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南京的卖报老太事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8:1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0:47
南京大学教授不惜绕远路到她那里买份《金陵晚报》。
泪流满面的大学生一次性买下她所有的过期报刊,出租车司机放下生意不做,买份报
纸后和她聊家常。
南京各家媒体称她为“感动了全南京的卖报人”。
唱《喝馄饨》的饶舌团体D-Evil以她为主题创作了令人潸然泪下的歌曲……
她就是鼓楼那个卖报纸的老太。
每晚6点准时在鼓楼转盘处出现,一定要卖掉60份报纸才回家,风雨无阻地卖了整整1
0年
73岁仍和家人租房住
8月5日深夜11点。大雨。鼓楼。一个头发花白、身材伛偻的老太,一手推车报纸。
记者在雨中停下车,从这位老太手中买了当天第二份《金陵晚报》,又忍不住对着她和她 的报纸拍下几张照片。
她并不知道记者的身份,但突然告诉记者,像是宣布一项重大决定:“这个月底,我 就不卖报纸了。”当记者惊讶地问她为什么时,她淡淡地说道:“月底我女儿就能拿到80 0块一个月的退休工资了。”
记者当时在想,她不再每晚在鼓楼卖报纸,对认识她的人,对这座南京城,意味着什 么呢?意味着从此以后大家路过鼓楼时,将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
意味着许多已习惯在她 那买报纸的朋友,再也不能从她手中接过报纸,听到她那声“谢谢”;意味着很多人会不 经意间想起和挂念:“那个老太现在怎么样了?”
然而,对她而言,不再每晚卖报纸,却是一种解脱。
她告诉记者,告别卖报生涯后,她将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结束目前一家4人在鱼市街
租房住、每月交纳1200块钱租金的“漂泊”生活。
东凑西借不到10万块
得知老人将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记者打心眼里为她感到高兴,连忙说:“我来帮您
参谋一下,看您买哪儿的房子好。”
她的眼睛里立即闪起光亮:“是吗?太好了!那请你不要走,跟我聊一聊。我在鱼市
街住了6年了,喜欢这个地方,就想在这附近买套2室1厅的房子。你说现在珠江路的房价要
多少钱一平米啊?”
记者想了想,答道:“新房一平米基本上都在1万元以上。”
“天哪!这么贵?”老太明显吓了一跳,低下头,似乎在思索。
于是记者问她:“那您手上有多少钱啊?30万?”
她直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没有,没有,哪有这么多钱?”
“20万?”她再摇头,不说话。“十几万?”她还是摇头,喃喃说道:“8万块钱吧,
东凑西借、加起来也不到10万。我这样的年纪,银行大概也不会给我贷款。”
记者无语,又突然难过起来。这位在南京生活了70多年的老太,这位以每晚在鼓楼卖
报纸闻名遐迩的老太,她不知道,10万块钱在南京城区几乎买不到房子。而她原本还想在
房价“破万”的珠江路买房。
思忖半晌,记者终于还是说破:“10万块钱在城区基本上买不到房子呀。连二手房也
很难买到。”
说过又后悔,因为怕打击到老人。记者又接连安慰:“10万块钱么?让我想一想,如
果是在江北、江宁,买个小户型还是可能的。”
任记者再说什么,她只是低下头,不再说话了,眼睛里的光亮暗下去,再暗下去。
她感动了一座城市
□金陵晚报记者 李军
【金陵晚报报道】“别以为在鼓楼卖报纸能赚多少钱。我卖了10年报纸,我还不清楚么—
—平均每个月也就赚600块钱。我和老伴、大女儿、外孙子四个人,租房住在鱼市街的同仁
寓,每个月房租就要1200块钱。卖报纸的收入,只抵得上房租的一半!”老太太戴着圆圆
的眼镜,记者看不清她说这话时的眼神是悲戚,还是木然。
与老太太同在同仁新寓住了6年的邻居、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告诉记者,老太太这一辈
子都在贫困线上挣扎。
“老太其实姓陈,1934年生于广东,刚出生就被做生意的父母带到南京来。上个世纪
50年代公私合营后,家庭没落,她含辛茹苦拉扯大4个子女。4个子女都成家了,却有3对半
下岗。唯一没下岗的大女婿,却得了脑萎缩住进了医院,花了家里10多万啊!终于还是在
一年前去世了。老伴呢,比她大10岁,长年患有哮喘,还要花钱治。”
说到这里,老先生叹了一口气:“她不来鼓楼卖报纸,这个家庭哪能支撑下去呢?家
里干什么都需要钱。她自己有800块钱的退休金,加上每个月卖报纸赚的600块钱,在交了
1200块钱的房租后,根本就所剩无几。总之,我们都知道,这老太太难啊,也很要强,幸
而还有很多好心人绕远路来买她的报纸。有些人拿1元硬币买份报纸,还挥挥手不用她找钱
。”
跟老太太住在一起的大女儿,从这个月底能拿到800块钱/月的退休工资了,让老太太
着实感到欣慰,并且喜形于色地逢人就说。但是不卖报纸了,家里一个月的收入锐减了60
0多块钱,何况买房还需要攒很多钱,这又让老太太忧心忡忡。
她只有不到10万块钱。她要到哪里买房?她不再卖报纸,生活又靠什么来支撑?记者
没有办法给她一个答案。
“难道怜悯之心已经被掩埋/难道爱心怎么呼唤也不来/难道彼此不能一家人对待/
其实无助的弱者就在你周围徘徊……”D-Evil在《风中残烛-鼓楼卖报纸的老太》中这样
唱着。
“鼓楼卖报老太”不会消失
【金陵晚报报道】“在南京有一个卖报纸的老太,个头很小、腰身极驼,戴着又大又圆的
眼镜,每晚都站在鼓楼广场的机动车道边卖报纸。你买她一份报纸,她肯定不忘说声‘谢
谢’。”2001年从南京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工作了5年的齐小鲁,在他的博客中回忆在南京
生活的经历时这样写着。
事实上,跟齐小鲁一样,无数的南京人,脑中都有这位一幅长年在鼓楼卖报纸的老太
太的形象。据估计,10年来在鼓楼见过这位老太的人,累计超过100万。
一个大学毕业后在南京工作的女孩,下班后到她那里买报纸成了一种习惯:“不管买
一份扬子还是一本杂志,老奶奶都会非常恭敬地对待你,双手接过你给的钱,找了零钱以
后双手还给你,还会望着你的眼睛,说一声‘谢谢’。这让我觉得很难为情,让一位年龄
几乎是我3倍的老人如此恭谦地对待,折煞我也,我只好每次更恭敬地对待她,一过去先喊
‘奶奶好’,买东西的时候看着她说话,走的时候也要说‘奶奶再见’。骑车过去了,有
的时候回头望一下,注视那个瘦小的身影,心里其实也挺不是滋味。”
早在1996年元旦,这位老太就开始每天晚上6点准时来到鼓楼的机动车道旁卖报纸。一
年365天,只有大年三十、正月初二两天她要“罢工”,因为那两天儿孙们都会来她住的地
方团聚。不论刮风下雨,每天10份《金陵晚报》、《现代快报》、《南京晨报》,30份《
扬子晚报》,老太一定要全部卖掉,因此经常熬到深夜才回家。
8月31日后老太太不再卖报纸,但是,并不代表以后每晚在鼓楼看不到卖报纸的老太太
。记者获悉,老太太的邻居、另一位63岁的老太,将作为*人,继承她在鼓楼卖报纸的
事业。
8月9日晚上,记者在鼓楼见到了这位短发、身体略显发福的“*人”。她笑着告诉
记者:“我和老太太是多年的邻居和好朋友。她将摊位免费转让给我,剩下的报刊、杂志
也都原价卖给我。从此以后在鼓楼卖报纸的就是我了,还请大家以后像照顾老太太一样,
照顾我的生意。
只有新闻报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0:48
去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918044.html找吧!