,随着人物身 份、地点情境的变化,言语情境也随之变化,角色感也越发鲜明。 三、“来而有往”——互动性 “互动论”原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将社会学的“互动”范 畴引入口语交际教学领域,有助于分析师生、生生之间的交际关系。 口语交际强调的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师生互动是一种教师和学 生之间运用口语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信息传递的互动方式,是 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生生互动则是学生与 学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换、交流沟通的互动过程。口语交际中的倾听、 表达与应对,都应该通过双方的互动来实现。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 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起学 生与教师及学生与学生的交际热情,才能真正实现口语交际课程的目 的。如在《介绍校园》一课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介绍一个地方” 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介绍一个地方的三个活动中,生生、师生 的互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一次次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大大增强 了生生、师生相互交流的机会,使口语交际的互动性得到有效落实。 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到在这种热烈轻松的氛围中,口语交际的训 练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2 07:06

【如何评价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 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 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 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 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评 价学生阅读素养,须对这一复杂的活动有理性认识。建构主义学习理 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在头脑中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过 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交互 作用的过程。因此,评价学生的阅读素养要从他们掌握阅读策略的程 度评价,不太能采用客观量化评价,而应为定性评价。 朗读这种有声语言艺术是阅读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实践中 能起到增加学生积累,培养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的作用。如何对学 生在朗读中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基本朗读技巧上进行评价指 导,显得极为重要。德、法、英、美、**、中六国都比较注意在阅读 教学中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技巧,朗读和默读就是其中一 项。 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他人评价主要有专家评价、教师评 价和学生互评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在鼓足勇气、尽心尽力地 读过之后,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评价,他人评价应针对朗读的具体情 形、朗读者素质的优劣,告诉学生他们的朗读优势在哪里,该如何进 一步发挥;缺点在哪里,该如何弥补;使学生明白应该怎样读才能读 好。这样既能满足读者和听着的心理需求,又能给学生指明努力方向, 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用“点睛”之语,就能“指点迷津”。但笔者 认为自我评价也不容忽视,朗读的心理过程包括感知、理解、想象、 欣赏、表达几个阶段。具体说,借助书面语言,运用形象思维,唤起 自己的内心视觉形象,把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 闻到、尝试、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在想象中产生情感体验, 从而达到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实现读者对作者的情感发展,然后 再通过口语把自己形成的情感体验鲜明地表达出来。这样复杂的朗读 心理过程,只有读者自己在活动,其他人无法参与.无法体会,无法 评述。因此,教学中应尽可能让读者评价自己的读,在他欲评无言或 评而不准时,再采用他人评价,这样他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 提高自己。 将直接评价和启发评价相结合。不少教师喜欢对学生朗读情况随 堂直接进行评价,这样评价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得失,便于改进和提高, 但教学中有时也需要运用启发评价。文章表达的情感十分复杂,教学 中,应根据不同的朗读要求,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要求学生“读通” 课文的,可以采用直接评价;要求学生“读懂”课文的,应该采用启 发评价,即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读者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感 悟,自己体验,自己表达。这样既引导了读者,又启迪了听者;既评 价了朗读,又指导了朗读;既训练了读法,又训练了思维。 至于默读速度可用一定时限为单位,被测学生同时开始,同时结 束,然后计算不同学生的不同速度;也可以用一段文字为单位,分别 计算不同学生读完的时间,从而确定各学生每分钟的读速。默读理解 测试则在单位时间根据阅读目的和材料采取抓内容要点、抓关键字、 词、句、段的读法测验学生默读效果,看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大意, 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中茨威格 《伟大的悲剧》选文,这篇课文长达十页,我让学生捕捉典型人物和 典型环境为阅读目的,限时十五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整体把握 文章内容的预习作业来测试学生默读速度和理解效果。 如何进行写话与习作教学评价 袁贵峰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 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小学生作文难,已成广大教师、学生、家长面临的语文教育中的头等 大事,以至于不少报刊都展开了这项讨论,可以说,这个问题已成为 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大家形象地把小学“作文难”现象成为“巧妇难 为无米之炊”。连我们许多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都为小学生感叹: 小学生阅历太少,写作文所用的素材也很少,要他们写作,尤其是让 他们写出有意义的事、甚至要他们写出有教育意义的事,实在是难为 这些少不更事、天真无邪的娃娃们了。但我们做语文教师的在习作教 学中所持的评价观对学生的习作水平产生了哪些影响,是否有利于小 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分析。 一、评价的标准尺度对小学生习作水平的影响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不小 心学生上了三年级要求写作文了,突然发现绝大部分小学生不会写 作,于是如临大敌,赶紧想办法,课堂强调、课下找家长谈话,请家 长配合指导。家长看老师着急的样子,也恐惧起来,最普遍的做法是 赶紧上作文补习班,于是,作文补习班市场也红红火火起来了。由于 教师对学生习作水平的评价标准尺度运用不当是产生这种现象的重 要原因。 1、教师人为设置坡度,导致学生作文水平“卡壳”。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1—6 年级各阶段的习作水平分别作了 不同的要求:1—2 年级把习作叫作写话,3—6 年级叫习作。以1—2 年级的写话为例,课标提出的要求是: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 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相反的情况是小学1—2 年级的写话并没有引起老师们的重视, 充其量只是在讲课为了让学生理解生词,而让学生遣词造句;为了应 付考试而训练学生看图写话而已。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和尺度障碍了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至于写作兴趣及自信心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这种教学模式伴随着学生进入三年级,导致学生不会作文现象的 发生是必然的,因为教师所持的评价观在此时陡然升高,让学生难于 接受,无形中为学生的写作水平的发展设置了一个巨大的障碍,学生 自然会怕作文,觉得作文难了。 怎么办呢?给学生一个可以接受的坡度,让他努力一下,就能触 摸到自己想要的高度。如有的低年级语文老师设计了与学生学习生活 相关的“坡度练笔”、“写话”练习等,引导刚刚入学的孩子写自己 的新学校、新朋友、新老师、新课本、新书包、新学科、新的学习方 法等等,引导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 想。引导二年级学生观察、认识写作大自然的现象,写自己开心的事、 烦恼的事、助人为乐的事、哭鼻子、掉眼泪的事,自己会做的事,招 待客人的事、写家乡襄樊大桥、自己的卧室等等。有了这样扎扎实实 的写话能力的训练,到三年级真正写作时,就不会出现像前面所说的 那种陡然“卡壳”的状态了。 2、降低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在小学生的作文内容上,由于教师的评价观太高,以及应试的指 挥棒苦苦地要求我们的小学生写“有意义的事”,甚至要求他们写“有 教育意义的事”,迫使小学生找范文,因而普遍出现小学生作文“说 空话、说套话的现象,随之就自然出现了小学生作文没有个性特点的 问题,小学生作文也就失掉了童趣和天真。如写做好事必写老三样: 搀盲人过马路、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做值日忘了关窗,回家后冒 雨回到教室把门窗关好。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好事不该做,而是这种 好人好事都写了几十年,听腻了,老师也改腻了! 当代著名教育家张田若先生认为: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目标,就是 练习,是一种训练,是一种学生作业。小学生作文不是创作,不能苛 求小学生作文的社会功能。有个别小学生写出了供人欣赏的文艺作 品,当然是好,要爱护培养。但这不是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目标。广大 的小学生是不会写出文学作品的,对他们也不能这样要求。正如梁启 超所说:“文章做得好不好,属于巧拙问题,巧拙关乎天才,是不可 以教可以学的。”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地练习写作,学会写 各种文体的一般写法,即所谓的规矩。这种练习也是通常强调的语言 运用方面的基本功。我以为,教师在每一阶段教会学生一定的写作基 本功,只要学生掌握了,就可以给学生一个满分,大可不必从开头到 结尾,从遣词造句到思想观点到文采等方面求全责备。要求太高,学 生畏难了,也不肯、不爱写作了。假如评价的标准低一档,学生既掌 握了写作的方法,又有了信心,写作的兴趣更浓了,孰优孰劣,不言 而明。(注:难的是我们的教师放不下高高举起的评价标准!) 二、忽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导致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 不会详写作文 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或在作文时三言两语,草草完事,让我们 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头疼,大有恨铁不成钢之感。课标要求不同学段学 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教师的评价观要重视学生写 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 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 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 料。针对小学生作文素材“无米下锅”的问题,广大语文教师也作了 积极的探索和开发,有的老师甚至帮助学生“找米下锅”。如时下流 行的搞一个活动,让学生写一篇作文的做法。细思量,这实在是一种 无奈之举啊!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还说:“生活 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的流 个不歇。”孩子自有孩子的生活,有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他们的喜怒 哀乐,有些事情看起来作文不是道,但那也是生活啊!孩子们们的“源 泉”是丰富的,可“溪水”为什么会“枯竭”呢? 据调查,学生最感兴趣或最拿手的作文是童话、科幻、梦境等内 容的习作,很多学生都不爱“写人记事”类型的,理由是记不清细节。 而“科幻童话”类则不同,它可以怎么想就怎么写,好写!于是,搞 完活动马上写的作文形式就应运而生了! 可是,时间长了,活动的次数多了,也就是说老师帮学生“找了” 很多“米”。老师们也发现:不少同学“烧”出了“香喷喷”的“米 饭”,但“烧夹生饭”的还是不少。虽然同学们对写人记事类型的作 文感兴趣,但写得比较精彩的还是那些平常作文基础好的,观察及写 作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其他很多同学只是把活动的过程记录下下,像 “流水帐”似的,干巴无味。再后来,大家只是对活动本身感兴趣, 对作文又开始厌倦了。这是怎么回事?事实证明这种帮学生“找米” 的做法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上是一种浅尝 辄止的行为。怎么办呢?有些激烈的体育比赛项目,裁判是无法用肉 眼来判断的,只好借助电子影象设备,使用最普遍的要数“慢镜头” 回放了,只有重放“慢镜头”,才能看清运动员的动作、身体所处位 置的微小差距。吃蛋糕也是一样,一大块蛋糕摆在你的面前,怎么吃? 很简单,切开来吃!生活中还有这样类似的许许多多的例子。再来看 看我们引导学生开展的活动:活动过程是要放慢镜头的,平时只让学 生整体去观察,那只能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不切开看还是写不出 好作文的,也就是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和技巧。在活动中提醒学生观察 活动中人物的衣着外貌、表情、动作,告诉学生注意记住自己的想法, 事后再进行及时采访,活动时心中的想法、感受,猜猜其他人心里会 想些什么老师的提醒、提问,是帮助学生回忆,帮助学生观察, 从而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 经过这样较长时间的训练,相信学生不仅写师生游戏活动得心应 手,写其他类型的写人记事作文也能得心应手,也就是说他们掌握了 “找米”的技巧和能力后,自己才能“找米下锅”。 回头再来看看叶老的话:“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 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的流个不歇。”这话自然是正确的, 不过还可以加上一句:要想让“溪水活泼泼的流个不歇”,还需要我 们当老师的做好“渠道”的疏浚工作啊! 三、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1、修改的意义。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王安石字斟句酌,成就了“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样的名句,贾岛再三“推敲”,留下了遣词用语的千古佳话。叶圣 陶、吕淑湘、张志公、朱德熙等语文教育老前辈则非常重视学生作文 的批改,仅从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叶圣陶中小学生作文评改举例》一 书就可见一斑。书中有一篇中学生的习作,题目叫《一张画像》,叶 老从题目改起,将“张”改为“幅”,认为这样庄重些;文中的一些 地方经叶老修改,用词准确了,句子干净规范了,读起来也顺畅了; 他还在作文后面加了简短的鼓励性评语。一个普通中学生的作文居然 得到一位大作家的指点和鼓励,使小作者从此树起了写作的信心,后 来成了著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肖复兴。这是小学课文《那片绿绿的 爬山虎》中讲的一个例子。由此看来,善于修改,对自己来说是一种 能力,一种良好的习惯,在别人看来,则是一种了不起的美德,一种 非凡的人格魅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 我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2、小学作文修改的现状。 我们的语文老师在修改作文方面做得怎样呢?仅仅是写几句高 高在上式的评语,由老师圈出几个在浏览学生作文时发现的错别字而 已,至于修改病句、字斟句酌地推敲则属于罕见行为了。对于新课标 提倡的“要引导通过学生自己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合 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一要求,则仅仅是停留在偶尔为之的层面 上,并未真正大面积推广、研究和使用。 3、对小学作文批改方式的探索。 需要说明的是,“批改”是指修改文章、作业等并加上批语。通 俗地说,“批改”=“批+改”。在作文教学中,批改者较多的是指教 师,对小学生来说,主要的还是自主性的修改。怎样改才最有效呢? 我们看看下面的这种方法: “互改法”简介 有人说,大作文、小作文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两座大山。愚公 移山,感动了上帝,派神仙搬走了两座山。我们的上帝就是学生!能 不能让学生也参与批改作文呢?答案是肯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 也有“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和“修改自己的习作,并 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这样的目标要 求。著名的语文教育改革家、特级教师魏书生曾倡导的作文互改法也 很值得我们借鉴,现结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作简要介绍。 (1)修改项目划定。 小学生自主修改侧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分项计分。 ①格式是否正确。 ②卷面是否整洁。 ③错别字有几个。 ④有几处病句。 ⑤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用错。 至于作文结构安排得如何,内容是否具体,感情是否真实,主要 由教师批改。 (2)操作方法例析。 有些项目修改可采用流水作业的方法,如改错别字一项,可让甲、 乙、丙三个轮流修改同一篇作文,甲发现6 个错别字,乙如果认为是 7 个,甲就要写出为什么漏改1 个的原因,如果丙改出是8 个,那么, 甲、乙都要写出漏改的原因。 (3)互改法的可行性。 ①学生有这样的心理:愿意看别人的作文,更愿意给人家挑毛病。 ②每次修改,一个一篇,负担不重,对于修改的人来说,每次改 的对象不同,改起来有新鲜感;对于被改的人来说,自己的作文每次 都换人修改,可以看到不同的同学对自己作文的修改,也有新鲜感。 (4)互批的好处。 ①因为自己的作文要给其他同学改,写作时就会格外认真,以尽 量避免“出丑”。 ②多次修改的实践,能牢记住作文的几项常规要求,修改别人的 作文,既提高了发现错误的能力,也培养了自觉修改的习惯。 ③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可以发现、学习虽人的 长处,对缺点,也能引以为戒。 以上三点归根到底,都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④教师只看一部分学生的批改情况,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用于研 究教材教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当然,互改作文的方法并不适合于每个年级,不适合于每个班级, 每次作文。即使是搞这项专题实验的班级,也还有一个从扶到放的过 程。在开始阶段,可选一两篇具有代表性的习作写在黑板上,或用毛 笔抄写,或用投影出示,在教师指导下,全班集体评改,让学生发现 问题,修改遗漏;其余学生的作文可进行略改,加些批注,发给各人, 令其自改,在此基础上,再发动大家互改;对部分作文基础差的学生, 常用的还应该是教师既改又批,多些面批;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则 可以少改多批,适当面批,启发自改。 作文批改的方式很多,无论怎样改,都要兼顾全体学生,使全班 学生都受益。教师精改的要让学生通晓这样改的道理;略改的要因文 而异,因人而异;互改自改的,教师则要注意信息的反馈和结果的分 析。 以上侧重于谈“改”,至于怎么下批语,在内容上,要说明修改 理由,点拨自悟思路,指点自改方法;在措词上,要注意口气委婉恳 切,多作表扬鼓励。 我们不能期望用一种改法,改一次作文就能彻底解决作文中的种 种问题,但只要我们语文老师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头脑中时时绷紧 “批改”这根弦,灵活机动地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成效就会越来越 显著。 如何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口语交际教学与训练,让学生具有日 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发展合作精神。”这是课 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课的要求,而在口语交际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让学生乐于说话,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呢?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 点,也是难点。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三点: 一、情境创设——营造口语交际的具体语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 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李吉林老师也曾说:“言语的发言地是具体的 情境,在一定得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言语的材料,从而促进 言语的发展”。具体的情境,能给予学生更直观更真实的情感体验,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交际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 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因此,教师应善于挖掘日常生活话题,在教 学中多方面利用资源,创设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情趣的语境,让学生在 多姿多彩的广阔空间观察表达。因此,在一节课中,呈现一个学生熟 悉的谈话情境,是激发学生说话*的基础。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 介绍校园,而校园中的一切都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很快就唤醒了学生 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介绍校园的哪些地方?”的 谈话中,调动了学生说话的兴趣。 二、角色定位是重点 学生在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时,实际上是以双重身份参与的,一是 他的社会角色,即学生;二是他的交际角色,即特定交际情境中扮演 的那个角色。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进入相应情 境,确认自己的不同角色。在这节课的“怎么介绍校园的这些地方 呢?”这一环节中,学生学会了介绍的方法,并且不断地练习,提高 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介绍时态度应该怎么样呢?”,让学生明白 了文明礼貌。在下一个环节“带客人逛校园”中,学生的角色发生了 转变,成了小主人兼导游。在向客人介绍校园这一环节中,潜移默化 地将课堂上的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转化成新的技能。这样,随着人物身 份、地点情境的变化,言语情境也随之变化,角色感也越发鲜明。 三、“来而有往”——互动性 “互动论”原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将社会学的“互动”范 畴引入口语交际教学领域,有助于分析师生、生生之间的交际关系。 口语交际强调的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师生互动是一种教师和学 生之间运用口语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信息传递的互动方式,是 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生生互动则是学生与 学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换、交流沟通的互动过程。口语交际中的倾听、 表达与应对,都应该通过双方的互动来实现。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 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起学 生与教师及学生与学生的交际热情,才能真正实现口语交际课程的目 的。如在《介绍校园》一课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介绍一个地方” 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介绍一个地方的三个活动中,生生、师生 的互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一次次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大大增强 了生生、师生相互交流的机会,使口语交际的互动性得到有效落实。 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到在这种热烈轻松的氛围中,口语交际的训 练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2 07:06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开端
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阅读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阅读教学是文本、生活与人的心灵之间的一道桥梁,小学语文教师对文本深隧而独到的诠释正是引领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的阶梯。文本解读应着眼于阅读教学目标,着眼于教师的教学设计,着眼于原文,更要着眼于学生。只有这样文本内容在教师心中才是立体的、鲜活的。
文本解读首先要求教师具备基本的文学常识和文学素养。其直接关系到教师对文章的理解是否深刻,教材处理否恰当,对文章的关键点是否敏感能否产生顿悟与灵感;直接影响到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坏及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教师应该成为一终身学习的典范,坚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并且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储备,具有了丰富而常新的知识,教师的文本解读才会有新内容新思想。另外,除了具有较为丰厚的语言文字知识底蕴还需要有扎实的文字基础知识和广泛的阅读经验。小学语文课文看起来简单易懂,实则意味颇深。有些教师立足点较低,没有整体感,不能做到高屋建瓴、游刃有余,也就无法将课文深入浅出的理解到位,结果把课文肢解的支离破碎,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分析文章写法。例如,描写景物的文章,既要体会景物的美好,还要品味如何借景抒情;记事的文章,要思考作者是如何记事传情的;写人的文章,要构建人物的形象,体会人物的情感。
此外,教师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感悟并非是原文内容的复制,而是揉进了自己的理解,加进了自己的想象,融入了自已感情的艺术形象的“再创造”。通过教师充满情感的解读,授课时,一方面可以实现情*,达到以情动情的效果,因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另一方面,有助于再现课文的“形象”或“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受到形象化的感染和教育。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熟稔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点,精彩语言。精彩语言是指课文中某些表达准确、生动而又含蕴丰富的语言。对精彩语言的解读,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一个词,还可以是一个句子或某个片段。通过评析,不但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思想感情的体会,同时是抓住文章概貌的突破口,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水平。教师在文本解读时要深挖这些词、句。
第二点,写作规律。写作规律是指同类型文章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所具有的共性特点。既然是规律,就有一定的规范的表现形式。学习和掌握这些规范的表现形式,对于加深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都是非常有益的。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还应抓住教材的写作规律,在这方面有所积累。
第三点,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指文章中要表达的贯穿全文的核心,是提纲挈领的道理,是作者在文章中努力通过各种细节来阐明的中心议题。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够体会文中作者要讲述的道理,同时加上自己的理解在读一读。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可以是多元的,但不能是偏激的、消极的、错误的。当学生理解出现偏差,教师应及时的引导学生,使其认识到自己的理解与文本中心思想间的偏差,从而得出正确的认识。所以教师在文本解读时就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尽可能多的想到学生可能想出的回答,备足相应的评价语和指导语。教师首先对课文有所感受才会让学生有所感受。
第四点,嵌入课外知识。教师在文本解读时应加入介绍与教材有关的课外知识,一来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二来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但一定要注意加入课外知识的深度、广度、长度及讲到哪里需要加入。这些都是教师在加入课外知识前都要明确的问题。
指导预习是阅读教学的基石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学生刚上三年级,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①读熟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要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如在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让学生按上述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当学生熟读课文,说出 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记号以后,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在课堂上指导三、四篇课文,学生就基本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 。
随着阅读训练项目的进行,预习要求也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 让学生有所遵循,使预习由扶向放过渡。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提高了教效果,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有效策略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针对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持续时间不长,好奇,喜欢新鲜、生动、具体的事物,不喜欢抽象的概念、定理,思维习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较弱的特点,我们要探索更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迅速而持续地提高小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与素质。具体策略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找春天》、《秋天的雨》此类涉及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的教学内容,如有条件,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情趣。又如我在教《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文时,充分地发挥了电教手段的优势,创设了小鱼在美丽的大海中游着,小鱼后面藏着一些词语,让学生认读,接着海上刮起了风暴,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的情境,巧妙的引出了下面要学习的内容,并用话语和音乐为辅助手段,做到意境交融,情真意切,使人如身临其境,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二)有效提问,感悟文本。
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这一手段,才能牢牢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方向,从而更好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对话文本。
(1)抓题眼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其他部分更能诱发学生的感情。导课的形式多种多样,而问题导入最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我们可利用语文课程的有效资源,抓住课文题眼巧设问题。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太空生活趣事多》等等,都可以在课前或由老师设问,或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发学生阅读期待,为学生进入文本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2)抓关键词句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词语是课文的基本单位,词语学习是常抓不懈的工作,特别是对课文中的关键词、难懂词语更应该不惜时间,深入理解。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拓展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从小处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散学生思维,使词义理解得更透彻。使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刻。
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的?”王老师就是抓住“纹丝不动”这个词语组织教学,从大处着眼,有效地为学生感悟文本并和文本进行对话设下广阔的背景。他紧扣文本,让学生对“纹丝不动”的感悟层层深入:从对“纹丝不动”的字面意思到“纹丝不动”的原因及“纹丝不动”的结果,最后至不“纹丝不动”的后果,对话剥笋似的不断深入,学生做到了多元解读文本,全方位感受英雄的伟大形象,体现了王老师精湛的阅读教学艺术和高效率的教学课堂。
(三)巧用评价,激活阅读。
作为教师应紧紧抓住课堂评价语言这一法宝,在教学中利用文本的内容进行巧用评价,激活学生的情绪,创造一种美妙的语境,让课堂评价语言这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方式真正发挥其独有的魅力,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于永正老师曾在一次公开课上不经意的让一位男同学读课文,这位同学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而又声情并茂。于老师听完他的朗读后主动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生握手,并真诚的说:“你读的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篇课文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真诚评价的于老师。在这样充满爱意的课堂中,学生展现了蓬勃的生命活力,享受到了语文的欢乐。
(四)读练结合,提高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本知识和基本训练都很重要,我们更要重训练……”“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关重要。”如果学生在语文课上只是感悟,只是人文,只是一读到底,只是一味探究,如果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不过关,那么语文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熏陶、生命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语文课应该把“练”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只有让“读”与“练”结合,在课堂中做到以读为本,读练相融,才能让学生真正积累语言,感悟内化语言,迁移运用语言,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素养才能全面提高,我们的阅读教学才真正扎实有效。
读练结合,切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对低段学生而言,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词语的推敲和品味,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其次以说代写,融口语训练和思想品德为一体。比如可以看动画说,用词语说,想象说,联系实际生活说等等。如在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最后一个环节里,我进行了两个拓展训练:①出示海底世界画面,说说小鱼会对小男孩说些什么?②如果你看到了一种受伤的动物,你会怎么做?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启发了他们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说话能力,又把问题引申到实际生活中。高段的练笔形式多样,如仿写,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等,我们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相关练笔。
“宝剑锋从磨利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教师只有不断地思考、学习、总结、实践、尝试改进,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只有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才有利于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人字梯有什么安全隐患吗 怎样激发青春期孩子的内驱力 如何激发青春期孩子的内驱力 ...小题1: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n... L1和L2串联 电压表并联在L1两端 当L1断路后 电压表测的为什么就成了电源... L1和L2串联,用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L2不亮时,电流表为什么测的是电源电... 电路上传连两个灯泡L1与L2电压表测L1电压,当L1短路与断路时电压表情况... 对方拖着不办离婚手续该怎么办 计算机一级电子表格怎么拿分 如何配置思源黑体为latex中文字体? 思源黑体字体怎么安装 大宝SOD蜜可以搽在眼睛的部位吗 六年级上册英语难题 一般将来时和一般现在时有关的... 大宝SOD蜜为何不火了?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还有《拔下钥匙》的阅读答... 六年级英语一般现在时怎样写啊! 用完大宝SOD蜜后眼睛不舒服,大脑发懵怎么回事? 帮我老婆写初3的课前演讲稿(语文)~大家帮找找 小学六年级英语有什么时态,公式分别是什么 《伟大的悲剧》一文中,受伤病困扰的奥茨为了不拖... 六年级英语一般现在时,现在完成时,一般将来时的改...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写十句六年级一般现在时的英语句子并翻译? 关于讲伟大的悲剧这一课!!! 《伟大的悲剧》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求初一下语文21课《伟大的悲剧》的故事情节,300字... 伟大的悲剧人物事件、时间、地点 伟大的悲剧预习笔记 概括《伟大的悲剧》第1、2段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导入语 英语六年级上册一般现在时、正在进行时、将来时、... 最近眼睛模糊会不会是因为用了大宝sod蜜? 语文教学方面的书籍 六年级上册英语my week的作文,用一般现在时来写 大宝SOD密能涂眼睛吗? 语文周报初一伟大的悲剧答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英语时态练习题及答案 大宝SOD蜜可以涂在眼睛周围么? 求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txt下载 六年级英语找出10个一般现在时的句子 大宝sod蛋白蜜可以涂眼睛吗 谁能帮我写一篇英语作文是六年级的"一般现在... 《伟大的悲剧》中的英国安妮公主到达南极几年斯科... 大宝SOD蜜从出现到现在已经好多年了,价格为什么还... 用完大宝SOD蜜眼睛疼 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有哪些语法 大宝SOD蜜对眼睛过敏问题 写3篇英语作文(6年级上 一般将来时 一般现在时 过... 大宝SOD蜜对去眼皱效果明显吗 小学六年级上册英语公式主语+be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